謝啟美

謝啟美

謝啟美,男,江蘇常州人,1947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易名南京大學)數學系。畢業後曾任教於中央大學、清華大學。後轉入外交界,曾任任駐瑞士大使館隨員、外交部西歐司副科長、英國代辦處三等秘書,駐美國聯絡處參贊,駐美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外交部國際司副司長、司長,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大使銜)。1985年至1991年擔任聯合國副秘書長。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謝啟美 謝啟美

謝啟美,江蘇常州人。1947年畢業於中央大學數學系。曾任中央大學、清華大學助教。建國後,任駐瑞士大使館隨員、外交部西歐司副科長。196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歷任駐英國代辦處三等秘書,駐美國聯絡處參贊,駐美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外交部國際司副司長、司長,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大使銜),聯合國副秘書長。

謝啟美是江蘇武進人,父親謝仁冰是江蘇頗有聲望的開明工商業家,兄長是中國傑出的外交家章漢夫,抗日戰爭期間在重慶擔任《新華日報》總編輯。1945年聯合國召開制憲會議時,章漢夫作為董必武的秘書赴舊金山出席會議。章漢夫是《毛澤東選集》英譯本的定稿者,1949年10月即開始擔任外交部副部長,直到1972年在獄中含冤去世。

謝啟美在新中國成立後進入外交部任翻譯、隨員,曾在中國駐英國代辦處和駐瑞典使館常駐。1973年中美兩國各設聯絡處,謝啟美在聯絡處任文化參贊。中美建交後,升任中國駐美使館公使銜參贊。自華盛頓返國後,謝啟美出任外交部國際司司長,以後又赴紐約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團擔任大使銜副代表。1985年6月被佩雷斯·德奎利亞爾任命為副秘書長,負責技合部工作。

謝啟美上任時,技術合作發展部面臨財政上的巨大困難,他向中國記者坦述了自己的心情:聯合國技合部的廣大受益者是開發中國家,我也來自一個開發中國家,因此對開發中國家的需要以及它們所面臨的問題有比較深的了解。作為一個國際官員,能為促進當今世界的國際合作出力我感到十分愉快。我上任後的當務之急之一,就是同聯合國各有關組織商討解決這一問題的妥善辦法,以使我們部能夠更好地服務於國際技術合作。

謝啟美於1991年1月離任回國,任副秘書長一職近6年。他工作勤奮,成績顯著,贏得了各方一致好評。

外交生涯

謝啟美從事外交有40個春秋。1949年,謝啟美參加“南下工作團”,來到武漢軍管會外僑事務處工作。他那時主要從事為蕭清外國帝國主義努力而進行的各項準備工作。他當年年僅26歲,充滿愛國激情,全力撲在領導交付的在華外商、外資和宗教組織的調查工作上,並和以後共事多年的李鹿野(駐聯合國大使)共上江西廬山調查外國教會及教民間糾紛,工作很有成績。新中國建立後不久,謝啟美奉調到北京外交部工作,在周總理等領導下,先後在幾個駐外使館工作,值得一提並在謝啟美身上留下深刻影響的是駐瑞典、駐英國和駐美國大使館的工作經歷,對他來說,可謂刻骨銘心,永誌不忘。  謝啟美在北歐瑞典使館工作時擔任耿飈大使的英語翻譯。耿大使曾是解放戰爭時期“楊羅耿兵團”的主帥之一,早年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是率領土兵橫過鐵索橋的帶頭人。耿大使由於傳奇的經歷和名震四方的威名、使他一到斯德哥爾摩時,就贏得了當地中外人士的欽敬。耿飈一言一行無不體現了站起來的新中國的豪邁、謙遜和自豪,使少年華僑感到從此有了靠山,並深感耿飈作為一個泱泱大國的使節確使早先的國民黨的“使節”不能望其項背,使後顯得那么的委瑣和卑下,從而不斷地親近新中國大使館,謝啟美目睹這一切,深深為自己能在耿大使領導下工作而慶幸。接著耿飈寫下了具有濃重色彩的外交大手筆,親自在斯德哥爾摩圖書館館長家裡與聯合國秘書長哈馬舍爾德見面。這位瑞籍的聯合國秘書長滔滔不絕地向耿飈闡述自己願訪華以調解中美關係的意義,耿飈當時堂堂正正的表態給哈馬舍爾德以正直不凡的形象。國內根據耿飈的闡述,同意哈馬舍爾德訪華,於是有了在各大報紙上周總理會見哈馬舍爾德的照片。儘管由於各種原因,歷史沒有循著這一會見的軌跡出現戲劇性的轉折,但這一件事情的全部過程使謝啟美學到了許許多多,開始深刻地懂得外交的意義。  謝啟美在瑞典工作5年後於1955年回國。1962年,他又橫渡英吉利海峽,來到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國首都倫敦,在沈平臨時代辦(沈曾任駐義大利、泰國等國大使,外交部前亞洲司司長)的領導下工作。不久,國內開始了所謂的“文化大革命”,林彪一手煽動起來的極左思潮猛烈地衝擊了外交戰線。1967年8月22日,發生了強行衝擊英國駐華代辦處並放火燒毀辦公樓和汽車的荒唐事件。隨即在倫敦,英國人也瘋狂地報復中國代辦處。代辦處一些缺乏經驗的年輕人再也按捺不住,竟拿起消防斧頭同英國人搏鬥。這位年輕人這一舉動當即被英國電視台拍攝下來,其影響之不佳可想而知。在這萬分緊急的時刻,沈平臨時代辦挺身而出,力勸年輕人不能這樣輕舉妄動。他擲地有聲地勸阻:“凡事要通過外交途徑解決,絕對不能鬧,否則要吃虧。”當時作為代辦處三秘、第二把手的謝啟美雖不年長,但始終冷靜、沉著,全力協助沈平臨時代辦處置一切事情。他幾經周折,終於把受傷人員送進一家亞裔人所開設的醫院進行醫療;他協助沈平臨時代辦,有條不紊地處置了代辦處的重要檔案;他力勸代辦處人員在面對1000多名英國人圍攻的情況下決不外出,以確保人身安全,代辦處儘可能正常運轉……凡此種種,顯示了謝啟美的聰慧、機智和成熟。最後,周總理親自出面進行耐心的工作,終於渡過了這一難關,使中英關係逐漸回復到正常的軌道。  1968年,謝啟美回到闊別多年的祖國,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歐洲處任職。5年後,他又隨同外交家黃鎮(前駐匈牙利、印尼和法國大使,後任外交部副部長)以及韓敘、冀朝鑄等人赴美利堅合眾國首都華盛頓,先在聯絡處後在大使館出任參贊和大使,一呆就是整整的8年!在這悠長的8個春秋中,他負責的文化、新聞、科技、教育等工作,都做得非常之出色。在他任期內,中國武術團訪問了美國,團員中有如今名揚四海的李連杰。武術團的表演傾倒了美國各界人士,報刊對武術團的表演動用了英語中所有有關驚險刺激的詞章來加以形容和讚揚,觀眾如醉如痴到了每個節目非重複一次不可的醉迷程度,最後尼克森總統接見了中國武術團,當然少不了許多讚美之詞。也在謝啟美擔任駐美聯絡處文化參贊的任期內,中國出土文物展覽來到美國展出。謝啟美一手操辦,聯繫場地,確定時間,制定保險措施等均由他那具有縝密思考的頭腦一一作出。這次中國出土文物展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參加人員竟達180萬人次。無論在政要集中的華盛頓,還是在炎黃子孫聚居的舊金山,參觀者排著長龍等候購票,展廳內雖人頭攢動但井然有序,人們在秦兵俑前駐足觀望,在金縷玉衣的面前連連稱讚,展出贏得了轟動性的效應。接著在美利堅大地出現了一股勢頭難仰的“中國熱”,中國工藝品、成衣乃至草編織物等擺滿了美國高檔百貨商店的櫥窗,人們爭相欣賞和購買。這些活動大大促進了中美友好關係的發展,其中有著謝啟美的心血和辛勤。  還有一件值得一書的事情是中國蘇州園林搬至美國紐約安家落戶。這是發生在中美兩國正式建交之後。謝啟美根據美國紐約大博物館顧問、中國藝術史專家方聞先生的建議,力促將蘇州園林搬至紐約。他建議方聞先生到蘇州一行並提出仿造方案。當時這一建議得到紐約富孀阿斯托夫人的全力支持,表示經濟問題由他一手解決。方聞先生返回美國後,把他的見聞構想告訴了阿斯托夫人,阿斯托夫人表示要親自考察後才能下最後決心。阿斯托夫人不遠萬里來到姑蘇名城蘇州,她被清池泓水、十橋建築以及花木山石的美景吸引住了,認為這種孕育著無限美景、內含極為豐富的園林只有獨具東方哲學思想的中國人才能構築,阿斯托夫人興奮異常,當即拍板決定仿造,經過幾年藝術大師和能工巧匠的勞作,一座活生生的蘇州園林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出現。美國人前往參觀者絡繹不絕。謝啟美對此充滿自豪之情。他說:“中國園藝林在美國紮根,是一個突破。它使美國人大開眼界,進一步了解中國古老悠久、光輝燦爛的文化。”謝啟美認為在他任期內完成這件事,實在是一段永遠值得追憶的佳話。  1985年6月,作為畢季龍的繼任者,已是花甲之年的謝啟美走進了聯合國技術合作發展部。當時,謝啟美曾向中國記者敘述了自己此番來紐約履新的心情:“我作為一個國際官員,能為促進世界上的國際合作出力感到很愉快。我上任後的當務之急就是同聯合國各有關組織商討解決這一問題的妥善辦法,以使我們部能夠更好地服務於國際技術合作。”隨後6年時間裡,精力充沛的謝啟美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贏得了有關方面的一致好評。  謝啟美出任聯合國負責技術合作促進發展事務部門副秘書長之際,該部門正處於調整時期。由於已開發國家不願捐款,使該部門財政虧損達870萬美元,由此而來的是職員們人心浮動。謝啟美經過精心考慮,並與該部門有關負責人幾次交涉制定了切實可行的4項措施:加強內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安定人心,多做工作,說明情況;廣開財路創收等。這時,謝啟美發現本部門一個在中國塔里木的項目效果不理想,鑽機達不到所要求的深度,樣也取不好。謝啟美隨即親自帶領專家抵達烏魯木齊,星夜趕往塔里木現場,召集當地工程技術人員分析研究,發現癥結所在,隨即決定解決鑽機設備,以後很快出現了轉機,經濟效益也迅速有了提高。此後,每年謝啟美總要到有技合部承擔項目的亞、非、拉國家進行考察,發現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那時技合部在全世界承擔上千個項目,項目有大大有小,從打井、農耕灌溉到工業的輪胎、小型機械,無所不包;分布的國家極其廣泛,既有拉美國家、非洲各國、亞洲鄰居,也有中國。謝啟美每年至少出差6次,圍繞地球的行程幾十萬公里,確切行程都記不清楚。謝啟美憑他豐富的數字、物理知識,很快就能判斷技合部承擔項目的問題所在,加之他從來說乾就乾的果斷作風,許多問題經他發現和指點,很快迎刃而解。經過5年奔波,圍繞地球幾十國的考察,終於扭轉了技合部的財政虧損局面,1985年年中上任的謝啟美到他離任的1991年年初,虧損870萬美元的數字已從帳面上消失,而且出現了1000多萬美元的盈餘。技合部上自司長下至普通職員看到這個數字,無不由衷地向謝啟美投來欽佩的目光,伸出讚美的大拇指。謝啟美在1989年聯合國第四十四屆大會期間專門就技合部工作發言,他動情地說:“聯合國技合部及其追溯到聯合國成立之初的前身組織,多年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並且不斷地滿足開發中國家隨時間而變化的需要。我們在技合部工作的同事相信,今後幾年出現進一步改善我們的方式、執行情況、方法或程式等各個方面的極好機會,從而使技合部能擴大範圍,在我們技術職能領域內更有效地向開發中國家提供服務。”這番出自肺腑之言當即博得了會場內的熱烈掌聲。會場內許多開發中國家代表十分清楚,謝啟美領導的技合部已扭轉了財政虧損,出現了盈餘,對他這番求實的講話報以掌聲是他們出自內心的讚美的表現。不少代表在謝啟美發言後親自向他表示感謝,說有這么一個中國副秘書長主持技合部工作,他們感到由衷高興和自豪,開發中國家有了可靠實在的指望。  由於謝啟美出色的工作,在1991年年初謝啟美任期屆滿回國時,他收到了秘書長德奎利亞爾一封措詞親切感人的信函。秘書長用了這樣一段話讚揚謝啟美的工作:“由於您準備回到您的國家,我要您知道,我以及您在這裡的同事們對您出色地領導了技術合作促進發展部5年獲得了卓越的成就非常之欣賞。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我們見到了一系列不利因素籠罩著整個組織,您的部門卻能取得顯著的成就並為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努力,使世界上無數男人、女人和兒童因此受益。我對您的工作表示由衷的感謝!”這么一封讚揚副秘書長的信函在聯合國的歷史上還不多見。當然為了外交禮貌起見,秘書長對其下屬人員離任會寫上一封信函表示惜別之意,這封書函是語言親切真摯,講的都是實情,這無疑已超出外交禮貌範圍,道出了秘書長對一位來自東方古國外交家的由衷敬意和讚美。  在謝啟美返回故國一個多月後,聯合國出版的《技合部新聞》上刊文,用較長的篇幅再次肯定了謝啟美5年來在聯合國技合部的成績:“謝先生的管理才能和精確的判斷力對於技合部的發展至關重要。在他來到技合部時,正面臨赤字和處理削減1/3雇員及其一系列遺留問題。在他的領導下,技合部在財政和機構功能上出現了轉機。此外,謝先生的部門和他在多邊技術合作中所採取的沉著、冷靜、有原則和鮮明的態度,使得他在高級的聯合國會務上受到了大家的尊重。”  現在謝啟美從事著民間外交的工作,擔任中國聯合國協會會長之職。1994年9月中,他又會同其他幾個單位主持召開了一次紀念聯合國成立50周年的學術研討會,100多位學者、外交官會聚一堂,使會議開得有聲有色,《人民日報》作了大量報導,廣東《大經貿》主編也親自赴會。謝啟美親自伏案寫稿在會上宣讀,使人聽來格外親切。

家族成員

謝啟美祖籍是江南水鄉江蘇武進縣,卻在北國古都北京誕生,時年為1923年。從孩提時代起,不知出於什麼悟性,謝啟美對數學獨有情鍾,他從常人看來極為枯燥的數字中找到無窮的樂趣,時不時在數學王國中獨自神思和遨遊。但是萬萬沒有想到,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使他的理想成為泡影,爾後開始了艱難坎坷的人生旅程。他離開少年時代追隨父母來到石頭城南京,以後到上海念書。抗戰爆發後,父親謝仁冰離家出走,謝啟美從上海到南京,接著又到揚州、常熟,再到武漢,最後到大後方四川,最後在四川讀完高中,憑著平時刻苦攻讀的優秀成績,考入遷到重慶的中央大學物理系。這時,他和家庭已失去了聯繫,靠老姑媽、姐姐的接濟和照顧,加之自己邊學習邊教書,才艱難地完成了學業。如果說冀朝鑄在美國靠打工繼續學業,那么那時的謝啟美則在舊中國的重慶苦苦掙扎。他做家庭教師,他參加社會福利工作,他在微弱的燈光下替人抄寫文稿,用掙來的血汗酬金維持著生活。由於中央大學物理系的教學水平不能滿足謝啟美,他轉向了早年就喜愛的數學,因而成了數學系的一名學生,得到該系施祥林教授的幫助,謝啟美找到了一份管理圖書的工作。之後,他與清華大學聯繫,表示願去大學執起教鞭。無奈舊中國的惡劣環境使謝啟美成為一個學者的夢想也徹底粉碎。謝啟美苦苦思索人生之路,這時經人介紹,他參加了清華共產黨外圍組織:中國文化建設學會。謝啟美這時才總算找到人生的正確驛站。  謝啟美之所以有些啟蒙的進步要求,與他家庭環境以及長兄章漢夫的悉心幫助分不開的。  謝啟美生在一個富裕家庭。父親謝仁冰愛國心強烈,雖投身於江蘇一商界名流,但對國民黨的反動嗤之以鼻。謝仁冰早年畢業於清末譯學館英語科,他沒有為清廷效命,卻成了普通大學的英語老師,後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的“金事”(類似科長),與在同部任“僉事”的魯迅交往不少,成為友誼甚篤的同僚。這些言行給謝啟美都留下了深刻的影響。謝啟美對老父之後的言行更為崇敬有加:抗戰時,為掩護地下工作者遭日寇逮捕;解放前夕,為保護商務印書館的財產嘔心瀝血,商務同事談起這位老經理無不表示欽佩之意,人們還特別稱道他當年與周建人、許廣平、趙朴初等人宣傳民主、和平,撰寫追求光明文章的進步活動。  在謝啟美身上打下深深進步烙印的是他的異母兄長章漢夫。章漢夫是新中國外交前輩周總理和陳毅副總理的得力參謀和助手。章漢夫早年參加“五四”、“五卅”學生運動,以後留學美國,加入了美國共產黨中國語言組(後轉為中共黨員)。之後,章漢夫赴莫斯科中國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為共產國際大會、赤色職工國際第四次代表大會、太平洋職工大會秘書處中國代表團當俄文翻譯。幾年後,他出任江蘇省委書記,後因叛徒告密,被捕關押在南京陸軍監獄。在獄中,章漢夫堅貞不屈,表現了崇高的革命氣節。以後,章漢夫被營救出獄。他迅速與上海的黨組織取得聯繫,任重慶組建的“臨時文化委員會委員”。章漢夫這時在《讀書生活》、《自修大學》、《生活星期刊》上發表大量國際述評和政論文章,產生了重要影響。  謝啟美還深情地談到他大哥生前的一句話:“將來一定會勝利,我這一生就要為黨工作。”他說這句話成了他生活的座右銘。在擔任副秘書長期間,他不時用這句話的精神激勵自己,認為要竭盡全力地為第三世界奔波,使他們得到實惠和利益。他擔任副秘書長伊始,就對中國常駐聯合國記者披露內心的思想:“我來自一個開發中國家,因此對開發中國家的需要以及它們所面臨的問題有極深刻的了解。現在我作為一個國際官員,為促進世界上的國際合作出力感到愉快。”為此,他跋涉奔波,他奮力工作,他的兄長章漢夫仿佛時時在激勵著他。  對兄長章漢夫一生坎坷遭遇,謝啟美不勝感慨。章漢夫患有哮喘,可一直拼搏在《新華日報》總編輯、廣東省代理省委書記的崗位上;戰後又在外交部副部長的崗位上全心全意地奮鬥了20多個年頭!就是這樣一位人民公僕,卻慘死在“文化大革命”中。他當時彌留之際,想見一下自己的心愛的女兒,也未遂願,終於含恨含冤逝去。謝啟美不勝悲痛,他說他永遠記得畢朔望為紀念他長兄所寫下一段文字:“他在十年浩劫中,遭到了極度的摧殘。聽說他臨終時連衣衫都不周全了,不禁使我想起了瞿秋白在長汀穿一身中式小褂褲從容義時的情景:瞿秋白和章漢夫都是江蘇武進人,都是大有學問的人,生死又都極悲壯。”不光是謝啟美,任何人讀了這段文字都會悽然淚下的。

出版書籍

《中國與聯合國》,謝啟美、王杏芳主編,世界知識出版社1995年版

《面向21世紀的聯合國》,謝啟美、楊成緒等編,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年

曾任聯合國副秘書長的中國人

唐明照廣東恩平人,自1972年至1979年擔任副秘書長,具體負責聯合國的政治事務、非殖民化及託管地工作。
畢季龍江蘇儀征人,1979年6月上任,曾執掌過擁有600、700名工作人員的聯合國技術合作發展部達6年之久。
謝啟美江蘇武進人,在1985年6月擔任聯合國副秘書長,掌管技術合作發展部。
冀朝鑄曾為前國家總理周恩來擔任翻譯。他於1991年,接替謝啟美出任聯合國副秘書長,一直到1996年。
金永健出生於崑山玉山鎮,長期從事雙邊和多邊外交工作。1996年3月赴聯合國總部擔任副秘書長。
陳健管理著聯合國最大的部門—大會事務部。在8000餘人的聯合國中,這個部門共有員工1200人,他的聯合國副秘書長任期將持續到2007年。
沙祖康1947年出生於江蘇宜興,1970年畢業於南京大學,2007年2月9日被任命聯合國負責經濟和社會事務的副秘書長。
吳紅波1952年5月生,山東省人,北京外國語學院畢業。曾任駐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2012年5月31日被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提名為聯合國負責經濟和社會事務的副秘書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