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經台

講經台

荊門古城“三台八景”之一的講經台,位於湖北省荊門市象山風景區東麓。史載東晉建武元年(公元317年),有個名叫慧遠的僧人在這裡設定佛壇講經,所以叫講經台。

簡介

荊門古城“三台八景”之一的講經台,位於湖北荊門象山風景區東麓。史載東晉建武元年(公元317年),有個名叫慧遠的僧人在這裡設定佛壇講經,所以叫講經台。

南宋光宗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著名理學家、荊門知軍陸九淵看到當地民風閉塞,習俗鄙陋,崇尚求神拜佛,迷信“因果報應”,便在講經台上蓋了一座亭,宣講理學。聽眾往往有好幾百人。聽講的人如有提問,陸夫子都一定答覆;如有疑難,也都作出解釋。荊門城,在當時有一個慣例,每逢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州官總要設壇打醮,祭祀鬼神,說是為州城黎民百姓祈福消災。陸九淵來後,在元宵節專門宣講《尚書·洪範》中“斂福錫民”的章節,用來取代打醮祈福的迷信活動。這樣,荊門城的陳規陋習得到整頓,社會風氣便好轉過來,民眾都很稱道,講經台更加聞名。後來,歷經了兩代好幾個世紀,到了清代初年,講經台和亭早已荒廢了不知多少年,連台基也湮沒了。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春,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陸九淵,在象山東腰的一處與東寶山上的讀書台遙相對望的平坦的台地上,砌台築亭,亭上懸“斂福錫民”的橫匾,亭後的山崖鑿了“講經台”三個大字。當年夏天,亭台築起,太守張世芳路過荊門州,特地來到象山腰看新鮮,很高興地為這嶄新的亭子題名為“仰止亭”。所謂“仰止”,是勉勵荊門的州官應當像陸九淵當年治理荊門那樣,多為百姓辦些公益的事情。

二百多年來,歲長月久,仰止亭早毀壞了,只剩下台基。1981年年荊門建市不久,市園林部門重建了古色古香的仰止亭,講經台也得以修繕,成為象山一帶眾多的名勝古蹟之一。據《荊門州志》記載,講經台曾有一塊隕石,是從山下抬來的,叫做落星石,這塊落星石有一段來歷。南宋光宗紹熙三年(公元1192年,壬子年)正月下旬,天外飛來一塊隕石,不久陸九淵就病死了。一直到清朝乾隆十九年(甲戌年,公元1754年),因興建來龍橋開採石料,在象山東麓鑿得龍泉,淘洗泉眼時,這顆隕石被發現。於是,在隕石上刻“落星石”三個大字,又在旁邊添刻隕落的年月“壬子正月晦日”。當時迷信的人認為,當年天上隕落巨星,就是陸九淵十個月後逝世的凶兆,建議把巨石運上山腰,置放在講經台上,以紀念陸夫子。荊門州知州舒成龍認為歲月相隔太久,真憑實據不足,但也不必太認真,就馬馬虎虎採納了這項建議,移石講經台。

清代荊門州學正(荊門州教育行政官)劉名建(湖南安鄉人)寫《講經台》詩一首:

亭台插漢聳崔嵬,離照文星近巽開。

東壁圖書雄六府,北辰閭闔耀三台。

憑欄紫氣胸前盪,排闥青雲足下來。

自是居高卑盡聽,肯教滄海有遺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