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荊門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漢江、長湖、漳河三大水系就有人類集居生息。夏商時期(約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十一世紀),天下為九州,荊門屬荊州之域。約公元前十二世紀,商王武丁後裔於漢江西岸今沙洋縣馬良鎮西建立權國,為“古代第一縣”;約公元前十一世紀,周公秉成王之命,封姬姓王族於長湖邊今沙洋縣拾回橋一帶建立冉阝國(或謂作“那”)。 春秋戰國時期,楚族勢力漸大,楚人南移,約楚熊鄂至若敖時期,滅冉阝(即“那”);楚武王(公元前704年自稱)時期,滅權,遷權於冉阝(即“那”)處;楚文王(公元前689年)都郢(今江陵紀南城),現荊門成為郢都近郊,鍾祥為郊郢,系楚國陪都;秦昭王時,秦將白起拔郢(公元前278年),於楚郢都設南郡,領縣十八,在今荊門南郊設當陽縣,屬南郡。
西漢初期,在荊門北設編縣,景帝時期,在今荊門城區南郊置當陽縣,仍屬南郡;王莽篡漢,升編縣為南順郡。東漢初年復西漢舊制,縣址仍在原處;三國時期,當陽屬吳。
西晉時期沿吳舊制。東晉時期於編縣置武寧郡。後又於編縣故城置長寧縣,屬武寧郡,於長寧縣置長寧郡,治長寧縣,不久又徙武寧郡至樂鄉縣,領長寧、樂鄉二縣;徙當陽縣址於沮漳河西,治原境。
南北朝時期,宋齊沿晉制。秦始初改長寧郡為永寧郡。後梁廢編縣入長寧縣,於內方山(又為馬良山, 今沙洋縣境內)置基州,轄章山、上黃郡, 分長林縣置豐鄉、綠麻二縣,分屬章山、上黃郡;北周廢當陽置平州。
隋文帝開皇七年,滅後梁,平州改玉州;九年,廢玉州復置當陽縣,廢永寧、武寧、章山、上黃四郡;十一年廢長林入長寧縣;十八年,復改長寧為長林縣,屬南郡。 唐初,長林縣屬荊州,改當陽為基州,復置章山縣為屬縣。德宗貞元21年(公元805年), 拆長林縣立荊門縣,廢當陽縣入荊門縣,屬南郡江陵府,荊門縣名由此始。唐末,又改荊門縣為長林縣。
五代時期,荊門為荊南國所據。後晉天福五年(公元940年),設荊門軍,領長林縣。不久軍廢。後周廢樂鄉縣,南境入長林縣。
北宋開寶五年(公元972年),復置當陽縣,復置荊門軍,領當陽、長林二縣,屬荊湖北路。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廢軍,劃長林、當陽二縣屬江陵府;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復荊門軍,仍領縣長林、當陽。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升荊門軍為荊門府,屬河南行省;天曆時期,降府為州,屬荊湖北道宣慰司,仍領長林、當陽二縣。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 )降荊門州為荊門縣,屬荊州府,改長林縣入荊門縣;十年,拆當陽縣入荊門縣;十三年 ,升荊門縣為荊門州,復置當陽縣;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荊門州改屬承天府(今鍾祥),領當陽縣。
清代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荊門州仍領當陽縣,屬安陸府。乾隆五十六年 (公元1791年),升荊門州為直隸州,屬湖北布政使,領當陽、遠安二縣。
1912年,降荊門直隸州為荊門縣,屬湖北省襄陽道;1927年廢道,荊門縣屬湖北省;1949年2月4日,荊門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荊門一直設縣,屬湖北省荊州行政區專員公署;1960年,設立沙洋市與荊門縣同屬荊州行政區專員公署;1961年撤沙洋市,仍屬荊門縣;1979年11月將原荊門縣劃為荊門市和荊門縣,屬荊州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荊門市升為地級市。撤銷荊門縣,將荊門縣的行政區域併入荊門市。1985年,設立荊門市東寶區、沙洋區。
1996年12月2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6]111號)將荊州市管轄的京山縣劃歸荊門市管轄和將荊州市代管的鐘祥市劃歸荊門市代管。
1998年12月9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荊門市沙洋區,設立沙洋縣。縣人民政府駐地為沙洋鎮。
2001年3月17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1]25號)設立荊門市掇刀區。將荊門市東寶區的何場鄉、麻城鎮、團林鋪鎮、掇刀石街道和白廟街道劃歸掇刀區管轄。區人民政府駐深圳大道。
明清時期,荊門古城牆時有維修,街坊幾經興復,城市越來越繁華。清末以後,古城年久失修,加之歷年洪水沖刷,澇漬浸坍多處。抗日戰爭時期,日軍飛機輪番空襲荊門古城,狂轟濫炸,城牆被毀,房屋街坊被燒。只留下數十米城垣及古城五門。1958年,為了擴建城市,東作門、西成門、北辰門均被拆除,僅存南薰門(平泰門)和鳳鳴門。
新中國成立以來,荊門古城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區面積已達六十多平方公里,人口五十多萬。建成了老城中心區、城東工業區、南城新區。一座新興現代化中等城市正在湖北中部崛起。
地理環境
荊山余脈呈西高東低走勢,過了虎牙關就是廣褒的江漢平原。虎牙關上合下開,其狀如門,荊門地名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