疰者,住也,邪氣停住而為病也。皆因精氣不足,邪氣乘之,伏於筋脈,流傳臟腑,深 入骨 髓,經久不已,時發時止,令心昏悶,無不痛處。其因風邪所觸者,則為風疰。臨喪哭泣, 死氣所感者,則為屍疰。鬼邪所擊者為鬼疰。其風疰之去來擊痛,遊走無常者,又謂之走 疰 。其他又有氣血溫涼勞泄等疰之名,病各不同,其為停住不去則一也。詳見《千金》、《外 台》、《聖濟》諸書。羌活湯治風疰,心腹刺痛,上攻胸背。 羌活 橘紅 大腹皮(焙,各三錢) 桑白皮(一兩五錢) 芎 (一兩) 大豆(炒,一合) 搗末,每服三錢,水煎溫服,良久再服。 杏仁丸治屍疰。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 亂髮灰(各一錢) 研勻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豬膏酒下。 八毒丸 治鬼疰中噁心痛,癖積蠱注鬼氣。 雄黃(研) 珍珠(研) 礬石( ) 巴豆(去皮心,炒,去油) 丹皮(各一兩) 附子(去 皮臍,三兩) 藜蘆(二兩) 蜈蚣(去頭足,炙,一條) 上為末,蜜丸如小豆大,米飲下二丸,得吐為效。 一方用雄黃、礬石、硃砂、附子、炮藜蘆、丹皮、巴豆各一兩,蜈蚣一條為末,蜜丸小 豆大,每服五七丸,冷白湯送下,無時。 濃朴丸 治一切氣疰,大腸結澀,背膊刺痛,及食物不消,奔豚氣逆。 濃朴(薑汁炒,一兩) 桂心 大黃(醋炒,各二兩) 桃仁(去皮尖雙仁,炒,三兩) 為末,蜜丸如小豆,每服三十丸,米飲下,食後臨臥服,微利即效。一方加附子二兩。
相關詞條
-
疰
有灌注和久住之意,多指具有傳染性和病程長的慢性病,主要指勞瘵 [chronic infectious disease]。如:疰忤(中醫病名。猶中惡);疰...
-
鬼疰
鬼疰,拼音guǐ zhù,迷信者稱流注,即流竄無定隨處可生的多發性深部膿瘍。
詞語·鬼疰 詞語解釋 -
轉疰
轉疰,病名轉相傳染的消耗性疾病。即轉注。
-
諸侏誅豬注
《諸侏誅豬注》是文言文書籍,中國古代著作,翻譯於《眾侏儒殺豬記》。
-
《增廣和劑局方藥性總論》
,身積熱不解。《藥性雲∶君。味苦辛,無毒。斷鬼氣,殺諸蟲,治惡瘡。日華子...諸風。陳臟器雲∶味苦。破血。術、枸杞、桑白皮為使。日華子云∶作枕明目,治...諸暴風濕,保定肺氣,去寒熱,養肌膚,益氣力,利冷而能補。《藥性論》雲∶君...
玉石部 藥部 木部 人部 獸部 -
癆瘵門(附論)
極,六損七傷, 五屍九蟲十疰,諸骨蒸之證是也。蓋五勞者,志勞思勞憂勞心勞...也;十疰者,為風疰氣疰寒疰生人疰涼疰酒疰食疰水疰屍疰土疰 也;諸骨蒸者,為...損傷,屍疰諸蒸之名,既以聞矣,其所感之因,所患之狀,又果何如哉?曰∶矜持...
-
《解圍元藪》
、發於心經。 大麻風 夫大麻風者,乃諸風之長,初起時發於身手,按皮膚如隔...氣血,或辛苦之人,寒濕凝滯,釀成熱邪,以致心火泛流肝腎,風邪毒疰臟腑,用...害人。宜以大消風散、一粒金丹。火龍散等藥治之。此乃心經毒疰腑之害也。 邪魅...
簡介 麻風病 內容 作者介紹 -
轉注
。”《太平聖惠方 · 卷五十六》:“轉疰者,死又易旁人,轉疰之狀,與諸疰略同...,吐酒終日不已,藉以擬人之善言也。”6.又,轉注(疰),中醫學術語。亦名注...大辭典》云:“疰,古病名。出《素問·五常政大論》。又稱注病。疰有轉注和留住...
釋義 簡介 定義 分類 評論 -
中藥藥性歌
利竅,白化痰涎,赤通水道。甘草甘溫,調和諸藥,炙則溫中,生則瀉火。當歸甘...上升,開胸利壅。紫蘇葉辛,風寒發表,梗下諸氣,消除脹滿。麻黃味辛,解表...,最清頭目,祛風化痰,骨蒸宜服。防風甘溫,能除頭暈,骨節痹痛,諸風口噤...
文章全文 十八反 十九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