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城恐龍足跡群

諸城恐龍足跡群

山東省諸城市皇華鎮大山社區黃龍溝有一處大面積恐龍足跡化石群,據考古專家鑑定,該足跡化石群形成於距今約1億多年前的白堊紀中期,無論是恐龍足跡的數量,還是分布面積均屬罕見。諸城恐龍足跡群被證實為世界最大規模恐龍化石群。

發現

諸城恐龍足跡諸城恐龍足跡

山東諸城市旅遊局2010年2月5日宣布,素有“中國龍城”之稱的山東省諸城市近期進行恐龍資源普查時,在境內皇華鎮大山社區一個叫黃龍溝的沖溝內,發現一處大規模恐龍足跡群。這一足跡群已探明面積2600平方米,發現恐龍腳印3000多個,被專家初步認定為世所罕見的地質奇觀。

據諸城當地村民介紹,在黃龍溝,多年前就發現了這些奇怪的足跡,不過他們不知道是恐龍腳印,而稱之為“天鵝爪”。2009年10月,諸城在對全市恐龍資源進行普查時發現這是恐龍足跡。經過3個多月的發掘,這處極其壯觀的恐龍足跡群才得以展現在人們面前。

現場

諸城恐龍足跡群諸城恐龍足跡群

已探明的恐龍足跡密集區位於一處50度陡坡上,各種恐龍足跡保存非常完好。據中國恐龍足跡研究專家邢立達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王海軍初步鑑定,這個足跡群形成於距今一億多年前的白堊紀中期,無論恐龍足跡的數量,還是分布面積、石化程度,都是世所罕見的地質奇觀。

據邢立達介紹,這裡至少有鳥腳類、獸腳類、蜥腳類等6個以上恐龍屬種的足跡。其中,較小的鳥腳類恐龍足跡僅有10厘米左右,較大的獸腳類恐龍足跡在40厘米左右,大型蜥腳類恐龍的足跡,最大的直徑在80厘米以上。

在發掘現場,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即大部分恐龍足跡都是自西向東而去。邢立達推測,一種可能是因為有霸王龍等兇猛的肉食類恐龍來襲,促使大批植食類恐龍倉皇向東潰逃所致;另一種可能是恐龍群體性遷徙的結果,也就是說黃龍溝當時是恐龍群體遷徙的必經之地。

在黃龍溝,恐龍腳印呈多層分布,即腳印下面還有腳印,現在已經發現三層。邢立達說,這種情況極其罕見,如果下面的一層發現群體性回遷的腳印,那么“恐龍遷徙說”就會得到證實。據王海軍介紹,這種有群體性走向的恐龍足跡群此前只有在澳大利亞發現過,不過面積較小,只有十幾平方米。

考古意義

諸城恐龍足跡群發掘現場諸城恐龍足跡群發掘現場

專家認為,大規模恐龍足跡群的發現意義重大,對系統研究白堊紀時期諸城地區恐龍的分布、遷徙和生活習性、行走方式,以及古地理、古環境的變遷,都具有極其重要的科研價值。

素有“中國龍城”之稱的諸城境內恐龍化石資源豐富,全市13處鄉鎮(街道),已發現的恐龍化石點多達30處,被譽為“世界恐龍化石寶庫”。其中,位於黃龍溝西北方向15公里的庫溝恐龍化石長廊,是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規模恐龍化石群。而此次發現的大規模恐龍足跡群,為諸城恐龍化石的豐富性和恐龍屬種的多樣性提供了新的有力的佐證。

據悉,黃龍溝恐龍足跡群已被當地政府納入諸城白堊紀恐龍地質公園總體規劃中,它將與恐龍化石群一體規劃、一體開發、一體保護,以全方位展示諸城豐富多彩的恐龍文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