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況
系由河西22家企業聯合籌資興建的一所九年一貫制職工子弟學校,屬濰坊市規範化學校。2004年3月經市政府批准為“民辦公助”學校。2007年4月,經市政府第五次常委會研究決定將原紡織街學校合併到西郊學校,同時改為市直國辦學校。現占地面積34593平方米,建築面積22008平方米,有教職工278人,90個教學班,5330名在校學生,其中小學生3477人,國中生1853人。
建校20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領導、關懷和幫助下,特別是近幾年來,學校走內涵發展之路,提出了“以德立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發展戰略,積極實施精細化管理等措施,認真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努力辦家長滿意的教育,學校規模不斷擴大,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先後榮獲濰坊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濰坊市規範化學校、濰坊市校園美化綠化先進單位、濰坊市現代教育技術示範校、濰坊市師德建設先進單位、平安濰坊建設示範校園、山東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濰坊市國語校園語言示範校、濰坊市少先隊紅旗大隊、諸城市黨建先進集體、諸城市先進基層黨組織、諸城市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中考連續四年重中升學率穩居全市第一,出了4名中考狀元(其中2人為實驗班狀元),2007年各項評價指標均列基礎教育段全市第一名,學校年年獲諸城市教育教學成果金獎,贏得了社會各界和學生家長的一致肯定。
校園文化
校徽:校徽造型簡潔,由西郊學校英文縮寫“X.S”變形而成。以綠葉、雙手、太陽為主要設計形象,寓意深刻。
綠葉代表朝氣蓬勃的學生,像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小鳥,給人以希望和活力。又像是雙手,喻意西郊職工子弟學校的學生在教師的精心呵護下,健康快樂成長。冉冉升起的太陽,代表西郊職工子弟學校從事著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始終追求光明,追求卓越,各項工作蒸蒸日上。
校訓:盡責盡智,奠基未來
校風:和諧共進
教風:把細節落實到位
學風: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教學特色
用美來育心育人
美育就是培養兒童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教育。向兒童實施美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跨世紀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的需要。家庭美育則是家長藉助於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中一切美好的形象和事物來感染兒童並能通過藝術手段來表現,從而使兒童受到良好的審美教育。家庭美育包括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
培養兒童繪畫兒童一般在幼兒期就先會畫畫,然後才會寫字,為了滿足兒童的欲望,家長可在孩子的生活環境中張貼一些孩子能夠理解的美術作品和兒童的畫,擺設一些小動物、人物等工藝美術品供孩子欣賞。同時給孩子提供一些彩色筆、紙等,當孩子高興的拿起筆隨意的塗畫時,家長可關心的向孩子發問:“寶寶,畫的是什麼呀?”邊畫邊說:“我畫的是大汽車,爸爸和媽媽……”,孩子畫的雖然不十分象,家長也應給予鼓勵、肯定,並指出汽車的輪子太小啦,爸爸還沒有身體,媽媽還沒有頭髮啊,如果把汽車的輪子再畫得大一點就更好了。如果把爸爸的身體畫出來,媽媽的頭髮再畫上去,就更象了……”這樣就會逐步的激發起孩子對畫畫的興趣,並將這些還不成形的畫,貼在孩子的生活環境中,他們會感到是一種滿足和使樂。
知識教學的革命
以知識具有確定性、唯一性、靜止性等為基本信念,知識是對事實、概念的系統描述,更是獲得知識的方法。如果從這樣的知識觀出發,那么讓學生掌握確定的事實、系統的概念就不再是我們教學的主要目的,換句話說,知識的教學只能作為我們認識事物的本質、訓練思維能力、掌握學習方法的一種手段。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所要強調的是“發現”知識的過程,是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主動探究的精神;學生經常面對的是不知道結果的情景,是沒有統一答案的問題;教師以提問和啟發為主,學生不再是消極的聽課者,而是積極的求知者、主動的參與者。
知識的迅速增長和變化使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知識是事實、經驗的系統,而其功能的發揮有賴於人們的分析、判斷、選擇和運用;知識是不斷更新或擴展的,在本質上,它並不是不變的真理。掌握知識是為了更新知識,掌握規則是為了突破規則;教學的根本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獲得對知識的深刻認識、形成面向未來的態度,在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面對多變的、多樣的世界,我們任何一個人從事任何一種職業,都不能缺少創新能力,對教育來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是一般性的要求,更不是可有可無的事,它應成為所有教育活動的一種基本指向。
現在我們對“應試教育”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關注較多,而對於“應試教育”忽視創新能力的培養,甚至扼殺學生創新意識的致命缺陷卻未予以足夠的重視。其實,能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才是“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本質區別。
知識教學與素質教育不但不矛盾,而且樹立現代知識觀、現代知識教學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和保證。
山東省濰坊市中學名錄二
濰坊是山東半島的交通樞紐。濰坊直線距離西至省會濟南183公里,西北至首都北京410公里。南依沂山,北瀕渤海,扼山東內陸腹地通往半島地區的咽喉,膠濟鐵路橫貫市境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