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現代環境問題是伴隨著工業化與現代化進程產生的,由於早期公司立法上強烈的個人本位主義使人們在對公司的認識上一直停留在把公司看成僅僅是股東共同出資共同受益的組織體,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也就成了公司的惟一目的。
論公司的環境責任是由吳椒軍編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本書就受全球環境保護氛圍的影響,公司自覺主動地或外部壓力導致被動地將環境保護、環境管理納入企業的經營決策之中,尋求自身發展與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一致性方面作了論述。著作的研究體系的脈絡是“導論—理論篇(環境責任的緣起及理論基礎)—結構要素篇(概念界定、外延分析及拓展)—對策設計篇(環境責任內化及管理模式、制度保障設計)—結束語(趨勢篇)”,顯現出理論與現實、歷史與邏輯、過程與結構、現在與未來的統一。
作者簡介
吳椒軍,男,1965年9月出生,博士,教授,現任合肥工業大學人文經濟學院副院長,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法學、智慧財產權法學。安徽省人大常委會立法諮詢專家庫成員,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安徽省法學會理事,安徽綠色文化與綠色美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先後主持及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10項,其中科研成果獲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1次。出版著作4部,其中2部獲安徽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二等獎。
目錄
第一章 導言
第一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公司環境責任的研究現狀
第三節 研究重點與結構安排
第二章 公司環境責任的緣起及理論基礎
第一節 公司環境責任的緣起
一 環境保護運動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選擇
二 綠色浪潮——市場經濟競爭的動力
三 環境立法的加強
四 國際組織的積極倡導
五 各類環境管理標準出台
六 公司環境責任的實踐
第二節 公司環境責任產生的理論基礎
一 環境經濟學
二 可持續發展理論
三 利益關係人理論
四 企業環境倫理學理論
五 法理學(法的正義、秩序、價值)基礎
第三章 公司環境責任概念的界定
第一節 公司環境責任概念界定上的分歧
第二節 公司環境責任概念的界定
第三節 界定公司環境責任概念必要性
一 控制公司向社會外化環境成本
二 適應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需要
第四章 公司環境責任的外延分析
第一節 公司決策中的環境責任
一 決策趨向綜合性
二 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的趨勢
三 公司決策中的環境責任
第二節 公司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環境責任
一 大力推行清潔生產
二 清潔生產的內容
三 以清潔生產為核心的環境責任
第三節 公司的環境教育責任
一 環境教育
二 公司環境教育是我國環境教育系統中的關鍵
三 環境教育——公司法定義務
四 環境教育與環境意識
第五章 公司環境責任內化與公司環境管理
第一節 公司環境責任的內化機制
一 環境意識
二 公司環境責任的內化過程
第二節 綠色管理理念
一 綠色管理的興起
二 綠色管理的原則與目標
三 綠色管理理念與環境競爭力
第三節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與規範公司環境管理
一 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標準
二 公司環境管理的規範化模式
三 公司環境管理體系的構建
第六章 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公司環境責任的拓展
第一節 生產者責任延伸的提出及內涵
第二節 EPR的理論基礎
一 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二 循環經濟理論
三 環境權理論
四 外部性內部化理論
五 生態契約論
第三節 生產者責任延伸的立法實踐
一 國外立法實踐
二 國外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主要特點
第四節 EPR制度的要素分析
一 主體分析
二 實施的客體
三 內容界定
第七章 強化公司環境責任——構築我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
第一節 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作用性分析
一 減少固體廢物排放,提高資源利用率
二 發展循環經濟,導向企業行為
三 應對綠色壁壘,提高市場競爭力
四 促進生態效益、經濟收益、社會效益統一
第二節 大力發展靜脈產業
一 靜脈產業的內涵
二 國外發展靜脈產業的經驗
三 大力發展我國靜脈產業
第三節 構築我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
一 構建EPR的法治體系
二 構築實施EPR的輔助體系
三 建立和完善有關環境稅費制度
四 我國實施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的困境認識
第八章 公司環境責任實現的制度設計
第一節 建立公司環境信息公開制度
一 環境信息公開
二 公司環境信息公開
三 構建我國公司環境信息公開制度
第二節 公司環境責任的動力——經濟激勵制度
一 環境資源稅制度——外部成本內部化
二 實施環境補貼制度——發展模式的導向
三 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趨向公平
四 政府綠色採購——政府導向
第三節 建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
一 環境責任保險
二 建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的意義
三 構建我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
結語
附錄 中國公司責任報告編制大綱(徵求意見稿)
參考文獻
後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