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調脾通絡療法是一套中醫治療風濕骨病的方法,最早形成於清代,侯麗萍、楊廣茹、胡振岱為近代集大成者。其指導思想是從脾論治,即是通過調整腎臟和脾臟、尤其是脾臟的臟器功能,改善人體內環境,使得風濕骨病患者達到機體內環境的平衡,恢復人體自免疫、自恢復、自節律、自平衡的功能,從而很好地控制和治療風濕骨病。理論基礎
調脾通絡療法最早由南昌回春堂風濕病中醫專科醫院 提出,他們認為:人體是一個與環境緊密關聯的,內部各部份存在著緊密相關作用、相互依存、矛盾統一的系統。人體的健康在於:保持內生態平衡和對外環境的適應性。醫者的最高目的:使患者恢復內生態平衡和對外環境的適應性。人體具有自適應、自調節、自恢復的功能,以保持內環境的穩定,當內環境的穩定遭到破還時,人體就要生病,甚至死亡。中醫學認為:脾臟虛弱、濕濁內生、氣血不足、營衛失調、痰瘀互結、脈絡阻滯。脾虛在其發病中起關鍵性作用,中醫治療原則是顧護脾胃、扶助正氣、益氣養血、祛痰化濕,佐以通經活絡,透達關竅。
《素問·四時刺逆從論》說:“太陽有餘,病肉痹、寒中。”明代醫家汪蘊谷在《雜症會心錄·痹證》中強調培補脾土的重要性:“況痹者閉也,乃脈絡澀而少宣通之機,氣血凝而少流動之勢,治法非投壯水益陰則補氣生陽;非急急於求肝腎,則拳拳於培補脾土,斯病退而根本不搖也。倘泥於三氣雜至,為必不可留之邪,而日從事於攻伐,則體實者安,而體虛者危矣。”
發展歷程
調脾通絡療法是南昌回春堂風濕病中醫專科醫院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博取中醫藥學之精華與現代科學技術形成的治療風濕,類風濕的醫學思想和治療方法。針對風濕、類風濕這種容易引起全身致殘的免疫性疾病,南昌回春堂風濕病中醫專科醫院明確提出:脾腎衰弱,尤其是脾虛,會導致人體正氣不足外邪入侵,從而產生風濕骨病。所以治療風濕骨病應該“調脾固腎”,其療法的實質是修復受損的人體組織和器官,使人體的系統恢復正常運行。通過“調脾固腎”達到:髒盈、腑通、氣血充盈,從而達到免疫系統的平衡。
實驗證明:調脾通絡療法既能改善患者的關節症狀及實驗室指標,又能改善患者脾虛濕盛、瘀血等症狀,並能調節CD4+/CD8+細胞數目比值,降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治療特點
調脾通絡療法分為六種療法——體質療法、手術療法、藥物療法、心理療法、飲食療法、運動療法通統運用,嚴格遵循“中醫辨證施治”法則,通過“望聞問切”,制定因病施治、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對症治療。“調脾通絡療法”治療的綜合性特點:替代激素治療風濕類疾病;辨證施治,標本兼治;降低復發率;中西結合,運用人群廣。
“調脾通絡療法”的最大特點是屬於綜合型組合療法,即根據不同的類風濕病人採用不同的藥物治療,根據同一病人在治療類風濕的不同階段中配合相應的輔助療法,結合針灸、理療、按摩等全面治療。
“調脾通絡療法”的科學性就在於依據類風濕病理形成的客觀規律而制定出相應的治療方案。中醫理論認為:“風、寒、濕”三種雜氣侵入人體內各關節,導致人體氣血阻閉,脈絡不通而形成風濕病。中醫稱之為“痹病”。“痹病”類同於風濕病,屬於現代醫學風濕病的範疇,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風濕病學概念。它幾乎涉及到所有的骨關節、肌肉疾病,其中有自身免疫性、退行性、代謝性與遺傳性疾病等,是一門與多專業有關的邊緣學科,它形成時間長,病程長,致殘率高,常導致勞動力喪失,甚至死亡。痹者“閉”也,閉阻不通的意思,指因風、寒、濕等邪氣雜和侵襲人體,閉阻氣血而發生的肢體關節肌肉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甚至關節變形累及臟腑的一類疾病。宋代竇材《扁鵲心書·痹病》講:“風寒濕氣合而為痹,走注疼痛或臂腰足膝拘攣,兩肘牽急,及寒邪湊於分肉之間也。方書謂之白虎歷節風。痹者,氣血凝閉而不行,留滯於五臟之外,合而發病”。痹病的病因可概括為正虛、邪侵、痰濁淤血三個方面。
從調脾通絡療法治療的三十萬例風濕骨病患者的療效來看,“調脾通絡療法”採用特製的抗類風濕膠囊等30餘種中成藥配合理療、藥導、刺血、自血、牽引、藥浴等多種方法進行系統全面治療,療效是確切有效、而且相當明顯的。正因為如此,調皮通絡療法也受到了廣大患者的充分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