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焦或叫對焦、聚焦---指改變像距v,也就是改變鏡頭光心到底片平面的距離。以獲得本物體清晰像的調節過程。我們知道透鏡成像的原理,像在屏上(相機的底片或者感光元件)總有一個最清晰的位置,這是光線匯聚的位置,無數個點構成了一個平面,這裡就叫做焦平面。(調焦也就是改變焦點的前後位置!)
除了一些低檔傻瓜機鏡頭沒有調焦機構,不能改變像距外,所有鏡頭,無論定焦變焦,都可以改變像距,以便得到清晰的影象。
調焦的焦,是焦點的焦。是指通過“調焦”,即改變像距v,滿足成像公式 1/u + 1/v = 1/f,以便在底片上結成清晰成像。
![](/img/f/d8b/wZwpmLz9FNzAjMwIjM2IDN4ETMzEjMykjMxMTMwADMwMzL2I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調焦距:就是調整焦距(所謂“焦距”物體與它所成的像之間的距離)照相機,顯微鏡 等都會成像,都要調整焦距才幹成清楚的圖像所以你照相的時分正在相機的焦點上,照進去回更清楚,更美!1 (往常好的照相機都有幾倍調焦,就是物體在它焦距的整倍數的中央也會成像,只是像的大小不同)(顯微鏡調焦,會讓物體的縮小倍數不同,以更清楚看到被縮小物體)
變焦與調焦的區別
變焦與調焦的區別是什麼?理想凸透鏡成像公式:1/u + 1/v = 1/f,其中u是物距,v是像距,f是焦距 變焦---是指改變鏡頭的焦距f。也就是改變視角,只有變焦鏡頭的焦距才能改變,定焦鏡頭的焦距是固定的。調焦或叫對焦、聚焦---指改變像距v,也就是改變鏡頭光心到底片平面的距離。除了一些低檔傻瓜機鏡頭沒有調焦機構,不能改變像距外,所有鏡頭,無論定焦變焦,都可以改變像距,以便得到清晰的影象。調焦的焦,是焦點的焦。是指通過“調焦”,即改變像距v,滿足成像公式 1/u + 1/v = 1/f,以便在底片上結成清晰成像。 變焦是改變鏡頭的焦距即改變鏡頭的視角,其原理是在鏡頭的鏡片中加一族活動透鏡;對焦是調整像的虛實,即改變透鏡和成像面的距離,達到使影像清晰目的。兩個名詞都帶一個焦字,意義完全不同。鏡頭焦距
鏡頭焦距
焦距與人類的眼睛一樣,數位照相機通過鏡頭來攝取世界萬物,人類的眼睛如果焦距出現誤差(近視眼),則會出現 無法正確的分辨事物,同樣作為數位相機的鏡頭,其最主要的特性也是鏡頭的焦距值。鏡頭的焦距不同,能拍攝的景物廣闊程度就不同,照片效果也迥然相異。如果您經常使用普通的35毫米相機,對相機的鏡頭焦距應該會有基本的認識,比如一般使用35毫米左右的鏡頭拍攝風景、紀念照,而用80毫米左右的鏡頭拍證件照所需要的“大頭像”。與傳統的相機相比,由於數位相機使用CCD感光器件,因而其鏡頭上標明的焦距通常是5.0毫米、10毫米等等,在普通的35毫米相機上一般都使用超廣角或魚眼鏡頭了,而數位相機廠家一般使用的鏡頭只是相當於35毫米相機的小廣角鏡頭。我們不難看出,對於相同的成像面積,鏡頭焦距越短視角就越大;而對於同樣焦距的鏡頭而言,成像面積越小, 鏡頭的視角也越小。35毫米相機的成像面積等於135膠捲的感光面積———標準的36×24毫米,數位相機使用CCD感測器代替了傳統相機中膠捲的位置,它的面積卻有好幾種規格,從高檔專業相機的18.4×27.6毫米到普通數位相機的2/3、1/2、1/3甚至1/4英寸各不相同。也就是說,同樣的鏡頭,在有的數位相機上是廣角效果,但在別的相機上可能就變成了標準鏡頭。看來,我們要依靠焦距值來區分數位相機鏡頭的視角是很不方便的,所以數位相機廠家通常都會提供一個容易比較的相對值,也就是標出與數位相機鏡頭視角相同的35毫米相機鏡頭焦距,這樣的對應焦距值我們就很容易理解了。像富士MX-500的鏡頭焦距是7.6毫米,對角線視角70度,相當於35毫米鏡頭,是個小廣角;富士的MX-600裝有相當於35-105毫米的小廣角變焦鏡頭。我們在評價與選購數位相機時,也只要參考換算到35毫米相機的鏡頭焦距就可以了,鏡頭具體的實際焦距是多少,與我們基本無關,您也無法去具體核算,其實數位相機得光學變焦的倍數就基本上能夠反應這個指標,雖然不同型號的數位相機會有一定的差別,但差別不會太大,如果您不是很刻意的追求具體的相當於35毫米相機的對應焦距,參照數位相機的光學變焦的倍數,一般就可以了。![](/img/8/88f/nBnauM3XwYTMyUzN2QzM3QDN2MTM4gzNzIDMwADMwAjMxAzL0M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