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涵
誠信是什麼?從道德範疇來講,誠信即待人處事真誠、老實、講信譽,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誠,信也”,“信,誠也”。可見,誠信的本義就是要誠實、誠懇、守信、有信,反對隱瞞欺詐、反對偽劣假冒、反對弄虛作假。
思想淵源
誠信:從傳統走向現代誠,是先秦儒家提出的一個重要的倫理學和哲學概念,以後成為中國倫理思想史的重要範疇。直到孔子時期,“誠”還未形成為理論概念。孟子時不但已經形成為理論概念,而且位置十分重要。他說:“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在這裡,誠不但是天道本體的最高範疇,也是做人的規律和訣竅。荀子發揮了“誠”的思想,指出它為“政事之本”。他說;“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聖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在《禮記·中庸》里,“誠”成為禮的核心範疇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至誠如神,有了誠篤的品德和態度,就可以貫通多種仁義道德,成己成人,甚至能夠盡人之性,盡物之性,贊天地只化育而與天地參,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大學》把“誠意”作為八條目之一,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誠”成為聖賢們體察天意,修身養性和治國平天下的重要環節。宋代周敦頤進一步認為“誠”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把包括誠實在內的“誠”看作仁、義、禮、智、信這“五常”的基礎和各種善行的開端。程頤更為直截了當地說:“吾未見不誠而能為善也”其見解入木三分。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批判地繼承了“誠”這個範疇,肯定誠實是社會公德中的一個重要規範。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誠實之主要的道德要求逐漸明晰為:忠誠、正直、老實。忠誠的主旨是對祖國、對人民、對正義事業的忠誠。當然,這種忠誠不是盲目和狹隘的“愚忠”,而是認同於崇高的理想,為實現理想而不懈追求和努力奮鬥,從而表現出樂於奉獻,勇於犧牲的精神。正直,是指為人正派,處事公正坦率。老實,則特指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
信,也是中國倫理思想史的範疇。“信”的含義與“誠”、“實”相近。從字形上分析,信字從人從言,原指祭祀時對上天和先祖所說的誠實無欺之語。隋國大夫季梁說:“忠於民而信於神”,“祝史正辭,信也。”後來,由於私有經濟和私有觀念的發展,原有的純樸的社會被逐漸破壞。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得不訂立誓約。但誓約和諾言的遵守,仍然要靠天地鬼神的威懾力量維持。春秋時期,經儒家的提倡,“信”始擺脫宗教色彩,成為純粹的道德規範。孔子認為,“信”是“仁”的體現,他要求人們“敬事而信”。他說:“信則人任焉”,“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和孟子都將“信”作為朋友相交的重要原則,強調“朋友信之”,“朋友有信”。而歷代當權者大都將“信”作為維護秩序的重要工具。《左傳·文公4年》中說:“棄信而壞其主,在國必亂,在家必亡。”《呂氏春秋·貴信》對社會生活中的信與不信之後果,作了淋漓盡致的剖析:“君臣不信,則百姓誹謗,社會不寧。處官不信,則少不畏長,貴賤相輕。賞罰不信,則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則離散憂怨,不能相親。百工不信,則器械苦偽,丹漆不貞。夫可與為始,可與為終,可與尊通,可與卑窮者,其唯信乎!”漢代董仲舒將“信”與仁、義、禮、智並列為“五常”,視為最基本的社會行為規範。並對“信”作了較詳盡的論述:“竭遇寫情,不飾其過,所以為信也”。他認為“信”要求誠實,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朱熹提出“仁包五常”,把“信”看作是“仁”的作用和表現,主要是交友之道。他說:“以實之謂信”,其說與孔子、孟子基本相同。在儒家那裡,誠與信往往是作為一個概念來使用的。“信,誠也”,“誠”與“信”的意思十分接近。
由此看來,傳統倫理將誠信作為人的一種基本品質,認為誠實是取信於人的良策,是處己立身,成就事業的基石。總之,是一種個人生活的準則。
本質特點
誠信的本質,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首先,誠信是一種人們在立身處世、待人接物和生活實踐中必須而且應當具有的真誠無欺、實事求是的態度和信守承諾的行為品質,其基本要求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誠信之誠是誠心誠意,忠誠不二;誠信之信是說話算數和信守然諾,它們都是現代人必須而且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和品格。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人們只有樹立起真誠守信的道德品質,才能適應社會生活的要求,並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其次,誠信是一種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範,它要求人們以求真務實的原則指導自己的行動,以知行合一的態度對待各項工作。在現代社會,誠信不僅指公民和法人之間的商業誠信,而且也包括建立在社會公正基礎上的社會公共誠信,如制度誠信、國家誠信、政府誠信、企業誠信和組織誠信等。這就是說,任何政府和制度都要按照誠信的原則來組織和建構,亦需按照誠信的原則行使其職權。一旦背離了誠信的原則和精神,政府就會失信於民,制度就會成為不合理的包袱。
再次,誠信是個人與社會、心理和行為的辯證統一。誠信本質上是德性倫理與規範倫理或者說信念倫理與責任倫理的合一,是道義論與功利論、目的論與手段論的合一。如果說“誠”強調的是個人內心信念的真誠,是一種品行和美德,那么“信”則是誠這種內在品德的外在化顯現,是一種責任和規範。在中國歷史上,就有“誠於中而信於外”的說法。誠信不僅是一種道德目的,是人們應當具有的一種信念,而且也是一種道德手段,是人們應當承擔的一種社會責任和謀取利益實現利益的方式。誠信,既可以是價值論和功利論的,又可以是道義論和義務論的。價值論和功利論的誠信觀把誠信作為一種價值和實現目的的手段,認為人們如果不講誠信就無法實現自身的發展和完善,也很難取得長久而真正的利益。道義論和義務論的誠信觀則把誠信視為一種應盡的義務和內在的要求,認為人們講求誠信是提升自身素質和實現全面發展的需要,講求誠信哪怕不能帶來物質上的利益,仍然是彌足珍貴的。我們主張在誠信問題上把道義論和功利論結合起來,既把誠信的講求視為一種謀利和促進發展的手段,又把誠信的講求視為一種神聖的使命和內在的義務,使誠信的講求既崇高又實用,既偉大又平凡,這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所倡導的“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價值特質。
總之,誠信是一切道德的根基和本原。它不僅是一種個人的美德和品質,而且是一種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範;不僅是一種內在的精神和價值,而且是一種外在的聲譽和資源。誠信是道義的化身,同時也是功利的保證或源泉。
類型與表現
誠信有不同的類型和表現。從縱向的歷史坐標看,我們可以把誠信區分為原始血緣社會的天然誠信、中古農本社會的家族或人際誠信、近現代契約社會的公共誠信。原始血緣社會的天然誠信以與血緣關係相關聯為基本特徵,它產生於原始群體內部的生產和生活需要,血緣群體是同類群體的行為邊界。在生產力發展水平極端低下的原始社會,個體完全依賴於血緣群體並天然地產生了對血緣群體的忠誠信用,所以“講信修睦”成為原始人的基本行為規範。而且這種天然誠信是同天然的團結與勇敢、原始的群體主義等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這一階段的誠信自然性的因素多於社會性的因素,總體上看是朦朧的、混沌的和缺乏思想內容的。中古農本社會的誠信是同身份等級依附關係聯繫在一起的家族或人際誠信。農本經濟是一種自給自足的封閉的內向經濟,受狹隘的時空和交往的局限性制約,它依賴於家族親情紐帶和“熟人社會”進行生產、交換和消費。人們在一個知根知底的熟人世界裡生活,並因此形成維繫這一熟人社會的誠信及其他道德原則和規範。在這樣的社會裡,人們的身份等級不同,所享受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也就不同,因而誠信的內容、性質和方式也不一樣。近現代市場社會,誠信以契約為基本特徵。近現代社會與傳統農本社會的一個本質區別在於從身份到契約、從熟人社會到陌生人社會、從人身依附到人身獨立。近現代市場經濟是一種以交換為主要方式連線生產和消費的開放的外向型經濟,它斬斷了人與人之間的血緣親情紐帶,打破了傳統的地域限制,使“熟人社會”進入到“陌生人的世界”。在這樣的社會,商品交換的誠信只能依靠契約與契約,並在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下得以展開。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誠信規範從潛意識形態發展為顯意識形態,並且日趨明朗和具體,成為調節社會關係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準則。從橫向的現實坐標看,我們可以把一個社會的誠信區分為經濟誠信、政治誠信和文化誠信。經濟誠信是指經濟生活和物質文明建設中的誠信,是直接同謀利計功行為相關聯的誠信,主要表現為企業誠信。市場經濟應當是誠信經濟,誠信是市場經濟的靈魂。作為借貸者,能否獲得市場信任,視其償債能力如何;作為經營者,能否獲得出資者的信任,視其經營能力如何;作為代理者,支配他人資產能否獲得信任,視其依法對他人承擔資產責任的能力如何;作為勞動者,能否獲得勞動力市場的信任,視其敬業精神和職業能力如何。隨著電子商務、網路交易和期貨交易等新的交易方式的興起,信用倫理精神已經成為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國內外的經驗都表明,市場經濟越發達,就越要強化信用倫理,這是融入世界經濟、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先決條件。所以,富蘭克林說:“信用就是金錢。”信用、信任和信譽是現代經濟活動的通行證,也是確保其成功的動力源泉和優勢資本。現代信用是經濟活動主體對自己行為的莊嚴承諾和社會各界對其履諾的肯定性評價。信用有借貸資本意義上的專業信用(包含商業信用、銀行信用和消費信用)和一般經濟活動的社會信用。信任是交易雙方在信用的基礎上構成的經濟關係,只有守信用的企業,才能得到社會公眾的信任,才有從事商業活動的良好環境。信譽則是一般信用關係的升華,守信用的企業在市場上擁有較高的信譽,能夠得到其他企業和消費者的青睞。信譽又是一個企業、一個地方乃至一個國家的精神財富和價值資源,甚至成為一種特殊的資本。信譽好的企業,在市場上具有良好的形象,具有較高的知名度,這本身就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經濟誠信包含了生產誠信、交換誠信、分配誠信和消費誠信等環節,並體現在經濟決策、經濟活動和經濟評價等方面。
政治誠信是指政治生活和政治文明建設中的誠信,主要表現為政府誠信。治理國家應當講求誠信。孔子的學生子貢向孔子請教治國之道,孔子將其概括為“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當子貢再問在這三者中必須去掉一項並請問先去哪一項時,孔子毫不猶豫地答道:“去兵。”子貢又問,在“足食”與“民信之”兩項中還必須去掉一項,應該先去哪一項時,孔子答道:“去食。”在孔子看來,“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建立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對於國家之“立”比強大的軍隊、充足的糧食更為重要。荀子對此也有深刻的認識。他認為政令取信於民則國家強大,政令失信於民則國家衰弱,因此治國從政當以建立信德為主旨和根本。在現代社會,政治的民主化已經成為一種潮流,它要求按照誠信的原則規範政府及其官員的行為,增加政府行為的透明度,避免行政壟斷和行政工作的暗箱操作,做到政務公開,依法行政,建立誠信政府。此外,政治誠信還包含政治活動和政治體制誠信。
文化誠信是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的誠信,主要表現為教育誠信和學術誠信等方面。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以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為了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價值導向。為此,就應當加強以誠實守信為重點的公民道德建設,在各行各業中推行誠實守信的道德準則和制度,堅決剷除精神文化領域中的不誠信行為。
功能和作用
在社會生活中,誠信不僅具有教育功能、激勵功能和評價功能,而且具有約束功能、規範功能和調節功能。就個人而言,誠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業而言,誠信是寶貴的無形資產;就社會而言,誠信是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就國家而言,誠信是良好的國際形象。第一,誠信是個人的立身之本。誠信是個人必須具備的道德素質和品格。一個人如果沒有誠信的品德和素質,不僅難以形成內在統一的完備的自我,而且很難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取得成功。程顥指出:“學者不可以不誠,不誠無以為善,不誠無以為君子。修學不以誠,則學雜;為事不以誠,則事敗;自謀不以誠,則是欺其心而自棄其忠;與人不以誠,則是喪其德而增人之怨。”(《河南程氏遺書》卷二十五)“誠”不僅是德、善的基礎和根本,也是一切事業得以成功的保證。“信”是一個人形象和聲譽的標誌,也是人所應該具備的最起碼的道德品質。孔子說:“信則人任焉。”“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於中而必信於外。一個人心有誠意,口則必有信語;心有誠意口有信語而身則必有誠信之行為。誠信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保障,也是個人修德達善的內在要求。缺失誠信,就會使自我陷入非常難堪的境地,個人也難於對自己的生命存在做出肯定性的判斷和評價。同時,缺失誠信,不僅自己欺騙自己,而且也必然欺騙別人,這種自欺欺人既毀壞了健全的自我,也破壞了人際關係。因此,誠信是個人立身之本,處世之寶。個人講求道德修養和道德上的自我教育,培育理想人格,要求以誠心誠意和信實堅定的方式來進行自我陶冶和自我改造。中國古代思想家強調“正心誠意”和“反身而誠”在個人道德修養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為修德的關鍵是有一顆誠心和一份誠意。誠意所達到的程度決定修德所能達到的高度,正可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但恐誠心未至;天下無不可為之事,只怕立志不堅。”所以,中國人特彆強調“做本色人,說誠心話,乾真實事”。
第二,誠信是企業和事業單位的立業之本。誠信作為一項普遍適用的道德原則和規範,是建立行業之間、單位之間良性互動關係的道德槓桿。誠實守信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規範。誠實守信是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必須而且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它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係。企業事業單位的活動都是人的活動,為了發展就不能不講求誠信。因為發展既蘊涵著組織本身實力和生存能力的增強與提升,又蘊涵著組織與組織、組織與外部以及組織內部各要素之間關係的最佳化與完善。無論是組織本身實力和生存能力的增強與提升,還是組織內外關係的最佳化與完善,本質上都需要誠信並且離不開誠信。誠信不僅產生效益和物化的社會財富,而且產生和諧和精神化的社會財富。在市場經濟社會,“顧客就是上帝”,市場是鐵面無私的審判官。企業如果背叛上帝,不誠實經營,一味走歪門斜道,其結果必然是被市場所淘汰。誠信是塑造企業形象和贏得企業信譽的基石,是競爭中克敵制勝的重要砝碼,是現代企業的命根子。
第三,誠信是國家政府的立國之本。國家的主體是人民,國家的主權也歸屬於人民。中國古代政治倫理強調“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認為國家的領導者應當以誠心誠意的態度和方法去取信於民,進而達到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太平清明。唐代魏徵在給太宗皇帝的上疏中寫道:“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貞觀政要.論君道第一》)治國之道,在於貴德崇義,而德義的主要內容則是誠信。柳宗元說:“信,政之常,不可須臾去之也。”宋代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指出:“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於民,民保於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鄰。善為國者不欺其民,善為家者不欺其親。不善者反之,欺其鄰國,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離心,以致於敗。”以上言論說明誠信是領導者治理國家的基本準則,誠信構成國德,支配國運,沒有誠信的國德就不能擁有長久而向上的國運。在現代社會,民主政治成為一種潮流和趨勢,更要求把誠信作為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政治的核心是權力。政治權力的歷史形態是私權或集權,而民主政治下的權力是公權。公權意味著權力歸人民所有,本質上是為人民服務的,權力的合法性來自人民的信任。失去人民的信任便失去了權力合法性的依據。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建設高度的民主政治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
誠信守則
誠信守則一:堅持實事求是,誠信的基礎永遠是尊重客觀事實。誠信守則二:在涉及利益衝突時,應站在多數人的利益一邊,不能以一己私利損害大多數人的利益。
誠信守則三:在涉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衝突時,應站在長遠利益一邊,不能因為眼前的利益而損害長遠的利益。
誠信守則四:在涉及情與法的衝突時,應站在法律一邊,在情與法的衝突中,誠信所維護的不是私情,而是國家法律。
故事精選
曾子殺豬
曾子的妻子到市場上去,她的兒子要跟著一起去,一邊走,一邊哭。媽媽對他說:“你回去,等我回來以後,殺豬給你吃。”妻子從市場回來了,曾子要捉豬來殺,他的妻子攔住他說:“那不過是跟小孩子說著玩的。”曾子說:“決不可以跟小孩子說著玩。小孩本來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樣子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做媽媽的騙孩子,孩子不相信媽媽的話,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曾子於是把豬給殺了。
郭沫若與芭蕉花
郭沫若小時候很淘氣,但是很孝順。有一次,他的媽媽得了一種“暈病”,郭沫若聽說芭蕉花可以治這種病。這種花賣得很貴,並且難得一開,於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園內找這種花,恰好那座花園裡的芭蕉開了一朵大黃花,郭沫若和哥哥把花偷偷地摘下來送給了媽媽。媽媽雖然知道郭沫若這樣做是孝順她,可是兒子的行為很讓他傷心。從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別人的東西了。
作用
從哲學的意義上說,“誠信”既是一種世界觀,又是一種社會價值觀和道德觀,無論對於社會抑或個人,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對於一個國家、一個社會而言,“誠信”可以說是立國之本。國家的主體是人民,國家的主權也歸於人民。中國自古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明訓,這些話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但國家的領導者依靠什麼去團結人民呢?靠的是明智的政策和精神信念,“誠信”就是取信於民、團結人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念。
對於一個社會單位(如一個企業)、一項社會事業(如一個行業、一項職業)而言,“誠信”可以說是立業之本。“誠信”作為一項普遍適用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是建立行業之間、單位之間以及人與人之間互信、互利的良性互動關係的道德槓桿。很難構想,一個不講誠信、不守信用的單位或企業,在現代法治社會會有長期立足之地。一項社會事業也只有依靠誠信立業,才能順利發展。
對於每個社會成員而言,“誠信”是立身之本,處世之寶。人生立於世間數十年,必須不斷學習,以獲得知識、增進知識,知識既是個人謀生的工具,也是個人為社會服務的工具。但是,要真正做個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光靠“知識”工具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正確的價值觀去指導,否則,知識也可能成為滋生罪惡的工具。“誠信”精神就是培養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們正確處理各種關係的重要道德準則。個人以誠立身,就會做到公正無私、不偏不倚,講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約、取信於人,就能妥善處理好人與人、個人與社會的關係。
我們可以說,“誠信”的原則和精神,是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道德基石;它不僅對促進社會穩定繁榮、導正社會風俗、醫治社會精神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加強社會成員的個人道德涵養,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質,培養有知識、有作為、講道德、守法紀的一代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立國、立業之本,也是個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法寶。
做人
在人與人交往中為什麼要特彆強調誠實守信?
誠實守信,簡稱誠信,是人際交往中重要的道德品質,在人的品德結構中居於核心地位。在目前的社會生活中,強調誠實守信至少有以下幾方面的理由。
第一,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國正處在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型時期,人們對經濟利益的追逐日益強烈,而市場經濟的法制建設則相對滯後。這樣惟利是圖、坑蒙拐騙的違法行為也大量滋生,其中最普遍的方式就是欺騙。由此導致人與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產生各種形式的不誠信行為,這些行為直接成為健全的市場經濟的一種破壞力量。因此,加強誠信教育直接關係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
第二,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來看,誠信不僅是個人的一種道德情操,也是孕育其他道德品質的基礎。“誠”意味著誠實做人、誠實做事、不欺騙:“信”表明有信用、講信譽、守信義、不虛假。誠信可以表現在生活的各個層面,小到不說謊話,大到忠誠自己的祖國,都是誠信的不同表現形式。其他的品質,諸如寬容他人、理解他人、平等待人、與人為善等,都離不開誠信作基礎。
第三,國中生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強調誠實守信不僅有利於形成誠信的道德品質,也有利於其他道德品質的成長發展。通過一定時期的努力,不僅能夠改善全民族的道德素質,也為經濟的發展、民族的振興提供道德上的保證。
我們青少年要做到恪守誠信,就要對自己講的話承擔責任和義務,言必有信,一諾千金。答應他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同他人約定見面,一定要準時赴約。上學或參加各種活動,一定要準時趕到。要知道,許諾是非常慎重的行為,對不應辦或辦不到的事情,不能輕易許諾,一旦許諾,就要努力兌現。如果我們失信於人,就等於貶低了自己。如果我們在履行諾言過程中情況有變,以至無法兌現自己的諾言,就要向對方如實說明情況並表示歉意。這與言而無信是完全不同兩件事,所以說樹立誠信要從點點滴滴做起。
我們要繼承和發揚恪守誠信的傳統美德,還要把“江湖義氣”與恪守誠信區別開來,認清“江湖義氣”的實質和危害,不被這種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壞習俗所污染,做到恪守誠信。
誠信,是做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又是治理國家必須遵守的規範,調節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維繫著社會秩序。
做人需要誠信,誠信贏得尊嚴;經商同樣需要誠信,誠信贏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