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魯迅雜文選

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魯迅雜文選

《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魯迅雜文選》是2011年7月1日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魯迅。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雜文(也被魯迅稱之為“雜感”或“短評”),在中國是古已有之的,而現代雜文的興起、發展和繁榮,則是和魯迅的名字分不開的。在魯迅的筆下,雜文可以自由地摹寫世相、描述見聞、評說人事、言志抒情,內容無所不包,承擔了思想啟蒙和反抗現實的使命,從而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和獨特完美的藝術形式,走進了中國文學的殿堂。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魯迅”是他發表《狂人日記》時使用的筆名。魯迅1898年入江南水師學堂學習,次年改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務鐵路學堂,在那裡初步接受了進化論思想。1902年赴日留學,先入東京弘文學院,大量閱讀西方近代科學、哲學和文學書籍,並開始寫科學論文。1904年他入仙台醫學專科學校學習,不久棄醫從文。1906年回到東京,翻譯、介紹俄國、東歐和其他被壓迫民族的文學作品。並與周作人合作,翻譯出版了《域外小說集》,寫了《人的歷史》、《科學史教篇》、《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等。

1909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爆發時,積極組織宣傳活動。1912年到臨時政府教育部任職。1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發表了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從此一發不可收拾。1920-1926年,先後在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任教;1926年赴廈門大學任文科教授:1927年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文科主任和教務長,10月,赴上海,開始了更加光輝的戰鬥歷程,1936年10月19日病逝於上海。

圖書目錄

熱風

隨感錄三十五

隨感錄三十八

隨感錄四十八

隨感錄六十六生命的路

所謂“國學”

對於批評家的希望

華蓋集

忽然想到(一至四)

戰士和蒼蠅

夏三蟲

導師

碎話

華蓋集續編

學界的三魂

古書與白話

談皇帝

空談

華蓋集續編的續編

《阿Q正傳》的成因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娜拉走後怎樣

未有天才之前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論“他媽的!”

寡婦主義

寫在《墳》後面

而已集

略論中國人的臉

小雜感

文學和出汗

三閒集

無聲的中國

“醉眼”中的朦朧

革命咖啡店

文壇的掌故(並徐勻來信)

流氓的變遷

二心集

對於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

好政府主義

柔石小傳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和前驅的血

宣傳與做戲

“智識勞動者”萬歲

偽自由書

觀斗

逃的辯護

從諷刺到幽默

從幽默到正經

最藝術的國家

天上地下

南腔北調集

我們不再受騙了

由中國女人的腳,推定中國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

談金聖歎

上海的少女

小品文的危機

謠言世家

準風月談

夜頌

二醜藝術

偶成

中國的奇想

我們怎樣教育兒童的

黃禍

外國也有

難得糊塗

花邊文學

“京派”與“海派”

北人與南人

朋友

小品文的生機

正是時候

考場三醜

罵殺與捧殺

且介亭雜文

關於中國的兩三件事

從孩子的照相說起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說“面子”

且介亭雜文二集

隱士

“文人相輕”

論“人言可畏”

且介亭雜文末編

我要騙人

白莽作《孩兒塔》序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