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孟子選注

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孟子選注

寡人之於國也章 文王之囿章 孟子之平陸章

基本信息

書名:孟子選注

原價:9.00元
作者:李炳英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05月
ISBN:7020041620
字數:
頁碼:181 頁
版次:版本
裝幀:精裝

編輯推薦

本書是根據國家教育部語文新課標編寫的"必讀叢書"之一。《孟子》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不僅因為孟子是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許多思想對中國的社會發展進程產生了無比深遠的影響,還因為孟子文風的縱橫捭闔,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散文家。

內容提要:

本書注釋,基本上採用焦循的《正義》,但不墨守舊說,也從有關方面的說法斟酌去取;總之,要求文從字順,儘量爭取表達原文的真實意義。例如:“國君進賢如不得己”,採用黃宗羲《孟子師說》;“舍皆取諸其宮中而用之”,採用章太炎《新方言》。為便利愛好古典文學而接觸文言機會較少的一般讀者,注釋使用通俗語言,力求淺近。但因古今語言變化很大,很難對所有詞句都能找出相當的話恰發地對譯出來。

目錄:

王立於沼上章
寡人之於國也章
寡人願安承教
晉國天下莫強焉章
孟子見梁襄王
恆晉文之事章
莊暴見孟子
文王之囿
宣王見孟子於雪宮章
人皆謂我毀明堂
王之臣有托其妻子於其友章
所謂故國者
湯放桀章
齊人伐燕勝之章
齊人伐燕取之章
鄒與魯哄
滕小國也間於齊楚章
夫子當路於齊章
寧人有閔其苗之不長章(節錄)
矢人豈不仁於之函人哉章
子路人告之以有過章
天時不如地利章
孟子將朝王
前日於齊章
孟子之平陸
燕人畔章
孟子致為臣而歸章
孟子去齊尹士語‘人章
有為神農之言者章
公孫衍張儀章
後車數十乘章
宋小國也章
……

文摘

書摘
魚我所欲也章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此章論人們怎樣對待“所欲”的問題。“所欲”隨著生命和知識的發展,不斷滋長著,不是都可能和都應該得到滿足或完全得到滿足的。它們之間的矛盾,需要人們給予正當的解決。孟子認為生死問題與榮辱問題發生矛盾時,人們寧願光榮而死,不願屈辱而生,這就是“捨生取義”,這是人們的“羞惡之心”作出的決定——例如寧死不食“呼爾”、“蹴爾”之食。相反地,為了貪取比生命還要輕的財富而捨棄禮義的人,則已失掉了他的羞惡的本心,因而作出顛倒的錯誤的判斷。羞惡之心的特點是知恥,所以孟子說:“恥之於人大矣”,“人不可以無恥”(《盡心》上篇)。
莊暴見孟子章
莊暴見孟子,曰:“暴見於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曰:“好樂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他日見於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
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
曰:“可得聞與?”
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曰:“不若與人。”
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
曰:“不若與眾。”
“臣請為王言樂。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