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叫傳統語言學,用於指十九世紀曆史比較語言學產生之前的語言研究。這時的語言研究尚未獨立,語言學作為其他學科的附庸而存在。語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閱讀古籍和語言教學,從而為統治者治理國家或為其他學科的研究而服務。其關於發音、語法、詞義的知識為語言學的產生奠定了基礎,至今仍是語言學的基本內容。
相關詞條
-
孟加拉語文學
印度西孟加拉邦和孟加拉國使用孟加拉語的民族的文學。10至17世紀,孟加拉地區長期處於封建割據局面,農民、自由手工業者和商人都蒙受封建領主和王公的壓迫;佛...
孟加拉語文學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非洲斯瓦希里語文學
斯瓦希里語屬非洲班圖語系,是東非國家坦尚尼亞、肯亞的國語,亦通用於東非、中非其他國家的部分地區。在外來勢力入侵以前,東非人民創作了豐富的斯瓦希里語口頭...
非洲斯瓦希里語文學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阿薩姆語文學
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人民的文學。13世紀以前,只有口頭流傳的民歌、民謠等。早期的文學作品主要是從梵文翻譯的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的某些章節,...
阿薩姆語文學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旁遮普語文學
旁遮普語文學早在10世紀左右就帶有反封建的色彩。它的先驅者弗里德(1173~1265)是蘇菲派詩人,著有100首雙行詩,描寫農村的生活情景和風俗習慣,表...
旁遮普語文學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古吉拉特語文學
古吉拉特語是印度西海岸古吉拉特邦人民的語言,使用人口有4千6百萬以上。它來源於梵語,形成於公元12世紀左右,17世紀由與古吉拉特建邦而定為今名。15世紀...
古吉拉特語文學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印地語文學
印地語文學分廣義的和狹義的兩種。廣義的指印度北部和中部廣大地區各種方言的文學,包括伯勒傑方言、阿沃提方言、克利方言等十餘種方言的口頭和書面的文學創作。
定義 歷史 時期 潮流 -
馬拉提語文學
馬拉提語文學。印度西南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馬拉提民族文學。最早的文學作品是11世紀宣傳那塔教派思想的《不朽的對話》,最早的詩人是穆貢德拉賈(1128~11...
馬拉提語文學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馬拉雅拉姆語文學
馬拉雅拉姆語是印度喀拉拉邦人民的語言,它的文學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早期文學主要是民歌,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反映宗教思想及宗教活動的民歌,另一類是...
馬拉雅拉姆語文學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