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布羅缺口戰役

法軍戰車隨時以小群小群的戰鬥組出現在德軍戰車的後方,迫使德軍不得不隨時轉移注意力應付。 僅僅是因為法軍戰車以小群作戰,戰35團才可以集中這20輛戰車的火力將法軍戰車擊潰。 會戰中法軍損失的大量的索米亞戰車是由於機械故障或者缺乏油料,而非德軍戰車的戰果。

1940年5月9日21時,密語“但澤”響編德軍各部隊,隨即,德國部隊以排山倒海之勢由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等國家湧入,在轟炸機和裝甲部隊的協同下向法國發動了“黃色方案”。其中裝甲兵所向披靡,一直前突到達掩護著比利時詹布羅缺口的地賀勒蒙——羽依一帶,戰場範圍北起大奧賀河,中央有一條名叫漢努特的小村,而一條小河傑特河橫貫小村。地形大致平坦,雖然有些少起伏,極其適宜裝甲部隊的運用。前來增援的法國騎兵軍於11日中午進抵賀勒蒙——羽依一線布防:第2輕機械化師位於漢努特——羽依一線,第3輕機械化師則位於賀勒蒙到漢努特一線;德國裝甲部隊向兩師防線的中央攻擊前進,一場惡戰隨即展開! 12日上午8:00,德國空軍第Ⅷ航空軍斯圖加特式俯衝轟炸機群向法軍陣地展開猛烈轟炸,裝4師35團隨即向前運動,搜尋出法軍防線的薄弱之處。一名法軍軍官形容道“……一個整師的戰車在3公里以外集結……,這個龐大的戰車集團真是一幅叫人難忘的景象,尤其是透過望遠鏡中看過去更是格外可怕!”(西方戰役時期的德國裝甲師約擁有270——340輛戰車)在這天,德軍先於漢努特西南的格賀恩村進行突破,但遭到法軍戰車的猛烈抵抗後急速後退。傍晚,戰車35團恢復對漢努特西面的第斯內村進行攻擊,這裡有法軍2個騎兵中隊和炮兵的密集炮火的反擊,德軍無功而返。至入黑,兩軍戰鬥呈膠著狀態。
這天的戰鬥中,戰車35團第5連隊共擊毀法軍8輛哈曲奇斯戰車,大多數是連長奧勒少尉利用Ⅲ號座車的3.7cm炮創下的戰果。當時,奧勒少尉的Ⅲ號座車從開闊地接近隱蔽在樹林內的3輛法軍戰車,直至雙方距離接近80——100米時,法軍戰車居然毫無動靜,於是奧勒少尉首先開火,將其擊毀。相對於視界相當不好的法軍戰車,德軍戰車成員卻能夠經常保持頂蓋打開,而獲得良好的視界,得以確認目標,搶先開火。其次是法國戰車鈍重的特性,令到他們那轉向裝置過慢的炮塔無法跟上快速運動的德軍Ⅱ號戰車開炮,從而喪失攻擊的機會。但德國人發現,法國戰車的裝甲是如此厚且堅固,甚至連Ⅲ號戰車的3.7cm炮在100米距離射擊時,只要以稍偏離90度夾角擊中法軍戰車,炮彈就會彈開!一個明顯的例子:當日傍晚,35團團長艾貝爾巴哈上校遭遇3輛法軍戰車,法軍當即在近距離內擊毀了他的座車,副團長及另外一輛Ⅱ號戰車的2cm炮立即加入反擊行列,但法軍戰車雖然命中數發炮彈,仍然可以從容逃逸。
12日戰況以法軍成功阻止德軍的進攻而告終,同時裝4師戰車36團及裝3師到達戰場,準備與裝4師一齊於第二天發動決定性攻勢。5月13日上午11:30分,德國斯圖卡特轟炸機群突然出現在法軍陣地的上空,以雷霆之勢,對法軍陣地進行精確的反覆轟炸;同時地面炮兵部隊亦同時發起大規模的炮擊,時間持續了整整1小時!12時45分,德國裝甲部隊以已經集結好以攻擊陣形排山倒海第向法軍陣地壓去,緊隨其後的是摩托化步兵。當戰車行進到漢努特村後方中線上的梅賀德羅普村時,立刻遭到法軍戰車的強烈抵抗。德軍Ⅲ號、Ⅳ號戰車邊打邊進,在雙方交戰600米的距離上猛烈交火。雖然若干7.5cm炮炮彈直接命中法軍戰車正面裝甲,但立刻像網球般彈開!同時法軍戰車攻擊德軍隨後跟進的步兵部隊,使得雙方戰車在更近距離內接戰!被擊中的戰車起火燃燒,人員及車輛殘骸編布地上。法軍戰車隨時以小群小群的戰鬥組出現在德軍戰車的後方,迫使德軍不得不隨時轉移注意力應付。
經過大量的彈藥消耗及戰車成員的疲憊不堪,德軍已無法進一步擴大戰果。入黑之後,彈藥補給已經運到,於是德軍重新發動新一輪的攻勢。此時,裝4師已經進抵漢努特村以西16公里的哈米里耶村,宣告法軍地賀勒蒙—羽依防線被突破。從北部進攻的裝3師也在付出巨大的代價後到達目的地。法國騎兵雖英勇奮戰,仍然未能扭轉大勢。在兩天的戰鬥中,德軍第ⅩⅥ軍的裝3師、裝4師戰車的突破點均是指向法軍騎兵軍防線左翼的第3輕機械化師,而位於右翼的第2輕機械化師師長守著“連續戰線”的規則,沒有去支援輕3師的戰鬥,僅僅堅守著自己的防線,這樣一來,輕3師的防線頂受不住第ⅩⅥ軍的猛烈攻擊而告瓦解。當晚,法軍第2、第3輕機械化師連夜轉移到戴爾河主陣地以東8公里的地域,利用比利時軍隊既設的戰車障礙物,構築了最後一道防線,期間法軍第1軍團6個步兵師進入陣地並進行備戰。
5月14日清晨5時正,第ⅩⅥ軍開始攻擊這條最後的防線。經過4小時的工兵除障作業後,戰車群從由工兵清理出的缺口中一舉切入,向法軍後方挺進。法軍當即投入一切兵力、戰車、火炮以阻擋德軍戰車的突破,才將德軍的攻勢遏止住。經過3日慘烈的戰鬥,法國騎兵軍蒙受了慘重的損失:輕2、輕3師的160輛索米亞戰車一共損毀30輛,而160輛哈曲斯奇戰車則損失了70輛,可謂元氣大傷。在德軍對法軍進行追擊的途中,遭遇到法軍最精銳的摩托化步兵第12師和第1摩洛哥師以及多達10——12個連的炮兵的頑強抵抗,在當天的下午16時,德軍裝甲部隊突破的企圖終告失敗,第ⅩⅥ軍停止了進攻並等待步兵35師以及摩托化步兵第20師的到來。20時45分,突然傳來裝3師步兵第3團已突破法軍戰線的訊息,但隨即遭到法軍獨立重戰車第35營在強大炮兵的支援下進行包圍和反擊,該團的兵力於是被完全殲滅或者驅逐,聯軍的戴爾河陣地於是得以確保。至此,西方戰役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車會戰正式宣告結束。
漢努特戰車會戰的真正意義並不單純在戰車對戰的方面,從這次會戰里,體現了德國、法國對戰車使用的不同方式和戰車的結構、戰術和日後交戰所表現出來的結果。
在法國戰役時期,法國騎兵軍擔負的是遲滯敵人進攻,為防禦部隊進入陣地爭取寶貴時間上,並不是單純的取得野戰中的決定性勝利。就本次戰役來講,法國騎兵軍的確蒙受了相當的損失,但他們將德國ⅩⅥ摩托化軍阻擋在地賀勒蒙——羽依一線至少兩天以上,並狠狠打擊了敵人,所以說,法國騎兵軍雖損失慘重,但其作戰應該是成功的,任務已經完成。同時在德軍企圖對該戰線進行突破中,迫使德軍喪失突襲之便,使德軍裝甲兵不得不以高昂的代價採取正面強攻。從而即使德軍擔任攻擊主力的部隊擊退法國騎兵軍,但所遭遇的卻是法國的前哨部隊,消耗了相當兵力後還沒有和聯軍的主力發生接觸。
在戰術上,德軍遵循古德里安“一鼓作氣,不可節約分散”的訓示,將戰車集結成密集隊形進行攻擊,因此能夠將法軍的小群小群戰車逐一摧毀。且德軍裝甲師內中型戰車只占全師實力的很小部分,因此這點對於德軍十分重要。以德軍裝4師戰車35團為例,開戰時擁有Ⅲ和Ⅳ號戰車32輛,而在攻擊梅賀德羅普時,這一數字掉落到20輛!僅僅是因為法軍戰車以小群作戰,戰35團才可以集中這20輛戰車的火力將法軍戰車擊潰。不過,由於法軍戰車的小群戰術令德軍防不勝放,經常是剛剛打散了這一群,隨即另外一群又馬上出現,仿佛到處是永遠驅不散的無休止的敵人。
另一方面,是這場戰役中雙方參戰的中型戰車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設計觀念。德軍戰車講求的是火力、防護和動力三者的平衡,在運用上偏重機動性;而法軍戰車卻是以為他們專注於陣地防禦和外圍固守的傳統戰術,所以它們表現出十足的鈍重,尤其以裝甲厚重著稱。
法軍戰車的特點是速度慢,裝甲厚,轉向不靈活,是適合於靜態防禦發揮威力的產物。在梅賀德羅普戰役中,一輛正在攀爬斜坡的S-35戰車遭到德軍2CM炮、3.7CM炮以及7.5CM炮從800米處展開密集火力攻擊,但該戰車雖然挨上相當數量的炮彈,仍然從容消失在眾人面前。後來,此車被發現遺棄在大型彈坑之內。由於德軍吃夠了索米亞戰車的苦頭,德軍使用了快速機動和攻擊其側翼的方法,從側面及後部將之擊毀。在這場會戰中,法軍共損失S-35戰車30輛,但多數是因為燃料消耗殆盡而不得不放棄的。另外由於德軍對戰車設計的前瞻性,在戰車上裝備了優良的通信器材——無線電裝置,起到反應靈敏、迅速靈活的效果;而這一時期的法軍戰車仍然採用手旗作為戰場聯絡手段。實在令人難以想像,在戰火紛飛,煙霧瀰漫,生死相關之際,誰人還會注意到遠距離外的旗語呢?因此,這點也是法軍戰車常常陷入自我苦戰和不能協同作戰而被德軍分別擊敗的原因之一。會戰中法軍損失的大量的索米亞戰車是由於機械故障或者缺乏油料,而非德軍戰車的戰果。
但是無論如何,雙方的裝甲兵在這次會戰中表現出的十足的決心和勇氣是無庸置疑的:德軍Ⅰ號戰車在交戰中幾乎無用武之地,但其乘員卻仍然以各種手段參戰。一個特殊的戰例是,一輛Ⅰ號戰車的車長徒步手持鐵錘意欲擊碎法軍戰車的射控光學儀器,卻不慎被法軍戰車碾斃;Ⅱ號戰車在面對法軍戰車的厚重裝甲時,仍然利用戰車靈活的機動性迂迴到其側翼或後方,在近距離開火射擊,然而這種英勇的舉動常常造成人、車的不必要損失。至於法軍方面,德軍戰車35團的戰報還特別提到他們堅強的意志:這些精悍的胸甲騎兵在自己的戰車被擊毀後,還下車用手槍朝敵人射擊。這樣可以證明,德軍遇到了一流的法軍作戰部隊!但同時令德國人高興的是,只有如此,此時正在阿登方面的克萊斯特裝甲兵團戰車部隊的進襲才能不受有力的阻擊。於是,就在漢努特戰車會戰的同一時間,南方的克萊斯特裝甲兵團的戰車已經穿越阿登森林,直抵並強渡馬斯河。現在離聯軍的致命覆滅和法國的敗亡已經為時不遠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