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卡格尼

詹姆斯·卡格尼

詹姆斯·卡格尼(James Cagney,1899年7月17日—1986年3月30日),美國演員。曾為歌舞演員,20世紀30年代起演電影。以扮演強盜、刻劃罪犯的病態心理而著名。在《國民公敵》、《法網驚魂 》、《殲匪喋血戰》等影片中扮演不法之徒。1942年在影片《勝利之歌》中飾科漢,獲第15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1974年,獲美國電影學會終生成就獎。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8位。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詹姆斯·卡格尼,原名小詹姆斯·弗朗西斯·卡格尼,出生在美國紐約的一個中下階級家庭,父親是愛爾蘭籍酒吧招待,母親是挪威人。他的童年是在紐約下東區度過的。後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

1919年起,詹姆斯為養家,曾當過侍者和賭場夥計,後又在約克維爾演時事諷刺劇。

1920年,他在百老匯劇《皮特·帕特》中擔任合唱隊員,直到1925年開始在百老匯的舞台劇中擔任主角。並和瓊·布朗德爾主演《無賴漢的假日》。1929年,華納兄弟公司與卡格尼簽訂契約起初500美元一周,為期三周,很快擴展到七年的契約。

1926年,與珍·哈露、愛德華·伍茲、瓊·布朗德爾合作出演由威廉·韋爾曼導演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黑幫電影《國民公敵》,故事講述的是在美國實行禁酒令時期,一個壞小子發展成為大匪徒的興衰。詹姆斯·卡格尼扮演殘忍的私酒販子湯姆·鮑爾斯 ,電影中最著名的場景是卡格尼的角色把一個葡萄柚砸到他的同伴明星梅·戴維斯的臉上。因其表演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一舉成為大明星。這個角色也預示了他在以後的影片中,專門趾高氣揚的好鬥之徒。

貧賤的出生使他有一種成名的強烈欲望,他對工作相當的認真,並不斷嘗試新的角色。卡格尼並非好萊塢的典型影星,其身材矮小,相貌平平,但奔放熱情的活力和強勁的雙拳,使他成為蕭條時期打鬥片和社會劇情片的理想主角。後來他成功地塑造了《仲夏夜之夢》中的伯頓,《千面人》中的朗·錢尼,以及《一,二,三》中一個精悍的美國商人等許多角色,證明了自己是個戲路很廣的演員。

1942年,他在傳記音樂片《勝利之歌》中的成功地飾演了喬治·科漢一角,從而獲得了第十五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像獎。

此後他還試圖導演一些電影。不過在商業上都不是很成功。在拍完《一二三》後他宣布息影,1957年,曾導演了一部影片《通往地獄的捷徑》,該片根據《此槍出租》改編,但不太成功。1942年,同弟弟威廉創建了卡格尼製片廠。他的妹妹瓊·卡格尼是名舞台和電視演員,曾演過幾部電影。卡格尼一生共主演了60多部影片,其他代表作品有:《地獄之門》、《別人的女人》、《百萬富翁》、《罰金》、《計程車》、《人群怒吼》、《一切歸勝者》、《難以對付》、《抓拍照片者》、《地獄市長》、《舞台奇觀》、《了不起的傢伙》、《紅髮女郎》、《太陽上的血跡》、《吻別明天》和《瘋狂的年代》等。

1974年,他成為獲得美國影視協會授予的終身成就獎的第一個電影明星。

1975年又出版了他的自傳《卡格尼自傳》。80年代初,他重返影壇,拍有《爵士年代》等幾部電影。

1984年獲得美國的最高榮譽“自由獎章”。

1986年3月30日去世。

主要作品

爵士年代 Ragtime (1981)

一.二.三 One, Two, Three (1961)

千面人 Man of a Thousand Faces (1957)

鐵漢柔情 Tribute to a Bad Man (1956)

愛我不要害我 Love Me or Leave Me (1955)

羅伯茨先生 Mister Roberts (1955)

光榮何價 What Price Glory (1952)

苦酒滿杯 Come Fill the Cup (1951)

虎穴煞星 Kiss Tomorrow Goodbye (1950)

The West Point Story (1950)

殲匪喋血戰 White Heat (1949)

太陽之血 Blood on the Sun (1945)

新聞戰爭 Johnny Come Lately (1943)

空軍英雄 Captains of the Clouds (1942)

勝利之歌 Yankee Doodle Dandy (1942)

綁架新娘 Bride Came C.O.D., The (1941)

熱帶酒吧 Torrid Zone (1940)

Oklahoma Kid, The (1939)

一世之雄 Angels with Dirty Faces (1938)

愁雲慘霧 Ceiling Zero (1936)

執法鐵漢 'G' Men (1935)

仲夏夜之夢 Midsummer Night's Dream, A (1935)

Here Comes the Navy (1934)

Footlight Parade (1933)

坑錢 Smart Money (1931)

國民公敵 Public Enemy, The (1931)

地獄之門 The Doorway to Hell (1930)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 ▪ 1956 第28屆 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 愛我不要害我 (提名)
  • ▪ 1943 第15屆 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 勝利之歌 (獲獎)
  • ▪ 1939 第11屆 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 一世之雄 (提名)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 ▪ 1942 第8屆 最佳男主角 勝利之歌 (獲獎)
  • ▪ 1938 第4屆 最佳男主角 一世之雄 (獲獎)

(參考資料: )

盤點美國知名電影演員

本期任務盤點美國知名電影演員,完善人物正文內容,創建網站未收錄詞條。添加摘要,信息模組,相關詞條,客觀分類。
席亞拉·普林塞斯·哈里
羅蘭·比歌
大衛·卡拉定
瑪麗亞·凱里
奧森·威爾斯
李·范·克里夫
史蒂夫·加瑞爾
勞勃·瑞福
查爾斯·布朗森
史提夫·麥昆
李·馬榮
班·約翰森
勞倫斯·奧利維爾
勞勃·杜瓦
索非婭·羅蘭
洛琳·白考兒
占士·甸
瓊·愛倫
奧麗維亞·德哈維蘭
安·海瑟薇
多麗絲·黛
弗雷德·阿斯泰爾
馬克·德可斯可
蓮納·荷恩
凱蒂·霍姆斯
沙德·格利高里·莫斯
莎瑪·布萊兒
巴克·亨利
戴文·青木
安妮特·班寧
格蕾絲·凱利
亞倫·甘明
伯特·蘭開斯特
瑪姬·吉倫荷
蓓蒂·葛萊寶
約瑟夫·高登-萊維特
丹·艾克羅伊德
仙迪·歌羅馥
莎拉·吉爾伯特
拉·蜜雪兒·吉蘭
金·貝辛傑
傑克·吉林哈爾
傑·巴魯契
奧森·威爾斯
漢克斯·康里德
詹姆士·柯本
金·凱利
莉薩·埃德爾斯坦
安東尼·愛德華
魯特格爾·哈爾
蘿拉·鄧恩
瑪吉·錢皮恩
布萊德·傑克森
金·哈克曼
尤·伯連納
茱迪·科士打
凱西·貝茲
麗塔·海華斯
克勞黛·考爾白
佐伊·丹斯切爾
詹姆斯·卡格尼
賈利·古柏
伊迪·塞奇威克
羅伯特·杜瓦爾
傑夫·布里奇斯
肖恩·阿斯廷
保羅·紐曼
小羅伯特·唐尼
碧昂絲·諾利斯
沃倫·比蒂
卡梅隆·迪亞茲
安妮·巴克斯特
霍利·亨特
凱特·赫德森
米沙·巴頓
斯賓塞·屈賽
凱薩琳·海格爾
喬許·哈奈特
麥莉·賽勒斯
賽琳娜·戈麥斯
托尼·柯蒂斯
梅拉尼·格里菲思
珍·哈露
莉蓮·吉許
詹姆斯·弗蘭科
梅根·福克斯
莉亞·迪桑
馬修·布羅德里克
馬特·戴蒙
詹姆斯·斯圖爾特
克林·伊斯威特
斯佳麗·詹森
吉恩·奧特里
休·傑克曼
瓊·克勞馥
巴斯特·基頓
帕麗斯·希爾頓
查爾頓·赫斯頓
烏比·戈德堡
理查·基爾
布蘭登·弗雷澤
瑪麗蓮·夢露
克斯汀·鄧斯特
弗雷德·阿斯泰爾
奧黛莉·赫本
約翰·韋恩[演員]
格利高里·派克
亨弗萊·鮑嘉
珍娜·詹姆森
約翰·休斯頓
達斯汀·霍夫曼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查理·卓別林
羅伯特·德尼羅
克拉克·蓋博
傑米·李·柯蒂斯
馬龍·白蘭度
賓·克羅斯比
凱文·科斯特納
索菲亞·科波拉
克里斯·庫柏
加里·格蘭特
金·凱瑞
尼古拉斯·凱奇
約翰·庫薩克
桑德拉·布洛克
阿德里安·布羅迪
德魯·巴里莫爾
費雯·麗
伊莉莎白·泰勒
葛麗泰·嘉寶
英格麗·褒曼
凱薩琳·赫本
詹姆斯·史都華
麥可·道格拉斯
范·迪塞爾
湯姆·克魯斯
喬治·克魯尼
詹姆斯·迪恩
伍迪·艾倫

好萊塢黃金年代男影星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狄更斯的話用來形容好萊塢黃金時代,再合適不過。在伊莉莎白·泰勒病逝,好萊塢黃金時代終結之際,一起來回顧一下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影星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