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碰瓷者

話題碰瓷者

話題碰瓷者是指在網際網路上冒充當事人發表虛假的聲明的一些人,他們與馬路上的碰瓷者一樣,網路上的“話題碰瓷者”也是一個令人生厭的群體,有些“話題碰瓷者”作偽是為出名,有些“話題碰瓷者”作偽是為獲利。因此,應該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崇真惡假”的潮流,對故意攪渾網路輿論的“話題碰瓷者”旗幟鮮明地表示反對。

背景

話題碰瓷者話題碰瓷者
春節前後,一條“上海女孩逃離江西農村”的帖子成為網路口水戰的熱點,“白富美”逃離窮山村,引發大家對現實生活中城鄉差距、階層差距、貧富差距等的爭議。2016年2月21日,江西網路部門表示:“上海女孩逃離江西農村”事件從頭至尾均為虛假內容。

始料未及,事件出現了反轉。不少公眾感慨,前一秒還在網上轟轟烈烈地激辯,後一秒就被事情的真相所擠扁。“話題碰瓷”再一次成功占據了公眾的螢幕,抓住了公眾的眼球,甚至部分傳統媒體也“中招”,對這一事件展開詳細的報導和深入的點評。

由此看來,網際網路饕餮者之所以能夠利用虛假訊息把公眾給“消費”了,無非是抓住了節日的熱點,編造了節日有關的話題,用一種近乎假摔的手段來“碰瓷”當下熱點,並且誤導公眾的思維,誘導公眾站隊,激發大眾或同情或憤怒的情緒。

現象

事實上,在熱點事件中出現“話題碰瓷者”,已經成為網路輿論場一景。檢索新聞報導,在六小齡童無緣猴年春晚屠呦呦諾貝爾獎、天津危化品爆炸等事件中,都有人冒充當事人發表虛假的聲明。只要留心還能發現,每當有熱點事件發生,立刻有一些人將微博名改成與新聞主角極為相似的名字,意欲以假亂真。

危害性

虛假的訊息具有相當的危害性,“話題碰瓷”傷害了公眾的情懷,也給輿論生態造成了不小的困擾。虛假的信息讓原本就撲朔迷離的網路輿論更加真假難辨,也讓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更加脆弱,增加了社會溝通成本。而且有些涉嫌造謠傳謠、非法獲利的“話題碰瓷者”,實質上已經踩到法律紅線。

建議

我們如何才能在網際網路的海量信息中去偽存真呢?有關專家建議,應警惕“羊群效應”,對於自媒體及網際網路從業者來說,切勿因為個別虛假網貼獲得關注而去紛紛效仿,待真相大白時,饕餮者的真身便會顯露;對於公眾,也應避免從眾心理,盲目跟風,對接收到的信息持懷疑的態度,仔細甄別。

相關主管部門也應出台相應的具有針對性的措施,增加“話題碰瓷”者的違法違規成本,對主觀故意捏造事實、發布虛假信息的媒體,給予相應的處罰,甚至對其“禁止入內”。只有這樣,才能夠淨化網路環境,最大限度避免此類事件的再度發生,避免一條虛假信息的“臭魚”腥了網際網路這鍋鮮美的“魚湯”,避免公眾因為一次次的“話題碰瓷”產生“狼來了”的心理,對網際網路所發布的信息因噎廢食。

點評

“話題碰瓷者”把網路輿論攪渾,是網路空間的一股“負能量”。對於這種亂象,首先需要廣大網友形成一種共識——不能把無聊當有趣,不能打著言論自由的幌子製造網路垃圾,甚至違法卻不自知。如果真希望有一個健康的網路環境,不僅自己不要萌生當“話題碰瓷者”的邪念,還要對網上魚龍混雜的信息多一個心眼,養成甄別信息真偽的習慣,別用轉發、評論、點讚為“話題碰瓷者”捧場。

更重要的一點在於,一些媒體在報導熱點事件時,不能一味圖省事,被“話題碰瓷者”的煙幕彈所迷惑。在“上海女孩逃離江西農村”事件中,就有媒體輕信那位冒牌“江西男友”微博中說要“回鄉創業”的說法,一度影響了輿論走向,讓事情離真相越來越遠。媒體作為社會公器,在輿論場理應擔負起去偽存真的公共責任,要善於揭穿“話題碰瓷者”的真面目,避免更多網友被用心不良者忽悠。

健康的網路生態中,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但在現實中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但越是如此,越應該在全社會形成一種“崇真惡假”的潮流。為公共利益著想,每個人都不應該對那些故意攪渾網路輿論的“話題碰瓷者”無動於衷,而應該旗幟鮮明地表示反對,法務部門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還網路一片清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