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端午

話說端午

《話說端午(漢英雙語版)》從端午節的起源與演變、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弘揚端午節文化和文藝作品中的端午節4個方面,用通俗的語言、翔實的文獻資料和精美的圖片,詳細介紹了與端午節相關的文化和習俗,以便廣大讀者更好地繼承我國優秀文化傳統,弘揚端午節文化。 農曆五月五是端午節。它起源於先秦時代,一直流傳至今。在兩千多年的流傳過程中,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人們根據各自不同的情況,創造了五彩繽紛的節日活動,例如採集百藥(各種草藥),懸掛菖蒲、艾蒿,出門遊玩,纏五色線,佩帶香囊,喝雄黃酒、菖蒲酒,吃粽子,龍舟競渡,送瘟神等等。 端午節的民俗活動具有多重涵義。首先,它反映了人類對自然時序變化的順應。時值仲夏,陽光普照,百草豐茂,蚊蟲孳生,而引發疾病瘟疫的各種細菌、病毒也悄然滋長。

作者簡介

陳連山,1963年生於河南洛陽。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1985—1987年,在河南大學中文系任教。1990年至今,任教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民間文學教研室主任。

專著與論集:

1、《結構主義神話學:列維?史特勞斯與神話學問題》,外文出版社,1997年。2、《遊戲》,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0年。3、《中國節典》(合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4、《話說端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內容簡介

《話說端午》從端午節的起源與演變、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弘揚端午節文化和文藝作品中的端午節4個方面,用通俗的語言、翔實的文獻資料和精美的圖片,詳細介紹了與端午節相關的文化和習俗,以便廣大讀者更好地繼承我國優秀文化傳統,弘揚端午節文化。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距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並至今仍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目錄

前言

一、端午節的來龍去脈

1.節日名稱的變化和字面涵義

2.端午節起源於戰國時代

3.漢代端午節習俗的初步發展

4.端午節的定型

二、端午節的傳統習俗

1.從出遊避災到登山克仗

2.端午采百藥和鬥百草

3.沐浴蘭湯

4.五彩繽紛的辟邪裝飾物

5.端午節的飲食

6.端午節的祭祀

7.社會交際和婦女歸寧

8.龍舟競渡

9.射柳遊戲

三、文藝作品中的端午節

1.民間傳說中的端午節

2.詩歌中的端午節

四、端午節的國際影響

1.朝鮮和韓國

2.日本

五、端午習俗的現代意義

1.端午節體現著科學、合理的人生理念

2.保護端午節

編輯推薦

《話說端午(漢英雙語版)》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

文摘

第一章 端午節的來龍去脈

自古以來,全國各地端午節的活動彼此相似,又各不相同,所以端午節有很多不同的名字。但是,其核心內容都是去除邪氣,保持身體健康。這是端午節的文化本質。

在戰國時代,即產生了仲夏(即農曆五月)是“惡月”的觀念和相關民俗,例如拋棄五月出生的嬰兒、採集百藥、沐浴蘭湯和登高辟邪等。當時節日時間是五月初五,或五月午日。這是端午節的起源。到了漢代,端午習俗得到了初步發展,出現了手臂纏五色絲、門口掛五色印、皇帝請大臣吃梟羹等習俗和禮儀。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吃角黍(粽子)、龍舟競渡等習俗,標誌著端午節的全面成熟。

一、節日名稱的變化和字面涵義

端午在歷史上有很多不同的名字,如端五、重午、重五、端陽、天中節、浴蘭節、蒲節、女兒節、娃娃節、五月節等等。這些名稱的產生時代不一樣,涵義也不同。

端午習俗的最甲_記載見於戰國時代的《夏小正》:“此日(指仲夏之午日)蓄采眾藥,以蠲除毒氣。”仲夏,就是農曆五月。午日,是乾支記日法的一個日期。仲夏午日,足指五月的第一個午日。端午,字面意思是“初午”。由於它是從“仲夏午日”發展而來的,所以其完整的意思是五月的第一個午日。

序言

農曆五月五是端午節。它起源於先秦時代,一直流傳至今。在兩千多年的流傳過程中,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人們根據各自不同的情況,創造了五彩繽紛的節日活動,例如採集百藥(各種草藥),懸掛菖蒲、艾蒿,出門遊玩,纏五色線,佩帶香囊,喝雄黃酒、菖蒲酒,吃粽子,龍舟競渡,送瘟神等等。

端午節的民俗活動具有多重涵義。首先,它反映了人類對自然時序變化的順應。時值仲夏,陽光普照,百草豐茂,蚊蟲孳生,而引發疾病瘟疫的各種細菌、病毒也悄然滋長。由於科學觀念的落後,古人不了解瘟疫的真正原因,只是含糊地歸結為“邪氣”。採集草藥,懸掛菖蒲、艾蒿,送瘟神,都是為了驅除邪氣,去除瘟疫,保護生命。其次,它也是對先賢的莊嚴紀念。一般認為划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在有的地區如蘇州,傳說划龍舟是為了紀念伍子胥,浙江傳說是為了紀念孝女曹娥。

五彩繽紛的民俗活動和豐富的文化涵義決定了端午節成為整個夏季最為隆重的節日,也成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同時,端午節還流傳到鄰近的韓國、朝鮮、日本和越南等國家,成為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要節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