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介紹
詠銅雀台【朝代】:唐
【作者】:汪遵
【文體】:絕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文】:
銅雀台①成玉座空②, 短歌長袖③盡悲風。
不知仙駕歸何處, 徒遣顰眉望漢宮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釋】:
①銅雀台:曹操平定袁紹後在河北臨漳建的一座高台。
②玉座空:指銅雀台建成幾年後曹操就去世了。
③短歌長袖:曹操在銅雀台中保存了許多美女,供他取樂。
④望漢宮:曹操死前,遺令銅雀台中的美女自給自足,每到他的祭日以及每月初一十五都要歌舞獻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格律】:
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汪遵(約唐僖宗乾符年即公元877年前後在世),字不詳,宣州涇縣人。(唐詩紀事作宣城人。此從《唐才子傳》),生卒年均不詳,約前後在世。初為小吏。家貧,借人書,晝夜苦讀。工為絕詩。鹹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進士第。遵詩有集《唐才子傳》傳世。
他的詩絕大部分是懷古詩,有的是對歷史上卓越人物的歌頌;有的是借歷史人物的遭遇來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情緒;有的是歌頌歷史上的興亡故事來警告當時的統治者;有的直接反映當時的現實生活,這些詩都有一定的思想意義。
《全唐詩》錄存其詩一卷(第602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詠史的七言絕句。作者以三國時期曹操建造銅雀台的歷史事件為題材。批判曹操死後還不忘人間逸樂,迷信的奴役人民的無知舉動。同時勸誡統治者要愛惜民力,破除迷信。——————————————————————————————————————————————
相關資料
銅雀台銅雀台位於河北臨漳縣境內,距縣城18公里。這裡古稱鄴,古鄴城始建於春秋齊桓公時,在三國時期,曹操擊敗袁紹後建設鄴都,修建了銅雀、金虎、冰井三台。銅雀台到明代末年已基本被毀,地面上只留下台基一角。據文物保護部門介紹,近年來到此訪古的遊客不斷增多,臨漳縣準備以曹魏時期三台原貌為版本,動工重建銅雀台等鄴城三台。目前這一總投資7562萬元的項目已經有關部門批准。按照規劃,除了重建三台,還將建設三台文物展覽館、鄴城模型和銅雀台文化公園。
曹操在鄴城建三台、特別是銅雀台,達到了我國古代台式建築的頂峰。銅雀台初建於建安十五年(210年),後趙、東魏、北齊屢有擴建。這是以鄴北城城牆為基礎而建的大型台式建築。當時共建有三台,前為金風台、中為銅雀台、後為冰井台。歷史上的銅雀台到底是什麼模樣?我想或許與電視劇《三國演義》中的摸樣差不多。據史書載,銅雀台最盛時台高十丈,台上又建五層樓,離地共27丈。按漢制一尺合現在市尺七寸算,也高達63米。在樓頂又置銅雀高一丈五,舒翼若飛,神態逼真。在台下引漳河水經暗道穿銅雀台流入玄武池,用以操練水軍,可以想見景象之盛。
銅雀台與建安文學有著不解之緣。東漢末年,北方一大批文學家,如曹操、曹丕、曹植、王粲、劉楨、陳琳、徐幹、蔡文姬、邯鄲淳等,他們聚集在銅雀台,用自己的筆直抒胸襟,慷慨任氣,抒發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閔時悼亂,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民眾的悲慘生活,掀起了我國詩歌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個高潮。由於其時正是漢獻帝建安年代,故後世稱為建安文學。
如今的銅雀台,在國務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後面,只剩下一掊不足十米高的夯土堆,在其前方的金風台也只有不足20米高,象兩位老人孤零零地屹立在京深高速旁問候著過往的行人。而其身旁則是一批依託銅雀台名氣新建的旅遊設施煥發著勃勃生機,真正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