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診斷疾病“意、致、準、析”
1.1 全心全意
我國唐代藥王孫思邈在所著的《備急千金要方》第一卷《大醫精誠》中寫到: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側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孫思邈的《大醫精誠》系統論述了醫生應遵守的職業道德修養的兩個方面,一是精,二是誠,為醫者必須要有精湛的醫術,還要有高尚的醫德。
在我國古代,醫學被稱為“仁術”,醫生被譽為“仁愛之士”;而在西方,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就認為“醫術是一切技術中最美和最高尚的”。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惟一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保障人民的健康,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的關係,這是醫務人員在臨床醫療中,必須明確的醫藥分配權益的道德責任和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在臨床教學中加強醫學生全面素質教育,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培養高度責任感,以適應社會對高素質醫學人才的需要。白求恩就具有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對工作極端負責,對人民滿腔熱忱,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 王寶恩提出搶救危重病人要“全心全意,千方百計,爭分奪秒,認真過細”的理念。
臨床醫生應具有高尚的科學道德,具有較高的創造力、觀察力、意志力、應變力、執行力和設定高的目標。科學道德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診斷疾病要全心全意。
1.2 認真細緻
首先,臨床資料的收集過程,包括病史的採集、體格檢查及實驗室檢查三方面的內容。能否收集到真實的、重要的臨床資料是獲得臨床診斷的關鍵階段。是正確診斷的前提。這就要求在資料的採集過程中,必需要有實事求是,一切從病人的自覺症狀和客觀體徵出發,不能隨意主觀臆斷,儘可能地保證資料的全面性、系統性和準確性。
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細節決定成敗。由於醫護人員是為公眾服務的,所以面對患者,必須要認真細緻,注重細節,充分實現診斷和治療疾病的目標。
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診斷技術不斷豐富和發展。早在公元前5、6世紀希臘傑出的醫學家Hippocrates就強調認真細緻地觀察和檢查病人,注重主訴和既往病史。他所描述的惡液質病容被稱為希氏面容,他用直接聽診法發現了胸膜摩擦音和肺羅音。18世紀初,奧地利醫師Auenbrugger發明了叩診法,並得到了推廣;1828年法國醫師Piorry創建了間接叩診法。1887年laennec創製了簡單聽診器,1888年Bazzi Bianchi發明雙管聽診器,明顯提高了聽診效果。擴展了視、觸、叩、聽診方法。17世紀Leeuwenhoek首先創用了顯微鏡,從而對病因診斷做出了貢獻。1724年fahrenheit創造了體溫計。1847年Ludwig發明了血壓計。19世紀以後,開始套用細菌學和血清學的檢查方法。20世紀發明了X線和心電圖等。這些精密診斷儀器的發明,無不與認真細緻有關。由於注重細節,發明了這些診斷儀器,從而推動了臨床醫學的發展。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河”。故認真細緻、觀察敏銳,是醫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基本功。
1.3 規範標準
正確的診斷是正確治療的基本前提。在臨床診斷思維過程中,必須遵循:① 整體原則。就是在臨床診斷過程中,堅持從普遍聯繫的觀點出發,把人體看成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這不僅是診斷觀的要求,也是醫學科學本身發展規律的要求。②具體原則。就是在診斷過程中,要在一般理論指導下,著眼於機體和疾病的特點,對於個體的差異性和發病情況做具體分析,針對其特點進行診斷,擬定相應的治療方案,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努力防止千篇一律的教條化、公式化的傾向。③ 動態原則。即要求用發展、變化的觀點看待疾病,不能用靜止的、僵化的形上學的觀點對待疾病。④安全原則。在診斷時,必須從搶救和保障病人生命安全,有利於病人身體康復出發,一切為病人所想,向病人負責,以病人為中心,儘可能地選擇最最佳化的診斷治療。
臨床醫生在診治疾病過程中必須按照各種診斷疾病的標準指南來正確、規範地診斷疾病。
1.4 科學分析
漢.華佗《中藏經查顏觀色形症決死法》道:要在臨病之時,存神內想,息氣內觀,心不妄視,著意精查,方能通神明,探幽微,斷死決生,千無一誤。有了第一手臨床資料不等於得出了臨床診斷,還必需對臨床資料進行系統分析。對患者的每一個症狀、體徵及實驗室資料,都用相關的醫學知識進行恰如其分的評估,並分清主次,抓住重點,找出關鍵環節,提出診斷線索。這個過程是臨床診斷思維的最重要的過程。用哲學的觀點來看即實現實踐到理論的第一次飛躍的過程。由於在這個過程中,主觀因素占主要的地位,因此,要求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用醫學理論,將眾多的臨床資料,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及各種思維方法,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找出其內在聯繫,從而得出診斷。診斷水平高低也是衡量一名醫生學術和技術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
2 治療疾病“爭、早、精、計”
2.1 爭分奪秒
時間就是生命。臨床醫療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時間性很強,時間就是生命並非口號,而是實際情況的真實寫照。在多數情況下,時間是非常緊迫的,尤其在是重危急診,必需在很短的時間內作出診斷,及時治療,否則,將危及病人生命。這就要求醫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對疾病作出較正確的診斷和及時合理的治療。對於急診病人來說,由於時間的克不容緩,則不容許醫生慢條斯理地詢問病史,從容不迫地查體,按部就班地進行全面的實驗室檢查。而是要求醫生簡短地問病史,查體,有針對性地做一、二項即刻能得到結果的實驗室檢查,得出初步診斷。這除了要求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外,還要求有迅速把握疾病整體特徵的能力和抓住疾病的關鍵體徵的能力。這也是醫生在搶救急重疾病期間必須掌握的能力。
2.2 早防早治
生命是寶貴的,只有珍惜愛護,精心呵護,才能使其價值得以升華,才能在生命的長河中創造奇蹟。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危害健康的疾病譜發生了改變,由過去危害健康和生命的最大殺手傳染病,變為高脂血症、脂肪肝、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壓和糖尿病。它們被統稱為“富貴病”。“富貴病”已成為我國人民的常見病、多發病、如何防患於未然,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已迫在眉睫,成為全國人民普通關注的課題。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是法定乙類傳染病,具有傳染性較強、傳播途徑複雜、流行面廣泛、發病率高等特點;部分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患者可演變成慢性,並可發展為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細胞癌,對人民健康危害甚大。防治病毒性肝炎要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領導,深入宣傳,發動民眾,搞好愛國衛生運動,採取綜合性防治措施。要力爭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報告、早治療、早處理疫點,防止流行,提高療效。要做好易感人群的保護,減少發病。我國在防控SARS和甲型H1N1流感方面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B肝和C肝防治的關鍵是“早發現、早檢測、早治療”,由於C肝起病隱匿,八成患者無症狀,或者僅有乏力感覺,往往容易造成漏診,如果這些患者不及時治療,會轉為肝硬化和肝癌。因此,有人依據中醫治未病和西醫預防醫學的理論提出了“B型肝炎三級防止技術”理論,提倡對其進行分期治療,早防早治,阻斷B型肝炎的慢性化、肝硬化和肝癌。
2.3 精益求精
醫生對治療方法的選擇和藥物的使用都需要認真篩選,優中選優,精益求精。美國麻省總醫院(MGH)創辦於1811年,長期執美國醫學界牛耳,但至今也只有890張床位。MGH依靠什麼取得成功?靠的是精益求精的醫療質量;靠的是嚴格要求、精雕細琢的臨床教學體系;靠的是基礎與臨床相結合、不斷創新的科研工作。
慢性B型肝炎治療的總體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或消除HBV,減輕肝細胞炎症壞死及肝纖維化,延緩和阻止疾病進展,減少和防止肝臟失代償、肝硬化、HCC 及其併發症的發生,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存活時間。慢性B型肝炎治療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調節、抗炎保肝、抗纖維化和對症治療,其中抗病毒治療是關鍵,只要有適應證,且條件允許,就應進行規範的抗病毒治療。
2.4 千方百計
患者到醫院就診,發現有的醫生只要是同樣的疾病,同樣的症狀,即給開同樣的處方同樣的藥,故人戲稱為“千人一方”。這樣的治療效果,肯定是不夠理想的。
中醫非常講究辨證施治,主張“千人千方”,比如,東漢醫學家華佗,就是這樣來看病的。一天,官衙來了兩個人看病,他們都感到頭痛腦熱,渾身不適。 華佗在進行仔細地望聞問切後,給頭一個人,開了瀉下藥的處方,給後一個人開了發汗的處方。在場的弟子或病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為何同樣的疾病,所用方藥卻截然不同?就向華佗請教。華佗說,第一個人身體健康,發熱是由於飲食不當所致,故用瀉藥瀉熱。第二人是由於外感風寒而引起的,當然應該發汗驅熱。大家聽了,當場心服口服,不久,官衙那兩個人服藥後,都痊癒了。由此可以看到,華佗的治療,富含高超的辨證醫學思想,即從現象看本質,根據病因不同採用不同藥方。
弗萊明無疑是幸運的,他由於一次小小的過失而發現了青黴素。1928年的夏天,弗萊明外出度假時把實驗室培養皿中正在生長著的細菌給忘了。3個星期後,他回到實驗室才注意到一個與空氣意外接觸過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皿中長出了一團青綠色黴菌。在用顯微鏡觀察這隻培養皿時,弗萊明發現黴菌周圍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這意味著黴菌的某種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此後的鑑定表明,這些黴菌為點青黴菌,弗萊明將其分泌的抑菌物質稱為青黴素,即盤尼西林。
治療疾病遇到困難時,應千方百計,在多種療法中優選最佳方案。並可利用統計學、循證醫學等方法優選治療方案在臨床套用。在千方百計的基礎上,治療疾病還應綜合和整合各種療法,按循證醫學原則篩選和最佳化,選擇最有效、簡便、副反應小的藥物和療法。
(參考文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