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鴻賓[笛師]

許鴻賓[笛師]
許鴻賓[笛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許鴻賓,男,人稱炳炳曲師,崑曲清曲笛師。浙江省嘉興市人。1883年光緒九年(癸未)出生,1967年(農曆丁未年)逝世。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出身戲曲世家,父祖輩以組織樂班,替婚喪人家吹打奏樂為業。鴻賓年輕時即繼承家業,組織的樂班稱“鴻賓奏”,成員為臨時召集,無固定收入,但賴此為生。樂班除吹打奏樂外,亦演唱崑曲,腳本為許氏祖傳。11歲開始跟從其父許少岩學習崑曲和練習吹笛,學笛嚴格講究姿勢,為端平笛子,在笛的兩端各掛一秤砣或幾枚銅錢,以鍛鍊腕力。嚴冬時,雙手浸冰水中,待紅痛發僵後,取笛迎著寒風吹奏,直至手指溫軟靈活。經刻苦磨鍊,成年後,既諳曉音律,分寸合度。笛技已臻爐火純青,與許伯遒、俞振飛、李榮圻合稱江南四笛(一說與許伯遒、李榮圻、趙老四、吳松仙並稱江南五大笛手)。及長,益肆力於此,自任“歌板師”,以唱曲、教曲為業,造就一批人材,如陳寶山、金壽生等。清宣統元年(1909),里中弟子於嘉興寄團結怡情曲社,聘鴻賓為該社曲師,常去曲社為社友伴奏和教曲,遂皆得其唱法。鴻賓對於崑曲頗有研究,當時嘉興崑曲愛好者傳唱的是繼承海鹽腔餘緒的“興工”,注重一字一唱,字字著力,句句咬正,不用吊板、吊眼。鴻賓為“興工”的主要傳授者。1956年浙江崑蘇劇團在嘉興工人文化宮演出,許應聘擔任笛師。1956年,浙江崑蘇劇團改編演出崑劇《十五貫》,鴻賓應邀任音樂顧問,拍攝崑曲影片《十五貫》時,任藝術顧問。期間一度去北京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音,受到藝術部門重視。1958年被聘為浙江省戲曲學校教師,20世紀60年代初,當選嘉興市政協委員,後又被聘為浙江文史館館員。

榮譽

1962年,和莊一拂合作,用工尺譜譜寫毛澤東詩詞14首,由中國音樂家協會浙江分會用五線譜印行,其中《沁園春·雪》由北京崑曲研習社曲友清唱,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得到省內外崑曲和音樂界人士好評。一生精心手抄崑曲腳本300齣,改訂工尺譜800餘折,生、旦、淨、末、丑角色齊全,大多為罕見劇目,價值很高。後俱毀於“文化大革命”中,特別是“興工”曲牌,未得繼承,已成絕響。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

許笛藝功底深厚,八十多歲仍能吹奏。時人譽為“江南四笛”(許伯猷、俞振飛、李榮圻、許鴻賓)之一。

許畢生手抄腳本,訂正宮譜,所積摺子累八百餘折,十行腳色俱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家遭查抄,腳本被付之一炬。

許宏 .沁園春 雪 :北大 ,1965 .

崑曲演員(五)

崑曲是我國的古老劇種,又稱崑山腔或崑劇,流行於江蘇崑山一帶,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嘉靖年間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吸取海鹽腔、戈陽腔的長處,對崑腔加以改革,創造聞名的“水磨腔”,使崑曲音樂獲得很大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