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玫英

許玫英

許玫英,女,1974年1月出生,博士,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許玫英一直工作在環境微生物學和污染物治理套用領域,她先後參加或主持了國家“86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要的科研項目共16項。其中,4項成果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和省部級科技三等獎,有3項成果通過鑑定達到國內或國際領先水平,取得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為廣東乃至華南地區環保事業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許玫英曾榮獲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廣東省科學院優秀共產黨員、優秀團員、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許玫英個人肖像 許玫英個人肖像

許玫英是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環境微生物研究與發展中心副主任。1996年大學本科環境生物學專業畢業後,她一直從事環境生物工程研究。據“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網”資料, 她曾先後主持和參加過國家“863”計畫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省部級的科研項目共24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共發表研究論文38篇,其中SCI收錄的有10篇,EI收錄的有1篇。共申請國家發現專利8項,其中6項已授權。她在生物脫氮的硝化細菌、氨氧化細菌的研究中,曾先後使廣州市某制氣廠的廢水和廣州市大田山、李坑兩座垃圾滲濾液廠的晚期垃圾滲濾液等含高濃度氨氮的廢水經生物強化處理後穩定達標排放。在廣州市大田山晚期垃圾滲濾液處理改造工程中,於國內首次實現了厭氧氨氧化反應的工程化套用,並且創新性地採用浮床構建複合生物膜反應器,保證了脫氮微生物的數量和活性。並在先進的分子生物學基礎上,建立了多項快速、準確的脫氮微生物分析檢測技術,為工程化套用硝化細菌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檢測技術。

成就及榮譽

許玫英作為主要完成人參加的科研項目,先後獲得2003年廣東省科學技術三等獎(排名第四)、2006年廣州市科學技術一等獎(排名第三)、2007年廣東省科學技術二等獎(排名第二)、2007年國家環保總局環境保持科學技術一等獎(排名第二)、2007年廣東省環保局環境保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第二)、2007年廣東專利優秀獎(排名第四),同時,還有多個項目通過了專家鑑定。2002年5月,許玫英被評為中科學院廣州分院、廣東省科學院“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2005年5月,許玫英被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授予第七屆廣東“青年五四獎章”,被稱為“勇攀科技高峰的綠色廣東建設者”。2005年7月,許玫英被評為廣東省科學院“模範共產黨員”稱號。許玫英還獲第七屆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優秀青年科技獎”。

人物事跡

科技攻關

許玫英始終保持著好學上進的精神風貌和孜孜不倦的嚴謹態度,攻克了一道道困擾廣東省環保工作的科研難題。她致力於開展生物強化技術研究,為廣州市某煤氣廠潛心治理難降解的工業廢水。作為項目負責人,她犧牲大量休息時間和節假日到工廠進行現場跟蹤、調試,甚至大年初一都在工廠度過,終於使該廠實現了全部指標達標排放。該項目填補了國內油制氣行業中廢水處理氨氮達標的空白,在2000年通過了國家“一控雙達標”的驗收,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部分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保證了廣州市大型企業污染控制達到國家環保總局的排放要求。該項目獲得了國家環保總局2000年科技成果證書及2002年廣東省科技攻關三等獎。

刻苦鑽研

許玫英是一位素質高、業務精、產出多的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她緊跟國際學科前沿,在研究工作中取得一系列創新成果。如:在研究製藥廢水的生物處理工藝過程中,在國內首次分離到茶鹼降解菌、交沙黴素降解菌、撲熱息痛降解菌等多株用於製藥廢水污染治理的高效菌株,豐富了中國用於環境保護的菌種資源。她在國內首次對硝化效率懸殊的活性污泥系統中硝化菌群及其關鍵酶——氨單加氧酶基因進行研究,建立起了一整套有關活性污泥中總DNA的提取、PCR擴增及變性梯度凝膠電泳(DGGE)分析等分子生態學研究的技術和方法。她還在印染廢水處理研究中首先報導了具有廣譜染料脫色能力的希瓦氏菌新種,為國際上研究這類具有重要環境意義的微生物作出了貢獻。她先後在國際權威雜誌IJSEM和國內“微生物學報”、“環境科學學報”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

品格高尚

許玫英在各方面都嚴格要求自己,工作任勞任怨,處處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勇挑重擔、淡薄名利、無私奉獻,起到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受到科學院和所黨委的多次表彰。她常常在圖書館和實驗室里埋頭工作。許玫英作為研究團隊的骨幹,表現出良好的合作精神。她積極配合協助負責人,並樂於將自己摸索的實驗技術傳授給同學和同事,她所在的研究團隊連續五年被評為研究所的先進集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