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質

設計質

《設計質》是一本面向設計師的雜誌,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創刊。

內容簡介

《設計質》以建築設計、室內設計、陳設藝術、園林景觀設計為主,同時含括平面設計、工業設計、產品設計、時尚設計、新媒體設計等相關設計門類的前沿動態和精彩內容,其中包括空間(SPACE)、品牌(BRAND)、面孔(FACE)、剖析(ANALYSIS)、聲音(ARGUE)、公益(COMMONWEAL)、閱讀(READING)、藝術(ART)與材料(MATERIAL)等欄目,旨在探求設計本質,彰顯設計質感,讓不同的聲音表達自己的質疑,讓設計回歸質樸的本心,傳播國內外前沿的設計文化,尋求東西方文化的交融,提煉並倡導先進的設計思維,為新銳設計師提供展現自我的空間,為中國的設計行業提供一個全方位的、綜合性的資訊服務共享平台。

簡評

☆中國設計的發展和轉型,需要多元化的思維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設計質》表達的是探求設計的本質,彰顯設計的質感,能夠讓不同的聲音表達自己的質疑。《設計質》顧問包括設計理論和設計史專家王受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鄭曙暘;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李硯祖教授;旅美畫家李全武等業內專家學者。空間、品牌、面孔、剖析、聲音、公益、藝術、材料與閱讀作為《設計質》的欄目,旨在以不同視角作為切入點,探究國內外設計案例的文化以及生活土壤、設計思路、理念,完成的過程;剖析與設計相關的社會或生活現象,對系列案例進行分析與評論,讓不同的聲音在一起辯論;報導國內外與設計相關的公益慈善事業;介紹相關的時裝、旅遊、攝影、藝術等與設計相關的內容;推薦設計、人文、管理等具有可讀性與趣味性的相關書籍。

☆對於設計師來說,有些話自己不能往外寫,你寫了別人不相信,因為是你自己在說自己。尤其是在資訊時代,就迫切需要一個很公正的第三者——就像《設計質》,能夠把一個事情說清楚,甚至都不需要去引導設計師讀者。望《設計質》為中國設計建言,為中國設計吶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鄭曙暘

前言

刊首語
中國近現代的設計發展之路,是漫長的,也是艱辛的,可謂前赴後繼,不斷探索。從中國萌發出現代設計觀念開始到現在,中國設計經歷了一個從被動到主動、從盲目到清晰的發展階段。從晚清政府救亡圖存的設計覺醒,到民國時期積極對外學習的努力探索;從計畫經濟體制下的設計停滯,再到改革開放後市場化的設計爆發,中國設計已然從被動模仿轉變為主動創造。在經歷了百年的發展之後,現在中國的設計又面臨著新的要求。經濟發展的增速逐步放緩,設計的過度化需求趨於理性,人們對設計個性化的要求不斷增加,這些都要求中國的設計工作者們做出調整,去應對不斷出現的社會問題。而這也就讓設計的本質逐漸凸顯出來:設計真正的含義並不僅僅是裝飾和美觀,更重要的是如何讓人類的生活更加方便、合理。所以,設計本身是人類對於自身的關懷,而這又取決於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價值觀念和審美觀念。我國正在經歷著一場從過度設計到回歸理性的變革,也正在經歷著從國內發展到國際競爭的本質性變化。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國人價值觀念的轉型和社會意識形態的變化之上,而且想要在國際競爭中取得優勢,就需要我們在審美觀念和對當前人類自身的文化思考上顯示出先進性。
因此,當代的中國設計已經不是簡單的設計形態的美化,更重要的是對國民乃至世界的發展脈絡和真實訴求有所把握。這對設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僅在設計內部進行構成化的改變並不能解決當下的所有問題,而是要在設計外部進行更深入的審視。大批在一線的設計師,已經不斷走出傳統的思維,吸收多元文化的營養,從商業的裹挾中逐漸找到自己的情愫。這也是中國設計正在轉型的一個顯著表現。
由此可見,中國設計的發展和轉型,需要多元化的思維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設計質》,表達的是探求設計的本質,彰顯設計的質感,能夠讓不同的聲音表達自己的質疑,成為一本以設計為中心的專業期刊。無論是探索中國文化內部的精髓,還是引入國外設計的不同思維,抑或是傳播不同文化的闡釋方法,各種觀點的立論與反駁,這些都需要不斷展現出來。讓中國的設計沐浴在多元文化中,不斷孕育出更加完備的思維和方法,找出適合當前國民現狀的時代設計理念,找尋並融合一種價值觀念和人文情懷,讓設計成為內外兼備的文化載體,迎接新設計時代的來臨。

目錄

刊首語
第1頁
SPACE·空間
第2頁至第9頁
槃達建築——都市樹語:印度維傑亞瓦達花園住宅
第10頁至第15頁
Hongkong Art Store
第16頁至第23頁
Bandesign——Mirrors 花開鏡面咖啡廳
第24頁至第31頁
PINKI DESIGN——鎏金歲月:中海·紫御華府
第33頁
BRAND·品牌
第31頁至第43頁
高文安 MY 系列
第44頁至第55頁
陽光照進 空氣流通——“瓦庫”
第57頁
ANALYSIS·剖析
第58頁至第67頁
隈研吾——東方的建築詩人
第69頁
FACE·面孔
第70頁至第81頁
克里斯汀·韋斯特法爾Christian Westphal
第82頁至第89頁
左頌玟
第90頁至第99頁
弗蘭西斯·穆拉諾FRANCESCO MURANO
第101頁
ARGUE·聲音
第102頁至第105頁
王受之——“大師”現象可以休矣
第106頁至第107頁
鄭曙暘——紙媒的態度:為中國設計吶喊
第109頁
MATERIAL·材料
第110頁至111頁
匠心營造 穩步天下——盟多(MONDO)地板
第113頁
COMMONWEAL·公益
第114頁至119頁
古村之友:用社會組織的方式解決古村的難題
第120頁至123頁
醉美桃源:首屆中國古村大會湖北新聞發布會在廣水市桃源村圓滿落幕
第124頁至129頁
從驢友到工友——桃源村工作體會
第131頁
DISPLAY·陳設
第132頁至第147頁
奧雅景觀:紅葉題詩 淡掃蛾眉——軟裝照亮景觀
第149頁
ART·藝術
第150頁至153頁
聽畫——標準對抗
第154頁至159頁
破曉——中歐當代青年藝術家聯展
第161頁
READING·閱讀
第162頁至163頁
《陳設中國》
第164頁至165頁
《平面設計師必修 9 堂課》
第166頁
《設計,該怎么賣?》
第167頁
《我曾經是個設計系學生:50位平面設計師的今與昔》

精彩文摘

王受之——“大師”現象可以休矣
題記:2015 年 9 月,本刊有幸採訪到了在設計理論和現代設計教育領域均有很深造詣和建樹的王受之老師。通過專訪,王老師結合自己多年的研究設計理論和從事中西設計教育實踐的經歷,講述了設計教育、文化傳承、“大師化”現象、設計語言傳達等方面的問題。整個訪談體現出著王受之先生人生積澱和獨特見解,體現了一個設計教育家的強烈社會責任感與人文情懷。
中國地產商開發國外項目,應當多尊重當地的文化和法律
編輯部:王健林斥巨資買下西班牙大廈後擬拆除重建,遭到馬德里市長及 7 萬餘名市民反對。 現在各大地產商都在往國外發展,這是大勢所趨。您能不能就這個事件從您的角度來談一談中國的地產商怎么樣才能夠被國際接受 ?
王受之:買了房子, 就有了房子的產權,你固然就可以做你想做的事,但是在外國可能會有一個市民參議的階段,比如在美國,如果需要改造房子,當地市政府就會給以該房屋為圓心,一定半徑範圍內的所有居民傳送聽證信。在聽證會上,屋主取得三分之二以上居民的同意,才能實施加建或改建。
中國地產商在國外開發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外國地產商開發不發達的地方做項目,這些地方開發的空間大 ; 另一種是在國外開發地產項目賣給中國人, 這是比較多的。因為現在中國移民外國的有很多,但是總體數量還是有限, 遠遠沒達到美國的市場容量,所以這個項目的開發前景很大。
很多人以為西方的自由市場經濟便可以為所欲為 , 這是錯誤的認識。一是在國外政府對於古建築有立法。如紐約,建成達到50 年的建築就叫古老建築,對 50 年以上的建築進行重建就得申報。二是每個城市都有相關規定,規定房子能建多高、多寬。王健林擬拆重建西班牙大廈違背了市民的意願,如果市民進行示威,就會面對輿論的壓力。在外國改建一棟古老建築,可能會惹眾怒的,惹眾怒便會有議員提出一項立法,然後通過立法,用法律的方式進行禁止。在國外,民意也會導致法律。我個人認為,應該多尊重當地的文化和當地的法律。
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到現在只是一個遙遠的影子
編輯部:您剛講到文化這一塊,有學者很無奈地提出“守舊待新”這個觀點。我們這一代人自己很難去創新,期待我們的後人來創新。設計界也是如此。傳承文化,作為我們這代人, 文化在 “傳” 了之後, 如何 “承” ?往哪個方向“承”?“承”下來以後,我們希望是文化自身獨立發展,還是一種強迫性的引導發展 ?
王受之 : 中國的文化其實已經斷了很久。傳統文化“承”到現在的只是一些傳統的形式,比方說某個圖案、飛檐斗拱等。中國文化的核心就是中國的道德觀念,還有“禮、義、廉、恥”,這些從“五四”以後就開始斷掉了。“五四”以後,文言文被白話文所替代,文言文“跳’到白話文,其實是中國文化傳統的斷裂。文言文用很簡單的字,表達很複雜的思想,並且它卑謙、禮讓。現在大家不會用簡單、雅致的文體去表達一個思想,都是用的大白話。這種斷裂很可惜。語言文字如果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人的思維方式也會隨之改變。
說到文化傳承,我們現在剩下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一個很遙遠的影子。這個影子建立在比較粗放的語言文字和一些符號、標識上面。 比方說, 做成紅顏色的就叫做 “中國紅” ,其實並不是這個概念 ; 斗拱——中國的代表象徵,也只是把中國皇家的符號作為了中國民族的符號。現在我們說傳承傳統,我首先要問“傳統”是什麼 ? 我們對歷史沒有一個真正的認識。像今天的漢口裡,不像當時的漢口。首先是尺度不像,但這個“不像”沒法用語言去表達。以前漢口的交通路、江漢路,那個小小的尺度才是漢口迷人的地方,跟巴黎的感覺很像。 現在的漢口裡尺度巨大、房子巨大,雖然樣子很像,但絕對不是當年的漢口了。雖然用的是傳統的符號,但用不出“傳統”的感覺。現在的傳承,傳承的是一張“殼”,這張“殼”是個博物館型的一張皮,它沒有內容。因為生活在傳統中的那代人已經逝去了。
“守舊待新”,我認為守的就僅僅是一個舊的軀殼,不是舊的精神。一般人認為舊就是落後,其實中國的“舊”裡面蘊藏了很多優秀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就是一種體制,這個體制經過若干次革命以後已經所剩無幾了。迎新,能夠期待什麼樣的新,我其實不太樂觀。隨著老的東西都過去了,中國踏進了一個新的時代,這是個網際網路的時代,中國也就創造了一種新的文化。這種文化跟以前的文化差異很大,跟國際的文化差異也很大。我們覺得我們是跟國際接軌了,其實在思維方式上我們跟國際接軌就差遠了,沒辦法接軌。我其實很留念 80 年代,那時候雖然中國經濟不發達,但那時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是開放式的、吸收式的,想去了解外面的世界。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