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龍眠海會圖

這是南宋詩人岳珂所創作的一篇文章,出自《桯史》。

基本信息

原文內容

李龍眠既棄畫馬之嗜,亶作補?大士相,以施緇徒。垂老,得疋楮,戲筆五百應真像,幾年廼成。平生繪寫,具大三昧,僅此軸耳。先君在蜀得之,母氏雅敬浮屠 【 母氏雅敬浮屠 「母」原作「毋」,今據嘉靖本、集成本、四庫本、學津本校改。】 ,常櫝致香火室中。余來京口,因暇日出示王英伯,遂仿貝葉語,為作記其右曰:「南閻浮提,有大善知識,現居士宰官婦女身,在家修菩薩梵行。有一初學與其子游,以是因緣得至其舍。一日,出示五百大阿羅漢海會妙相一軸,於是合掌恭敬,嘆未曾見,如人入暗,忽1光明,心大歡喜,莫可喻說。宛轉諦觀,神通變化,皆得自在,小大長短,老幼妍醜,各有所別。足踏滄海,如履坦途,蛟、蜃、黿、鮀、魚、鱉、蛙、蛤,俛首聽命,如乘安車。天龍八部,夜叉羅剎,諸惡鬼眾,前後導從,如役仆廝。寶花繽紛,天樂競集,金橋架空,琪樹蔽日。或闖而窺,或倚而立,瓶b杖拂,各有所執,凌雲御風,升降莫測。或解衣渡水,或濯足坐石,或挽或負,狀邈迭出。以種種形,成於一色,於一色中,眾妙畢具,如幻三昧,隨剎現形,千變萬化,不離一性。如是我聞,釋迦文佛,既成道已,乃於耆闍崛山集阿羅漢。有學無學,菩薩摩訶薩,次第授記,陳如號曰『普明』,五百阿羅漢,亦同一號,名曰『普明』。既受佛記,即得如來方便法,而金剛經云:『實無有法,名阿羅漢。』則是諸大阿羅漢,有法無法,有相無相,皆不可知,不可測。飄流大海,一切眾生,天龍八部,諸鬼神眾,若有若無,若隱若顯,亦不可知,不可測。如夢中語,如水中塵,如暗中影,如空中花,謂之有相可乎?謂之有法可乎?是又不可知,不可測。然則斯圖之作,滄海浩渺,神通變化,奇形異狀,曲極其妙,求諸法耶?求諸相耶?是又愚所不可知,不可測。夫佛於賢刼中,在大梵天,未出母胎,居摩尼殿,集天釋梵八部之眾,演暢摩訶衍法,度無量無邊眾生。其殿百寶裝嚴,眾妙殊特,匪因緣而有,匪自然而成,則是殿是佛,是法是相,謂之有乎?謂之無乎?如此則知海之為海,羅漢之為羅漢,蛟、蜃、黿、鮀、魚、鼈、蛙、蛤,天龍八部,夜叉羅剎,似耶否耶?有耶無耶?匪大圓覺,合凡聖於一理,混物我於一心,是否兩忘,色空俱滅。則法且無有,何況於相,相且無有,何況於畫,畫且無有,何況於記。雖然,是理也,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說。若夫即心是佛,因佛見性,善男子、善女子,有能於一切法一切相而生敬心,則聚沙為塔,畫地成佛,皆是道場。何況圖畫裝嚴,盡形供養,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所得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議,不可稱量。於往昔時,有大居士號曰龍眠,得畫三昧,始好畫馬,念念勿忘。有大比丘,見而語之,由此一念,當墮馬腹,於是居士躩然懺悔,乃於一切諸佛諸大菩薩而致意焉。端嚴妙麗,隨念現形,皆得三昧,是羅漢者,居士之所作也。以居士之一念,畫此羅漢,以大善知識之一念,得此羅漢,當知是畫為第一希有。畫者,得者,匪於過去無量阿僧只刼承佛受記,未易畫此,亦未易得此。至於有法無法,有相無相,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是記也,蓋為畫設,開禧二年百六日,初學王邁謹記。」英伯它文亦多奇,累試詞闈不偶,今尚在選調中,余前書京口故游,蓋其人也。

後人引用

清初詞人納蘭性德命名其詞為《飲水集》,取自岳珂《記龍眠海會圖》中的“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