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歸正傳

言歸正傳,拼為yán guī zhèng zhuàn,指話頭轉回到正題上來。舊小說中常用的套語。

基本信息

成語資料

詞目 言歸正傳
發 音yán guī zhèng zhuàn
解 釋歸:回到;正傳:正題或本題。指話頭轉回到正題上來。舊小說中常用的套語。
出 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一回:“和尚一看不對頭,趕緊言歸正傳,預備說完了好告辭。”同書又第十五回:“莊大老爺方才言歸正傳,問兩個秀才道:‘你二位身入黌門,是懂得皇上家法度的。今番來到這裡,一定拿到了真兇實犯,非但替你們鄉鄰伸冤,還可替本縣出出這口氣。’”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三回:“如今說書的‘從旁指點桃源路,引得漁郎來問津’,算通前徹後交待明白了,然後這再言歸正傳。”同書又第二十七回:“剪短殘言,言歸正傳。”
用 法主謂式;作謂語;舊小說中常用的套語
示 例柳青《創業史》第二部第一章:“蛤蟆灘的評論家楊加喜,現在~了。”
近義詞閒話少說、閒話休說
反義詞離題萬里、不著邊際、言不及義
歇後語說書的開了本

圖書資料

基本信息

書名:《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
書號:978-7-5008-4877-6
定價:38.00元
作者:單田芳
開本:16開
出版日期:2010-12-31
版別:中國工人出版社
分類:A

內容簡介

單田芳先生親自口述、撰寫的評書世家七十多年傳奇人生、評書大師五十載藝術人生。全書以單田芳的76年人生為藍本,記錄從偽滿洲國到解放前、新中國,著力突出改革前方前後單氏曲藝世家的反覆興內。

本書提要

一代評書藝術大師單田芳嘔心瀝血之作,迄今唯一公開自傳作品。
四十萬言,字字是金,道盡家國興衰,個人榮辱。
風雨蒼黃七十年,長城內外八千里。
歷大難而彌堅,壯心永不已。
讀中華民族滄桑大歷史,聽單田芳情深意切“言歸正傳”!
本書要目:
在“偽滿洲國”的童年
逃亡之路
我家的鼎盛時期
大難臨頭
赴京探監
家庭裂變
第一次登台
在工人劇場挨斗
血光之災
兩世為人
長春,我又回來了
單田芳先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著名評書藝術家。1934年出生在天津曲藝世家。六歲念私塾,十三四歲時就已經能記住幾部長篇大書。1953年單田芳高中畢業後,收到東北工學院和瀋陽醫學院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但由於身患重病被迫棄學,病好後拜李慶海為師,正式說書。1955年參加鞍山市曲藝團。二十四歲正式登台。六十年代在鞍山成名。在“文革”時期雖遭厄運,但仍然堅持練功,默誦書詞,結構新篇。他說了50年的評書,代表作有《亂世梟雄》《封神演義》《隋唐演義》《大唐驚雷》《三俠五義》《說岳後傳》《大明英烈》《明末遺恨》《努爾哈赤》《太平天國》《清末風雲錄》等,如果他的評書每天播一回的話,可以播到2036年。從反映商周時期的《封神榜》到眼下的改革題材的評書,完全可以構築成一部中國歷史評書演義。據有關部門調查顯示,目前,每7箇中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聽他的評書,他的聽眾將近2億人。如今,單田芳已經是75歲的高齡藝術家,其作品已經到了精編整理的階段。而廣大職工民眾就是單田芳的直接客群。可以說,單田芳先生是當今評書界德高望重的藝術家之一,是當代中國極具代表性的曲藝大師。
單田芳自傳《言歸正傳》是單田芳方先生嘔心瀝血之作,原稿有近40萬字。從字裡行間中也可以感知到,單田芳先生的創作態度是十分嚴謹、謙虛、負責任的。正如書中所言,在前幾年有寫自傳的想法之後,起初是十分矛盾的,“其實我早就想寫一本自傳把我的所見所聞所經所歷如實的記錄下來,可是我又有一種自卑感,充其量我是一個平民百姓、草根藝人,有什麼值得可寫的呢?自傳是屬於英雄豪傑的,我既無豐功偉績,又沒有叱吒風雲的事跡,既不驚天地也不動鬼神,左思右想又放棄了寫自傳的念頭。”在此後的若干年中,因為多方面因素的促動,單田芳先生才決定進行自傳創作。老先生的這份自傳不同於現在市場上的許多名人、明星傳記,不是一種單純為追逐經濟利益的行為,更不是趕時髦,而是一個已經有七十六歲高齡的世紀老人經過深思熟慮、嘔心瀝血為我們記下的珍貴文字。
全稿以時間為順序,從日偽時期的東北開始回憶起,記錄了一個平凡而又堅韌的普通中國人家庭在歷史巨變中的顛沛流離,他的父親是一個簡單而粗朴的民間藝人,他的母親是一位通過努力終於在小小的舞台上贏得自己一席之地的曲藝界名角,在單田芳的記憶中,一副三弦,一方小鼓,不僅承載著在舊中國為勞苦大眾普及傳統文化,在偽滿政權下,告訴他們和他們的後代自己是“中國人”,也記錄了一個又一個在苦難中堅強求生、求存的普通中國人形象。而後經歷求學、少年時期,又經歷建國後的屢次運動,到改革開放之後,單田芳終於再一次撥雲見日,在中國的曲藝舞台上大放光彩,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個人努力推動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全部文筆流暢,語言生動,藝術地再現了一個普通中國人、一個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七十年來的風雨坎坷,發人深省。

專業書評

宣傳語
一代評書大師單田芳嘔心之作、迄今唯一公開自傳,四十萬言,字字是金,道盡家國興衰、個人榮辱。風雨蒼黃七十年,長城內外八千里。歷大難而彌堅,壯心永不已。讀中華民族滄桑大歷史,聽單田芳情真意切“言歸正傳”!
書評
聽單田芳《言歸正傳》,讀滄桑大歷史
他憑一扇、一木、一口,演繹家國興衰、歷史變局。那略帶沙啞的聲音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裡傳遍大江南北,成為幾代中國人揮之不去的記憶,超過2億人聽過他講述歷史滄桑、風雲變幻。他就是評書大師單田芳。
葉夢得在《避暑錄話》中對柳永這樣評價:“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此話套用在單田芳先生身上——“凡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也必定經得起事實證明和歷史考驗。
《封神演義》《隋唐演義》《大唐驚雷》《三俠五義》《說岳後傳》《大明英烈》《明末遺恨》《努爾哈赤》《太平天國》《清末風雲錄》……上百部的歷史作品,經過單田芳的創作、加工、演繹之後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深入人心。在這裡,可以讀到忠肝義膽、俠骨柔情、仁者愛人,還有諸多人生悲苦,以及小人物的抗爭、奮起與無奈。所謂民族核心價值觀的傳承,文明的揚棄,在這裡得以實現。
單田芳先生不僅是我國著名的評書藝術家,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不僅在國內,而且在海外華人中也有很大影響。“單田芳評書”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但是,正如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鄧友梅先生所說:“單田芳先生是當今曲藝界的大腕,但很少有人了解它的苦難人生與傳奇經歷。”
《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下稱《言歸正傳》)是單田芳先生通過十年深思熟慮、傾注巨大心血創作的一部自傳性作品。從中可以看到他對口述歷史的高度負責、對既有文化和文明的深刻反省,可以體味到一顆熱血沸騰的赤子之心,可以讀到他求索不止的人生訴求。正如書中所言,在前幾年有寫自傳的想法之後,起初是十分矛盾的,“我早就想寫一本自傳,把我的所見所聞所經所歷如實的記錄下來,可是我又有一種自卑感,充其量我是一個平民百姓、草根藝人,有什麼值得可寫的呢?自傳是屬於英雄豪傑的,我既無豐功偉績,又沒有叱吒風雲的事跡,既不驚天地也不動鬼神,左思右想又放棄了寫自傳的念頭。”在經過多年的思考和總結,單田芳先生才決定進行自傳創作。老先生的這份自傳不同於現在圖書市場上的許多所謂的名人、明星傳記,可以說,單田芳先生的成就已經不需要任何人再去做絲毫的虛誇或者所謂的宣傳,哪怕一丁點都是多餘和做作的。這部長達四十萬言的自傳,是一個七十六歲高齡的世紀老人經過深思熟慮、嘔心瀝血為整個民族記下的珍貴文字。往事不可單單付風塵,否則,經歷者是有罪的,後人很可能重蹈覆轍。
單田芳先生的經歷之複雜,不僅是當下人,甚至非一般的世紀老人所能比。在“偽滿”政權下,他經歷兒時求學、少年叛逆;而後又經歷解放戰爭、開國盛事;以及建國後的屢次運動,且無一倖免;改革開放之後,單田芳終於再一次撥雲見日,在中國的曲藝舞台上大放光彩,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個人努力推動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夜讀《言歸正傳》,幾次潸然淚下,只因其中有大悲歡、大時代、大關懷。它不僅是一部個人傳記,更是一個民族不容忘卻的國家記憶。
《言歸正傳》作為一代評書大師單田芳嘔心之作、迄今唯一公開自傳,三十萬言,字字是金,道盡家國興衰、個人榮辱。風雨蒼黃七十年,長城內外八千里。歷大難而彌堅,壯心永不已。讀中華民族滄桑大歷史,聽單田芳情真意切“言歸正傳”!
單田芳先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著名評書藝術家。1934年出生在天津曲藝世家。六歲念私塾,十三四歲時就已經能記住幾部長篇大書。1953年單田芳高中畢業後,收到東北工學院和瀋陽醫學院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但由於身患重病被迫棄學,病好後拜李慶海為師,正式說書。1955年參加鞍山市曲藝團。二十四歲正式登台。六十年代在鞍山成名。在“文革”時期雖遭厄運,但仍然堅持練功,默誦書詞,結構新篇。他說了50年的評書,代表作有《亂世梟雄》《封神演義》《隋唐演義》《大唐驚雷》《三俠五義》《說岳後傳》《大明英烈》《明末遺恨》《努爾哈赤》《太平天國》《清末風雲錄》等,如果他的評書每天播一回的話,可以播到2036年。從反映商周時期的《封神榜》到眼下的改革題材的評書,完全可以構築成一部中國歷史評書演義。據有關部門調查顯示,目前,每7箇中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聽他的評書,他的聽眾將近2億人。如今,單田芳已經是75歲的高齡藝術家,其作品已經到了精編整理的階段。而廣大職工民眾就是單田芳的直接客群。可以說,單田芳先生是當今評書界德高望重的藝術家之一,是當代中國極具代表性的曲藝大師。
單田芳自傳《言歸正傳》是單田芳方先生嘔心瀝血之作,原稿有近40萬字。從字裡行間中也可以感知到,單田芳先生的創作態度是十分嚴謹、謙虛、負責任的。正如書中所言,在前幾年有寫自傳的想法之後,起初是十分矛盾的,“其實我早就想寫一本自傳把我的所見所聞所經所歷如實的記錄下來,可是我又有一種自卑感,充其量我是一個平民百姓、草根藝人,有什麼值得可寫的呢?自傳是屬於英雄豪傑的,我既無豐功偉績,又沒有叱吒風雲的事跡,既不驚天地也不動鬼神,左思右想又放棄了寫自傳的念頭。”在此後的若干年中,因為多方面因素的促動,單田芳先生才決定進行自傳創作。老先生的這份自傳不同於現在市場上的許多名人、明星傳記,不是一種單純為追逐經濟利益的行為,更不是趕時髦,而是一個已經有七十六歲高齡的世紀老人經過深思熟慮、嘔心瀝血為我們記下的珍貴文字。
全稿以時間為順序,從日偽時期的東北開始回憶起,記錄了一個平凡而又堅韌的普通中國人家庭在歷史巨變中的顛沛流離,他的父親是一個簡單而粗朴的民間藝人,他的母親是一位通過努力終於在小小的舞台上贏得自己一席之地的曲藝界名角,在單田芳的記憶中,一副三弦,一方小鼓,不僅承載著在舊中國為勞苦大眾普及傳統文化,在偽滿政權下,告訴他們和他們的後代自己是“中國人”,也記錄了一個又一個在苦難中堅強求生、求存的普通中國人形象。而後經歷求學、少年時期,又經歷建國後的屢次運動,到改革開放之後,單田芳終於再一次撥雲見日,在中國的曲藝舞台上大放光彩,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個人努力推動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全部文筆流暢,語言生動,藝術地再現了一個普通中國人、一個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七十年來的風雨坎坷,發人深省。
專業書評
單老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評書藝術家,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先後錄製、播出了百餘部評書,廣受好評。‘凡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不僅在國內,而且在海外華人中也有很大影響。“單田芳評書”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符號。
——中國曲藝家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
每天和夥伴們一起圍著收音機聽單田芳講評書,是我少年時代最大的樂趣,我們迫不及待,欣喜若狂。二十多年過去了,我還是如痴如醉的沉浸在單田芳的評書世界中,單田芳先生的聲音一點都沒有變,我的感覺變了,像是在品嘗一杯醇厚的老酒,享受,真是一種享受,寧靜。像我這樣的人相信有很多很多,但我們並不真的了解單田芳先生的人生傳奇,有幸先期讀到這部自傳體書稿,我幾度流淚,這本書帶著血和淚,帶著歷史的體溫,帶著個人對命運的不屈和抗爭,帶著大恨大愛大悲歡。
——某集團公司高管、單田芳忠實書迷:趙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