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言乃克,原名曾郁安,1920年5月出生,湖南省株洲市人。其祖父以教書為業,在鄉間頗有威望。父親言伯夔為當地知名鄉紳,1941年9月日寇大舉進攻湘北之際,曾發動百姓收埋烈士遺體,並在埋骨處(舊稱“千人堆”,現流芳園墓地)書寫碑文:“抗敵陣亡此土忠烈將士墓。”
人物經歷
言幼時在鄉讀國小,1931年秋考入湘潭中學,後轉長沙長郡中學。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國事蜩螗,烽火連天,言心懷民族存亡之憂棄文從戎,考入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長沙分校第二期受訓。1939年7月畢業,派任湖南省保全一團一營排長。次年調重慶大學校警隊任隊長,負責保護學生安全並維護學校正常秩序。1941年赴貴州,先後在龍里輜重兵學校和遵義步兵學校擔任政治部指導員。
抗戰勝利後返湘,任中央訓練團第二十七軍官總隊二大隊大隊附。旋因不滿蔣介石發動內戰毅然脫離國民黨,並在上海、長沙、武漢等地積極宣傳聯絡開展反蔣、反內戰、反飢餓活動。1947年中國民主社會黨革新派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言與汪世銘、沙彥楷等人當選為該黨派中央委員兼湖南黨務整理負責人。次年聯合唐拔、張威、周士儀等在全省各處組織了一批武裝,成立“湖南人民革命行動委員會”準備起義。1949年春奉中共中原局社會部之命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江南地下第四軍”,唐拔任軍長,言任政治部主任,軍下轄第十到第十二師及兩個暫編師和兩個暫編旅,開展反蔣起義活動。其間成功策反了國民黨三一四師工兵營、國民黨河東地區司令林芝雲部、國民黨交警總隊長張先正餘部起義,並在長沙、湘潭、瀏陽、邵陽、湘鄉等地組織地方武裝,打擊白崇禧部,維護治安秩序,武裝保護工廠、鐵路、橋樑,配合解放軍南下,促進和迎接湖南和平解放。
新中國成立後第四軍移交湖南省軍區整編,言受派入中南軍政大學湖南分校學習。1952年7月即將結業時突遭逮捕,被判刑15年,送往寧夏潮湖農場勞改。1967年刑滿就業,1969年11月遣返回鄉,安排到株洲市園藝場大坪大隊參加農業生產。1979年12月撤銷原錯誤判決,恢復名譽。1981年4月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1984年10月由黃豐孚等介紹加入民革,先後任民革株洲市委第一任主委,政協株洲市第二、三、四屆常委,株洲市黃埔同學會會長。
言任參事期間,撰寫了治理洞庭湖等多份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高質量建議,特別是其心繫“千人堆”抗日烈士墓,提交的《請維修抗日陣亡將士墓,以免湮滅》《建議分階段修復抗日陣亡將士墓》等提案影響尤為深遠。株洲市政府專發《對市政協三屆三次會議第33號提案的答覆》予以回復,並要求城建部門儘快修復、建設。2003年,由言呼籲20多年、湖南省原省長周伯華親自參與規劃設計、株洲市投資430餘萬元的“流芳園”全面建成,成為株洲集愛國精神和秀美風景於一體的紀念性公園。
言乃克2009年8月病逝於長沙,享年9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