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雕[工藝品]

角雕[工藝品]

角雕:角雕主要就是用牛角、羊角、狍子角、鹿角等雕刻出各種精美的日用品和玲瓏的工藝品。有刀殼、刀把、頂針、火柴盒、煙盒、茶葉桶等等,件件都是精美絕倫的工藝品。角雕主要指犀牛角雕刻的工藝品。角雕也是世界上最強有力的大型猛禽之一,體長將近1米,體重可達9千克,分布於南太平洋和中南美洲,以捕捉鸚鵡、猴子和樹懶等為生。其名字來自於古代希臘神話“Harpia”,是一種具有女人身體和鋒利鷹爪的妖怪,是神用於行使最殘暴懲罰的工具,故又稱“女妖鷹”。角雕是巴拿馬的國鳥。

基本信息

歷史

角雕角雕[工藝品]
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就已用獸角製成耳墜、笄、梳、匕等,造型規整,打磨光滑。漢代,大秦(古羅馬帝國)、條支(今伊拉克)等國的犀牛角經由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相傳犀牛角有解毒辟邪之功能,如同毒藥接觸,則毒藥發生白沫,因而被帝王所重視,制為杯盞等器皿,以檢驗食品,從而使犀牛角雕刻成為古代角雕的著名品種。各代,犀牛角除由外國使節作為禮品贈送帝王外,還流傳民間。犀牛角質地堅硬而細密,有純黑色,稱黑犀角;有純黃色,色如黃金;有帶紋理者,如黑色中帶黃色紋理,或黃色中帶黑色紋理。有的紋理宛如龍、山水、日月星辰等狀,但大多呈魚子或小米狀,稱為粟紋。《續夷堅志》記載,宋孝宗腰部的佩帶為犀牛角製成,呈南極壽星像。宮廷匠師多依據犀牛角的自然形狀,雕刻酒杯,供帝王享用。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著名匠師尤通,江蘇無錫人,以雕刻犀牛角杯為名,曾征入宮廷,人稱“尤犀杯”。20世紀以來,中國角雕以牛角雕為主,產於廣西北海、黑龍江哈爾濱、內蒙古包頭、廣東高州、湖南南嶽等地。廣西北海牛角雕以蝦為傳統題材,充分利用牛角透明晶瑩的特點,使作品極為生動。

工藝

角雕角雕[工藝品]
犀角雕明清時期,由於工藝美術突飛猛進的發展,雕刻工藝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精湛的雕刻藝術擴展到犀角材質中來,這樣,形狀眾多、花紋各異的犀角杯就脫穎而出,聞名於世。明代的犀角雕刻製品是非常引人注目的。雕刻藝人們利用犀角扁底尖頂的形狀,雕鏤成花紋各異的杯、爵等酒器。當時,由於中國與南亞交往比較密切,又與非洲各地有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犀角便也由這些地方源源輸入,這對犀角雕刻工藝的發展推進很大。犀角雕刻與竹、木、金、玉的雕刻藝術同為藝林珍賞之品。這一時期,犀角的雕刻能手有鮑天成、濮仲謙、尤侃、江福生和尚均等,他們都是身兼多技的著名雕刻家。他們能用犀角、象牙、各種硬木、香料等材料雕刻成各種奇巧精美的杯、盒、扇墜、髮簪及印章之類,精妙絕倫,與當時蘇州的琢玉名手陸子剛齊名,在江南頗負盛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