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
洞內面積為5.38萬平方米位於浙江省東南沿海溫嶺市境內的省級風景名勝區長嶼硐天總面積為16.18平方公里。
組成
觀夕洞由八仙岩、雙門硐、崇國寺和野山四大景區組成。是系南北朝以來人工開採石板後形成的石文化景觀,歷經1500餘年,共鑿出了28個硐群,1314個硐體。
特點
觀夕洞是一個洞群。在長嶼硐天,這樣的洞群數以百計。洞連著洞,洞套著洞,洞迭著洞,大大小小一串串的洞組合一體,是之謂洞群。洞是岩洞,岩質堅白,不朽不粉;形如張開的布袋,口小,肚圓,底平。洞是千年之洞,閱盡滄桑,任遊人如鯽,敞口而無言;聽憑百般指點,側目冷對,說不盡氣靜神閒。 山是青山,蔥蘢如染;水是綠水,潺爰成聲。沿山腳盤鏇而上,穿過濃蔭如蓋的桔林,轉眼就到了洞前的停車場。人到洞前,入洞的台階也隱約可見,洞卻聲色不動,還是蔥蘢的山,潺爰的水。涉過水流漫瀉的台階,石洞就在眼前,藤蔓蒙絡,如髯須披垂;洞口翕合兩似,仿佛欲言還休。
長嶼硐天
長嶼硐天一九九八年四月榮獲世界基尼斯之最,並獲一九九八年度"基尼斯之最"最 佳項目獎遊覽長嶼硐天,可以目睹堪稱舉世一絕的中華石文化的精髓,還可以從這些硐群形成中領悟到先民億千百年來掘山不止,征服自然的頑強意志和無畏氣概。
內部景觀
步入洞內,便是一段水上石廊,水廣數畝,深約丈余,橋底貼水,扶欄而立,游魚都要吻著鞋邊了。這水聚於洞內,清冽可人,全不似出山之水的那般污濁;看魚兒搖尾而來,掉首而去,潛底而藏,啜水而翕,儼然一副桃花源中不知世亂的怡然自得狀。“觀夕洞”就題在入口的這個大穴里。洞口朝北,透頂露天的半邊也面向西北,只有夕陽才能給這洞群帶來些許光亮,名之“觀夕”,正得其實。走過水廊,更為高曠,也更為敞亮,這是一個足可容納數千人的洞廳。大廳中央,高及一人的蓮花寶座和高及數人的開懷彌勒,由整塊巨石雕成,匯聚著透露處的四面佛光,正寬容大度地笑納一切。大廳往右,幾十個台階上去,是一個租借遊船的平台。平台百十個平米大,平台下面,竟是一方更為清冽的水面,停泊著七、八艘小船,盡里往左,隱約可見似能走船的通道。船可腳踩,也可手搖,初為艄公,進退無據,欲進而退者有之,欲左而右者有之,更有原地打轉不知所措的,笨拙之態,不一而足。驚笑、喜笑、嘲笑、嗔笑……笑成一片。船入狹道,扶壁可行,而槳舵也有些聽話了。近百米長的通道,最寬處能讓兩船擦舷而過,狹窄的地方只過得了一艘船。好在洞裡有兩條通道,船盡可在洞裡周鏇。洞的盡頭又是一個百十平方大的水面,可以離船上岸,岸上有供人歇息的帳篷、桌椅。裡面全靠燈光照明,否則,絕對是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這是硬生生從山肚裡鑿出來的洞,既無來的源,也無出的流,千百年的石洞,便是千百年的積水,死水偏又不腐,清純猶如處子,興許是不入塵世的緣故罷,不然,就太不可思議了。 原道走回彌勒坐鎮的大廳,取道往左,鑽出一段黑矮的穴窟,只見立壁如環,滴珠如簾,北面山壁敞開,和外面一個徹底露天的洞體相連,上是一方藍天,下是在洞底營造出的花木園林。由這再往左,拐過一道石門,就是一直向上的路。這裡洞洞相迭,下洞的頂,就是上洞的底;上洞的頂,又是更上面的那個洞的底,於是,各色奇觀應景而生。底洞有一個深潭,蓄著千古積水,深暗而黑,黑不可測;緣級登至上洞,洞底圍一井圈,扶欄一看,正對著底洞那遙不可及的一潭黑水,名之曰“懸空井”。“懸空井”往上,再登一洞,洞中有一口榮膺世界吉尼斯記錄的石碗;巨石雕成,碗徑數米,碗底有一龜,意取吉祥,自不待言。擠在遊人中,撫碗而嘆,恐怕只有一個餓怕了的民族,才會有鑿口巨碗以祈溫飽的創意。看著一個個在石碗邊笑著留影的遊客,正應慶幸我們終於生活在一個遠離飢餓的時代了。由石碗北側而上,有一座別致的石橋。橋下,千仞深淵,是幾個石洞相通而成;橋的另一端,卻是懸崖絕壁。世上還有別的通向絕壁的橋嗎?更讓人費解的是把這斷橋命之為“心橋”,一個奔放、遒勁的“心”字,敷以腥紅濃漆,鐫刻在橋對面的絕壁上。它暗示的究竟是人心險如淵,還是人心隔如塹,或者兩者兼而有之?讓朋友取了個角度,以這無津可渡的橋和腥紅如血的“心”為背景,留了個影,說不清是自慰、自省,還是自警,更不知道這是不是有違造橋題字者的初衷。橋邊的路沿壁而鑿,路的一側雖然護以石欄,畢竟下臨千仞,走近心橋,總不免叫人心寒股戰的。原道回來,繞過石碗東行,是一條必須躬身而行的石道,路往上走,卻越走越潮濕。走出石道,才知是一個泉聲叮咚的石穴。水從丈余高的穴頂滴落,滴在一塊古銅錢形狀的石雕上,石雕中間的方孔不時濺出晶瑩的水珠,叮咚作響,正應和石壁上的四個字——“泉聲石韻”。走近石雕,只見銅錢上有四個俊逸醇美的古彖——“政和通寶”。據說,清理這個石穴時,發現一枚“政和通寶”的古錢。“政和”是北宋用過的年號,取其意“政通人和”,正可喜賀硐天之興。於是,依勢鑿石,成此一景。從這個石穴出來,還有幾個大洞,繞壁而登,不覺得有些累了。走出洞口,竟然已近山頂。晚秋的涼風迎面撲來,拂去一路登攀的燠熱。山頂小坐,可以看到對面山坡上的點點洞穴,那漫山遍野的數百洞群,又會有幾多奇景,真不免叫人心馳神往。
民間傳說
這些坐落在浙江溫嶺的石穴,原本是溫嶺人為鑿石謀生而留下的礦洞。此地的採石業,起於晉,歇止於近十年。至今還能在個別洞穴看到採石作業的場面。石釺鏘鏘,石塵瀰漫,采出的石材,被簡陋的吊車吊出礦洞,擱在木製的手拉車上,由人用肩膀頂著車把,車後用綁著的木塊抵著地面,沿著坎坷的山道,顛簸到山腳……千餘年來,祖祖輩輩的溫嶺人就在這樣的艱險、繁重、落後幾近於原始的勞作中討生存,一錘錘,一釺釺,圓不了一代代食能果腹、衣能蔽體的美夢,卻營就這樣一座凝聚著創造力和生命力的石頭的宮殿,一座昭示著人類生存意志和生存智慧的豐碑。溫嶺,古稱太平,讀《嘉靖太平縣誌》 ,長嶼硐天所在的石倉山,只被修志者作為採石之所聊書一筆,並不 當作名勝看,今天卻成了赫然有名的省級風景區。陶行知說,你要是有兩塊麵包,就拿一塊去換一朵水仙花,因為麵包是身體的糧食,水仙花是精神的糧食。我們手裡有了可以用來換水仙花的麵包,卻是近年來才有的事。採石的石倉山,曾是溫嶺人的一塊並不甜美的麵包;而今的長嶼硐天,則絕對是世人面前的一朵極富神采的水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