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出家之因,實出宿緣……少年時期,因家中哥兄及父親的病亡,使其對生死、生命的永存、苦樂問題的思考,常繞心中。以致初上大學就對哲學、思想的書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逐漸又對基督教、道教、儒學、佛教等傳統宗教書籍發生興趣,尤其是對佛法意趣產生了深刻而義無返顧的喜樂與嚮往。
大學期間,甚至尚未明顯接觸佛教知識以前,時而就於睡夢中見到佛塔、佛像以及寺院;有時還見自己置身行走在已破敗了的寺院之中,而生起悲涼嘆息之感。
大學期間有緣認識本校幾位有佛教信仰的同學,常於星期天同往寺院,參加法會,聽佛學院法師講法,後來自己請了很多佛經,就於其中一位碩士同學的宿舍中,每周聚會一次,同誦經典,法喜充滿
初往寺院拜佛,曾因在北京廣濟寺內圓通殿觀音菩薩像前禮拜,禁不住涕淚俱下,哭泣成聲,心感莫名的人生委屈與苦楚。初於寺中聽講《大乘起信論》後,於一次靜坐中,無意間產生了對眼前有形物景同時就是無形無相,這樣一種“空”即“有”、“同體非二”的直覺。從此心中自發生出一種豁達、喜悅的感受,隨後不久,心中還自發生出一種慈悲一切,平等無差的情懷,以上狀態大致持續有半月之久。從此對《心經》、《金剛經》等佛經趣旨,自感有了一種非同理解的更真切的信心和體會。這種直覺的體驗出現過三次。這是促進自己對佛法有著更進一步的興趣和嚮往,而最終出家修行的最根本的動機。
出家初期住於溫州大羅山修法,後因遵師教示,往河南鶴壁靜居寺住山專修,1995年上半年遵師命往成都寶光寺圓俱三壇大戒;不久因緣隨師至靈岩古剎,遵師教示,於此安住,以至於今。
佛法修學,一直依止佛教大德元音老人修持心地。在師父的教導、提攜和勉勵下,意欲努力在事上體會“祖來大意”。“夫惟慶幸者,至今對佛法的信仰與行持,信念不移,信心未減,幸哉莫名!慚愧莫名!”,法師自嘆如是。
覺映法師時任濟南市政協委員,青聯委員,市佛教協會會長,濟南千佛山興國寺第四代監院,長清縣大靈岩寺監院,山東省宗教學會、山東省反邪教協會理事以及泰安慈善總會名譽會長
相關詞條
-
圓覺經
《圓覺經》,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的簡稱,又作《大方廣圓覺經》、《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圓覺了義經》,佛教大乘之經典。內容是佛為文殊、普賢等十二位...
內容介紹 詳細介紹 歷史源流 經典全文 出版信息 -
清定法師
清定法師俗名鄭全山,又名鄭有藏,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12月16日出生於浙江省三門縣高梘鄉一名門望族,家境殷實。其父為清末秀才,家世信佛。高梘鄉有創...
人物履歷 個人生平 修行發展 傳戒 社會評價 -
佛源法師
佛源法師(1922年4月12日--2009年2月23日):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人,俗姓莫。少而聰慧,年十八,投益陽會龍山棲霞寺剃落。1951年至雲門,得虛...
人物生平 化解雲門厄運 主持道場 其他事跡 詩詞聯偈作品選賞 -
太虛法師
太虛,法名唯心,字太虛,號華子、悲華、雪山老僧、縉雲老人,俗姓張,乳名淦森,學名沛林,生於清光緒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公元1890年1月8日),圓寂於公元...
生平 貢獻 大師全書 詩詞 紀念館 -
覺海寺
覺海寺為浙江省德清縣新市鎮北迎聖橋北堍的千年古剎覺,原名大唐興善寺。
景點簡介 內部景觀 歷史經過 相關詩文 相關圖片 -
隆蓮法師
被尊稱巴蜀才女,中國第一比丘尼。隆蓮法師是能海老上師高徒,德高望重,歷任全國政協委員;四 川省政協委員、常委;中國佛教協會理事、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副會...
個人簡介 名字由來 遁入空門 真身舍利 生平介紹 -
續早法師
續早法師,俗名李國志,生於歲丙午年七月吉日,曾任寧夏省佛教會理事,任中國佛教協會第五屆理事。
簡介 -
證覺寺
證覺寺又名證果寺,坐落在福建將樂縣萬全鄉常口村的太平山麓,始建於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較福州鼓山的湧泉寺早288年,據說福州鼓山上的寺廟就是仿照證...
千年古剎 游訪名勝 證覺寺傳說 證覺寺人文景觀 鎮寺之寶 -
諦閒法師
諦閒法師(1858--1932)浙江黃岩人,號卓三。法師畢生辛勤弘法,誨人不倦,教通三藏,學究一乘,為天台泰斗。對近代佛教有扶衰起弊之功。且梵行高尚,弟...
人物介紹 主要經歷 門下弟子 受戒學法 弘法參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