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者說“引爆核子彈”

《親歷者說"引爆核子彈"》著眼於第一顆核子彈試驗的工作流程,從押運核子彈部件開始,到核子彈裝配、上塔、保溫、插雷管直至引爆成功的一系列具體操作。受訪者大多數是名不見經傳的人物,然而,他們卻是在這一長長鏈條各個環節上“操刀”的親歷者。《親歷者說"引爆核子彈"》是一本沒有任何修飾的有關當事人的述說集,用他們自己的親歷,自己的聲音,自己的感情來還原那一段歷史。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親歷者說"引爆核子彈"》是參加我國第一次核試驗的主要親歷者——九院人第一次群體亮相口述披露核試驗的全景式回憶,也是一份珍貴的歷史資料。儘管當時個人所處的崗位不同,負責的工作各異,講述同一歷史事件時,卻可以互相補充、互相印證。受訪者用極其樸素的語言,不經意之中給我們展示出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是一本有關我國第一顆核子彈引爆的回憶錄。

作者簡介

侯藝兵(1955-)祖籍河南,生於雲南,畢業於天津工藝美術學院。北京套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副編審。主要從事攝影創作和採訪編輯,出版有《院士風采》《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紀學人》等多部大型影集。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新聞攝影協會會員、中外傳記學會會員。曾獲第十、十三屆中國圖書獎。

圖書目錄

引言
第1章 草原大會戰
一切為了“響”
爆轟出中子
核子彈試裝配
第2章 整裝進戈壁
核子彈運輸和保衛
“701”鐵塔
技術先遣隊
第九作業隊進場
701隊任務和人員組成
702隊任務和人員組成
絕對機密
鐵塔照相
第3章 奮戰在鐵塔
核子彈裝配
核子彈上塔
核子彈保溫
作業隊活動片段
徒手爬鐵塔
戈壁生活
鐵塔警衛
第4章 枕戈待“零時”
核子彈核測試
同步起爆裝置
雷管運輸
核子彈插雷管
“零時”前夜
720主控制站
第5章 核爆響前後
“零時”引爆核子彈
白雲崗觀察點
激動人心時刻
回收核測試數據
慶功宴
大河沿車站
緊張的221廠
第6章 一張歷史照片背後的故事
訪談吳世法
第7章 重返核子彈爆心現場
附錄
引爆第一顆核子彈大事記
主要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後記

後記

自從我開始做口述歷史的幾年時間內,老一代九院人一個個出現了。無論仍在九院或是調離九院的人都欣然面對我的錄音話筒,他們講述的激情像一股股涓涓細流奔涌而出,讓艱難的採訪多了一些溫暖和感動。在核爆鐵塔上拍攝那張合影照片的作者吳世法老人,經多方尋找也終於在遼寧大連顯身。遺憾的是,他當年拍攝的第九作業隊的工作照片,早在上世紀60年代便已銷毀殆盡。當年研製核子彈是國家最高機密,由於保密原因,在此後漫長的歲月中,“不談論”,成為這些親歷者的共同禁忌以致有的人至今談起來仍心有餘悸!
多人講述同一個重大事件的好處是視角多元,內容翔實並因親歷者說而鮮活,生動。只有他們才能把核試驗前前後後的過程細緻入微地反映出來,為那段歷史留下許多寶貴的細節。但是,這無形中也給自己增加了採訪難度。原來的受訪者集中在北京、綿陽兩地,後來增加了大連、濟南、蘇州、上海、西安等城市。有的人調離九院了,尋找散落在全國各地的九院人,難度可想而知。找到以後,還要說服他們接受錄音,隨著採訪的不斷深入,採訪對象也像滾雪球般的越來越多,由最初的8個人到20人、30人,最後形成幾十萬字的口述資料,我整整花了一年的時間。其後,整理工作花費了半年的時間,送交審查又經歷了整整一年。
今天,我們終於聽到九院人自己的聲音,儘管不是黃鐘大呂,但卻陽剛,柔韌,不絕於耳。雖然他們的人生從輝煌青春走向平淡老年,但卻共同有著某種程度的韌勁。他們延續了50年前的獻身理想,隨時代變革而信念不變。他們是一群默默無名的人,卻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我要做的僅僅是一個回到歷史現場的“記者”,通過自己的提問,發掘出九院人另一種精神財富。
我希望這部由九院人自己講述,自己編撰的第一本口述著作,能給中國核武器發展史提供一個新的視角,一個更接近歷史真相的文本,這也是我編這本書的最初動力。如果說還有些遺憾的話,那就是我無能力做更多人的口述。好在九院、九所領導從一開始就大力支持這項工作,並準備推而廣之。在這裡必須提到,我剛提出做口述的構想時,就得到本單位領導蔣起琥、鄒志成同志的支持,得到鄧國慶、余新川、吳明靜等人的大力協助;鄧稼先夫人許鹿希教授當面囑咐我擴大口述者人選範圍,儘可能多地留下歷史真相。宋炳寰同志無私地提供了許多大事記的資料,口述整理書稿經九院有關部門領導韓長林、田忠、汪亞等人認真審閱,在此,一併真誠地表示感謝。
個人記憶,無法保證完全可靠和準確。我期待有更多的親歷者給予補充和訂正,更期待有朝一日歷史檔案的解密。
侯藝兵
2012年3月5日

序言

1964年春,托舉核子彈的百米鐵塔在羅布泊拔地而起,中國第一次核試驗的現場準備工作全面展開。5058名參試人員來自解放軍總部、各軍兵種、新疆軍區、蘭州軍區、二機部、公安部、國防部十院、軍事工程學院、中國科學院等26個單位,他們懷著為祖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豪情壯志,搭起帳篷,連營數里,誓奪核子彈爆炸的成功。二機部九院派出222人的第九作業隊奔赴試驗現場。他們擔負著極其重要的任務:押運核子彈元器件,在“596”鐵塔下面裝配核子彈,再把核子彈送上鐵塔安裝、測試、保溫,直至插雷管,最後完成點火引爆任務。1964年10月16日15時,在新疆羅布泊成功地引爆了我國第一顆核子彈。
九院人在試驗場區最核心的部位,圍繞著“596”鐵塔上的核裝置奮戰了三個多月,他們親自引爆核子彈,更親眼目睹了波瀾壯闊的核爆炸場景。這些核試驗的點火者、見證者,40多年來一直嚴守秘密。如今,他們集體向外界披露核爆炸的有關細節,詳細敘述了48年前第一顆核子彈試驗的悠悠往事,成為九院人第一本集體口述著作。
隨著時光的流逝,參加過第一次核試驗的親歷者年齡也越來越大,老一輩領導者如張愛萍、李覺、張蘊鈺、張震寰已經去世;科學家如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懷、鄧稼先、朱光亞等也先後離開了我們。還健在的劉傑、劉西堯、程開甲已年近百歲;周光召、陳能寬等人為病所困,無法接受採訪。所以,對我來講就有了一種壓力和緊迫感。為了搶下更多的鮮活資料,為了錄下更翔實的口述文獻,為了揭開那一段鮮為人知的秘密,也為了澄清一些不真實的誤傳,從2009年4月開始,我慢慢摸索著學做口述歷史,鏡頭和文字相輔相成。其間甘苦自知,有沮喪,更有收穫!幾年下來,終於學會掌握一種新的採訪方式。
由於受到長期的保密教育,很多親歷者要么閉口不談,要么需出示單位的證明,這給採訪帶來了一定的難度,經過近一年的外圍採訪,我才漸漸地接近引爆核子彈這個重大歷史事件的核心。說來也巧,那還是由一張發黃的老照片引起的。
2009年7月,我正在做朱建士院士的口述,他拿出了一張老照片,在我國第一顆核子彈即將爆炸的鐵塔上,8位同志緊挨著核裝置一起合影。這張照片拍攝於1964年10月的某一天。幸運的是,照片上的8位同志有7位健在,這引起我極大的興趣。隨後,我便找到照片上的人,努力說服做他們的口述。很快,由這張照片引起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一段輝煌無比的歷史。最後我和其他兩位同志完成一部電視專題片《親歷者說“596”鐵塔的故事》。2010年元月,我又陪同中央電視台科技頻道的編導,重新採訪這張照片上的人和事,參與製作了一部《塔上塔下那些事兒》口述專題片,在中央電視台《科技人生》欄目播映。節目播出以後,在社會上引起反響。一位受訪者告訴我,他的老家陝西戶縣從中央電視台播出的節目中得知他參加了第一顆核子彈試驗,在他80歲生日的時候,縣政協主席特意來祝賀,稱他是家鄉人的驕傲,並收入縣誌名人錄。
按理說,電視片拍了,中央台播了,這件事本可以畫一個圓滿的句號。但是,我心裡一直覺得,由於電視鏡頭始終沒有脫離那張歷史照片,採訪的人限定在8個人的範圍內,講述的內容局限在鐵塔上最後幾天,必然留下了很多遺憾。照片上的8個人僅僅是一個作業分隊的代表,無法涵蓋整個第九作業隊的工作,更不能用以全面描述引爆核子彈的過程。於是,我沒有停下採訪腳步,手上的名單繼續擴大,口述內容也繼續往細節延伸。我開始尋找那些直接參與第一顆核子彈的運輸、保衛、裝配、吊裝、安放、保溫、插雷管直至到引爆核武器的九院人。圍繞著“596”鐵塔,圍繞著第一次核試驗,不斷增加採訪親歷者,不斷找到新的佐證,不斷充實豐富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據《當代中國的國防科技事業》一書記載,參加第一次核試驗的參試人員總共是5058人,這其中包含九院派出的參試人員。採訪過程中,第九作業隊的受訪者有的說上去200多人,有的說208人。到底是多少人?眾說紛紜,沒有人能說出準確的數字。畢竟過去了快50年,搞不清楚作業隊的具體人數一直是我的心結!一直到了2011年年底,我終於有機會查找檔案。在翻到朱光亞撰寫的《參加首次核試驗工作總結》一文時,第九作業隊222位參試人員的數字跳入眼帘,讓長久的困惑頓時化為烏有。更加令人驚喜的是,總結中還有第九作業隊各個分隊代號及分隊負責人的名單。這讓我興奮了好一陣子,因為已經完成的28位受訪者中間,許多人恰好是各個分隊的負責人,他們既是領導者,也是具體完成試驗任務的執行者,所負責的工作基本囊括了核試驗的各個環節。後來,我又補充採訪了兩位老同志,重點談核子彈的押運和作業隊組織管理工作,最後變成現在的30位受訪者。
這裡,我不得不說到陳雲堯同志,感謝他從浩瀚如海的原始檔案中整理摘錄下這些重要文獻,讓我這個查閱者“得來全不費工夫”。別人付出辛勤的勞動,我則順手摘了“桃子”。在感激、興奮之餘,我還要說,這份第九作業隊各分隊負責人名單裡面,已經有近10位老人去世,無法留下他們的聲音和笑貌,讓人不勝唏噓!不過,這反而更增強了我把口述整理出來的信心和緊迫感,並期盼儘快出版。
這裡有必要提一下受訪者群體,本書選的30位親歷者都是核子彈巨響的見證人。他們參加第一次核試驗的時候正值年富力強,很多人是作為科研技術骨幹從全國抽調到九院來的。他們的口述沒有華麗辭藻,沒有渲染拔高。儘管當時個人所處的崗位不同,負責的工作各異,講述同一歷史事件時卻可以互相補充,互相印證。受訪者用極其樸素的語言,不經意之中給我們展示出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他們參加第一次核武器試驗時,沒有任何可借鑑的經驗,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小心翼翼地完成試驗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從核子彈押運到核子彈裝配,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動作都是反覆演練,真正做到一絲不苟。甚至擰螺絲釘的動作,擰上幾圈都要爛熟於心。在這種嚴謹的工作作風下,整個核試驗過程中沒有出現一點紕漏。面對採訪者的提問,受訪者說的似乎都是試驗現場的工作細節和生活瑣事,沒有多少戲劇性故事,更缺乏豪言壯語。敘述者說得越平淡,越值得讀者細細地品味。因為那些現場的細節,是經過一生的過濾沉澱還能留下來的記憶!那個年代,人人都卯足了勁幹活,莊嚴的工作,鐵一般的紀律,政治上的壓力倒是殘酷的現實。九院人富於理想,嚴守紀律,重視集體和國家榮譽遠遠勝過個人名利和待遇。正如受訪者張振忠老人說的那樣,“責任勝於能力,有了責任,沒有能力可以提升能力,沒有目標可以創造目標!”
我雖然在採訪中攝下了這些大多年近八旬老人的照片,但在最後整理編輯時,我沒有選用他們的近照,而是刻意選擇了老照片,選擇上個世紀60年代他們參加工作時風華正茂的年輕照片。我想,受訪者講述的是上個世紀的核試驗,照片的年齡也要儘量與那個時代相吻合。遺憾的是,受當時保密制度的限制,一旦進入了二機部或其他軍工系統就不能隨便拍照。所以,受訪者幾乎沒有現場工作照片也就不足奇怪了。
對一個歷史重大事件,不同的人的回憶能呈現出事件的多樣性和多視角,給採訪者帶來許多新的啟發,這些啟發又不斷地幫助我修正對該書編輯整理的認知。面對著70個小時的錄音和一大堆口述材料,我曾經計畫把每一個人的口述按照採訪日期、採訪內容包括提問、對話,從頭到尾地原文刊出。但是,這顯然是一個偷懶的辦法。最後我決定把這些口述資料打亂、重組,按照第一顆核子彈出廠、進入核試驗場區的時間順序;九院先遣隊到第九作業隊大部隊進入試驗場區直至最後撤離;按照核試驗準備程式,從裝配到點火引爆,分成若干個小標題,再把不同人的口述穿插其中,努力勾勒出一條從試驗前準備到成功引爆的清晰脈絡,以便符合一般人的閱讀習慣。這樣一來,整理就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許多個深夜,我坐在電腦前,頭戴耳機聆聽著不同方言口音,閱讀著既熟悉又陌生的歷史,同時也被自己不斷的發現時而驚喜,時而嗟嘆。
應該承認,在新疆羅布泊第一顆核子彈試驗現場的參試人員,多數人不知道北京中央最高領導人的決策過程,即便在試驗現場指揮的將軍、科學家們也要聽從“中央專委”的具體部署。所以,我又翻閱了大量傳記、回憶錄,整理出作為本書主題事件背景的“大事記”。中央領導入在北京指揮運籌帷幄,與奮戰在“596”鐵塔上九院人的工作身影形成對照,互相映襯。從北京到新疆,從決策到試驗,從前沿到二線,渾然一體,讓讀者從更大的視角來看待48年前的這一壯舉。
時至今日,反映第一顆核子彈爆炸的那段歷史,已經有很多報導和出版物,包括傳記、回憶錄、紀實文學等有十幾本之多。唯獨沒有核武器研製單位的人發出的聲音。也許,我們需要一本沒有任何修飾的有關當事人的回憶,用他們自己的親歷,自己的講述來還原那一段歷史。“紀實”也好、“揭秘”也罷,都無法替代親歷者聲情並茂的講述,無法替代見證者發自內心的激情進涌,這是積蓄多年的情感釋放和吐露,這是經歷那一刻驚心動魄的歷史瞬間的感受。
侯藝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