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親仁坊,又稱“親仁里”,按唐時長安城序列,在朱雀街東第二街之東,北臨宣陽坊,南臨永寧坊,與東市(又稱都會市)對角,親仁坊的布局,與南北對列其它坊一樣,整體被坊內的大十字街劃分四大區,每區內有小十字街,分坊內為十六小區,小區內又有“巷”、“曲”,坊外有夯土坊牆圍護,並於四面開四門,位於穿羅城而過的六條高坡(即隋代著名的城市規劃師宇文愷所謂的“六爻”)中的第四條(即《易經》乾卦中的“九四”)上面。據勘測,親仁坊遺址大概東西位於今太乙路南段以西至西安市測繪局附近,南北在今友誼東路與建設東路之間的地域。歷史

最終廢毀
親仁坊的最終廢毀 有唐一代,長安城屢建屢毀,而親仁坊的最終廢毀,當在昭宗天祐元年(904),朱溫脅帝遷都洛陽並強令長安居民按籍遷居。這一次毀長安宮室、百司及廬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連薨號哭,月余不息,秦人大罵於路曰:‘國賊崔胤,召朱溫傾覆社稷,俾我至此,天乎?天乎?’”“長安自此遂丘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