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恥沖村

覓恥沖村位於雲南省玉溪市峨山縣甸中鎮西北方向,與易門縣十街鄉毗鄰,距離甸中鎮政府10公里,隸屬於甸中鎮小河村委會。覓恥沖是滇中革命老區辦公舊址所在地,具有優良的革命傳統和純樸的民風,整個村民小組共有106戶,398人,有28歲以下青年130名,團員60名。

基本信息

覓恥沖村

覓恥沖村有水田174畝,水澆地450畝,旱地109畝。由於特有的地理位置、區位優勢及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促成了其得天獨厚的烤菸種植優勢,成為了甸中鎮的主煙區之一。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5859元,全村共種植烤菸463畝,交售烤菸55897.2公斤,其中上中等煙35823.2公斤,占64.09%;中等煙14059.7公斤,占25.15%,低次等煙6014.3公斤,僅占10.76%,實現交售金額64.9737萬元,均價11.62元/公斤。2006年,全村烤菸育苗工作全部採用工廠化漂浮育苗,共有育苗中棚5個,小棚10個。覓恥沖村民小組93戶菸農共交售菸葉47523.96公斤,平均售價為11.71元/公斤,最高售價達到了13.12元/公斤,烤菸給全組菸農帶來了556505.52元的經濟收入,小河村委會共有10個村民小組,僅覓恥沖組的交售量就占到了全村的22%,其中上等煙比率達66.08%,上等煙比率比去年提高了兩個百分點。覓恥沖村是個掩藏在深山裡的彝族村寨,但在滇中革命鬥爭史上卻占有重要地位。1948年,為適應鬥爭形勢需要,中共滇中地委遷到覓恥沖村,一度在這裡領導和指揮滇中地區軍民同國民黨殘部展開最後的鬥爭。彝家兒女為革命的勝利作出了貢獻。艱苦奮鬥的老區精神在村民中代代相傳。改革開放以來,村民們遵循黨的富民政策,全力投入到發展經濟、建設美好家園的事業中。民眾生產生活和村容村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1年,全村實現經濟總收入95萬元,人均純收入達1667元,呈現出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村民安居樂業的喜人景象。自1999年被列為縣級文明村建設示範點以來,乾群團結一心,充分發揚老區精神,發揮老區優勢,積極推進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促進了全村各項事業的發展,先後榮獲縣級、市級和省級“文明村”光榮稱號。過去,髒、亂、差一直是農村普遍存在的問題,在山區村寨就更顯得突出。近年來,“美化居住環境,改變村容村貌”成了覓恥沖村民共同的要求和迫切願望。村里籌資1萬多元,村民們積極投工投勞,將村內長800多米、寬4米的主要街道鋪成水泥路面,徹底改變了“晴天走路一身灰,下雨出門一身泥”的狀況。為長期保持清潔衛生,村民們疏通排水溝,填平了多年淤積的臭水塘,對廁所、畜廄和部分影響通行的建築物進行了清理、拆除和搬遷,垃圾、柴禾實行定點堆放。通過一系列整治,村民們養成了文明、衛生的生活習慣。由於民眾基礎較好,覓恥沖被確定為全鎮最早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的村之一。村幹部堅持標準、嚴格程式,杜絕走過場和弄虛作假,激發了村民們參創參評的積極性。全村共評選出15戶“十星戶”、61戶“九星戶”。從1999年至今,村里堅持每年年中檢查、年底複評,該摘星的摘星,該加星的加星。還專門組織村幹部和部分村民到“創星”活動搞得好的通海東村學習取經,使“創星”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深入人心,促進了村風民風的轉變和村民素質的提高。為使先輩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代代相傳,在上級的幫助、支持下,共投入資金13萬元,民眾投工投勞3000多個,修復了原滇中地委辦公舊址,並在黨史部門的幫助下,製作了陳列展板,聘請一名退休教師擔任解說員,將其建成一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系統地向人們展示我黨在滇中地區成長、壯大和領導滇中人民進行武裝鬥爭,奪取革命勝利的光輝歷程。據不完全統計,建成開放以來,已接待省、市、縣各級前來參觀學習人員4萬多人次。為滿足村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村里籌集8萬元資金,架設了能接收37套節目的有線電視網,讓世居深山的彝家人開闊了眼界,獲得致富信息。覓恥沖還活躍著一支全部由村民組成的業餘文藝隊,自編自演,把黨的方針、政策,國家有關法津法規和農村湧現出的新人新事編進花燈、歌舞等文藝節目裡,平時定期組織活動,逢年過節,除為本村增添節日的喜慶氣氛外,還到四鄉八鄰巡迴義務演出,大大豐富了周圍村寨的文化生活。[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