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制度分析

西部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制度分析

西部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發展狀況 西部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制度分析 西部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制度安排

作 者:左兵
出版時間:2008-4-1
版 次:1
頁 數:310
字 數:260000
印刷時間:2008-4-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811252330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經濟全球化和教育國際化的迅猛發展,國際競爭的日趨激烈,使高校在生存與發展中面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國外許多著名大學成功的發展經驗表明,把學科建設作為學校發展的突破口,通過學科建設提高學校的整體辦學水平,是學校基業長青的必由之路。例如,成立於1891年的史丹福大學,到19世紀20年代初還鮮為人知,但在1946年特曼教授擔任史丹福大學校長後,選擇化學、物理和電子工程三個學科作為突破口,經過努力,布赫教授發現了核磁共振現象,獲得了1952年諾貝爾物理獎,史丹福大學也因此步人世界名牌大學的行列。“香港科大現象”也是如此,建校於1991年的香港科技大學,通過重點發展納米科技、生物科技以及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取得了國際科學界矚目的成果,大大提升了該校的學術地位和國際知名度。此外,像劍橋大學的物理學、生物學,伯克利加州大學的原子物理、人類學,康乃爾大學的農業科學、飯店管理,加州理工大學的航空學、套用物理,牛津大學的神學、古典文學等都頗具特色。上述高校也都因為這些學科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而聞名於世。因此,把學科建設作為高校建設的核心已成為大家的共識,而對學科建設的研究也成為近年來高等教育研究關注的熱點問題。

作者簡介

友兵,女,1971年2月出生,四川安岳人。1l994年畢業於石河予農學院植物保護專業,獲農學學士學位,2002年畢業於石河子大學經貿學院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獲管理學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教育學專業,獲教育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經濟與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現任石河子大學政法學院副院長,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承擔並主持國家級課題“西部地方綜合大學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等4項、自治區課題“邊疆高校跨越式發展運行機制研究”等2項,主持石河子大學課題3項。在國內權威期刊上發表《政策導引下的重點學科建設制度分析》、《獨立學院的法律地位探析》等論文20餘篇,參與編寫《邊疆高校跨越式發展運行機制研究》等書籍,獲石河子大學教學成果獎2項。

目錄

第一章 引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研究意義
第三節 基本概念的界定與辨析
第四節 研究文獻述評
第五節 研究視角與研究方法
第六節 研究思路與本書基本框架
第二章 政策導引與我國學科建設制度化的發展歷程
第一節 學科建設制度的雛形:20世紀50年代的院系調整與學科結構布局
第二節 學科建設制度的確立:兩次重點學科評選與學科建設
第三節 學科建設制度的延伸:“211工程”與重點學科建設
第四節 學科建設制度的深化:2006年 第三次重點學科評選
第五節 學科結構的發展趨勢
第六節 我國學科建設制度的軌跡素描
第三章 西部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發展狀況
第一節 我國學科建設制度化過程中西部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歷史樣態
第二節 西部地方高校的發展狀況
第三節 西部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狀況
第四節 西部地方高校的發展與高校學科建設的關係
第四章 西部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外部環境分析
第一節 政策環境
第二節 經濟環境
第三節 文化環境
第五章 西部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制度分析
第一節 西部地方高校學科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其制度分析
第二節 西部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制度環境及制度分析
第六章 西部地方高校學科建設的制度安排
第一節 加大國家政策支持力度,降低制度供給落差
第二節 緊密結合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求
第三節 尋求具有西部文化底蘊的學科發展新路徑
第七章 結語
第一節 基本結論
第二節 研究的創新
第三節 研究的局限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