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雪頓節](/img/7/439/nBnauM3X4YDNzczN2gTNwgTN0ETMxQTNxADMwADMwAjMxAzL1A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7世紀以前,"雪頓"活動是一種純宗教活動。那時按照佛教的法規戒律,喇嘛們夏天有好幾十天在寺內,禁止出門,要行三事,即長淨、夏安居和解制。
在開禁的日子,他們紛紛出寺下山,這時百姓都要準備優酪乳子進行施捨。喇嘛們除了喝優酪乳子外,還可盡情地歡樂玩耍,這就是"雪頓"的來源。
17世紀中葉,清朝正式冊封五世達賴和四世班禪,"政教合一"的制度得到加強。在雪頓節期間,開始演出藏戲,把宗教活動和文娛活動結合起來。初時以哲蚌寺為活動中心,後來,五世達賴把活動中心從哲蚌寺移到布達拉宮。18世紀初,羅布林卡建成後,成為達賴夏宮,於是雪頓節的活動又從布達拉宮移到羅布林卡。雪頓節期間,開始允許市民入園觀看藏戲。
![西藏雪頓節](/img/e/7e2/nBnauM3XyYjM0YTO3gTNwgTN0ETMxQTNxADMwADMwAjMxAzL1A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959年以後,雪頓節成為廣大人民民眾歡樂的節日。節日期間.那些身著"氆麥"(盛夏藏族婦女們穿的無袖長袍)的婦女,腳蹬高筒皮靴的男子,以及那些歡蹦亂跳的兒童,像潮水般湧進羅布林卡內,觀賞藏戲會演和各種文藝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