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西藏水文站網主要由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水質站(地表與地下)、地下水觀測井、實驗站、專用水文站等構成。 自1982年開展“水文巡測、站隊結合”建設以來,到目前為止,我區初步建設4處水文巡測基地,實現站隊結合的測站15處,水質中心一處、分中心4處,擴大了水文資料的收集面。 2007年底在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建設完成了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西藏水情中心,到目前,套用通信和計算機等先進技術實現了我區水文數據自動採集、傳輸、處理並製作水文預報。

西藏水文自1952年在昌都地區建立了第一個水文站開始,已走過五十八年的光輝歷程。五十多年來,西藏水文事業在自治區黨委、政府、水利部及區水利廳的領導和關懷下,在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經過水文系統廣大幹部、職工的不懈努力,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完善的過程,使西藏水文事業逐步走上了健康、和諧、穩定和規範化的發展道路。
西藏水文實行垂直管理,機關內設5個科室、4個直屬部門,各地(市)下設水文水資源勘測大隊,共七個大隊。現有在職職工286人,退休職工62人。具備研究生學歷的3人、本科學歷33人、大專學歷90人。專業技術人員162人,其中高級工程師3人、工程師80人、助理工程師及技術人員79人;工人技術人員109人,其中技師7人、高級工58人、中級工31人、初級工13人,基本滿足了西藏水文事業發展的需要。
西藏水文站網主要由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水質站(地表與地下)、地下水觀測井、實驗站、專用水文站等構成。截止2007年底,全區各類站點共157處,其中基本水文站28處(包括國際報汛站3處、中央報汛站15處)、水位站4處、地下水監測站21處、雨量站35處、水質監測斷面61處(其中常規監測站點有42處)、土壤墒情站6處,各類站網密度達到1.31站每萬平方公里,其中水文站站網密度達到0.27站每萬平方公里,基本控制了“一江三河”及怒江、瀾滄江等重點防洪地區,為我區的流域規劃、綜合治理和防洪減災積累了可靠的基本水文資料。
自1982年開展“水文巡測、站隊結合”建設以來,到目前為止,我區初步建設4處水文巡測基地,實現站隊結合的測站15處,水質中心一處、分中心4處,擴大了水文資料的收集面。
2007年底在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建設完成了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西藏水情中心,到目前,套用通信和計算機等先進技術實現了我區水文數據自動採集、傳輸、處理並製作水文預報。
水文科研成績斐然:1975年在拉薩建立了西藏第一座大型蒸發實驗場;1976年在羊卓雍湖白地建立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蒸發實驗場;與國內外研究機構合作,完成了《西藏自治區水資源調查評價》、《西藏自治區山洪災害防治規劃》、《西藏自治區冰湖災害防治規劃》、《西藏藏南諸河流域冰川編目及冰湖潰決洪水研究》等項目的研究。先後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有一套嚴格的水文成果質量保證體系,已通過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計量資格認證》,現已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甲級)資質證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甲級)資格證書》、《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乙級)資格證書》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方案編制(丙級)資格證書》。
精神文明建設卓有成效:1998年,西藏自治區水文水資源勘測局作為全區唯一的抗洪搶險先進集體受到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和國家人事部的聯合表彰;1998年被區黨委、政府授予全區民族團結先進集體;1999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先進集體;2000年被水利部授予全國水利規劃先進單位;2001年被區黨委、政府授予“九五”期間全區科技工作先進集體;2004年被區黨委、政府授予全區民族團結先進集體;2005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先進集體;2009年謝玉紅同志獲“全國十大巾幗建功標兵”榮譽稱號,同年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