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西藏扁芒菊種拉丁名:Waldheimia glabra (Decne.) Rgl.
種別名 :剛布(藏名)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扁芒菊屬
屬拉丁名:Waldheimia
海 拔:4900-5500
中國植物志:76(1):084
組中文名:扁芒菊組
組拉丁名:Sect.Waldheimia
亞族中文名:菊亞族
亞族拉丁名:CHRYSANTHEMINAE O.Ttoffm.
族中文名:春黃菊族
族拉丁名:ANTHEMIDEAE 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2—4厘米;根狀莖匍匐,木質化,多分枝。莖多數,短縮,近直立,無毛或疏生短柔毛,密生蓮座狀葉叢。葉匙形,長6—12毫米,寬3—5毫米,頂端3—5深裂,向基部急狹成短翼柄;裂片線形或線狀長圓形,長2—5毫米,頂端鈍或稍尖,全緣或具2淺齒,無毛或上面疏生棉毛,有腺點。頭狀花序單生莖端或枝端,直徑約2厘米,通常有長達2厘米的梗,花梗被棉毛,近總苞基部的毛較密;總苞半球形,直徑1—1.2厘米;總苞片約5層,覆瓦狀排列,外層卵形,長約5毫米,寬約3毫米,具寬的黑褐色缺刻狀撕裂的膜質邊緣,背面疏生棉毛,中央綠色,最內層狹長圓形,長約6毫米。舌狀花12—20個,中性,有1—2條退化的冠毛;舌片粉紅色,橢圓形至寬橢圓形,長11毫米,寬2—2.5毫米,具4脈,頂端2—3小齒,管部長約3毫米。管狀花兩性,多數,花冠黃色,長約4毫米,檐部5裂,裂片頂端深紫色,狹管部帶綠色,長約2.2毫米;瘦果長約2毫米,無毛,有腺點;冠毛多數,長約5毫米,淡棕色,上部常帶綠色,邊緣有撕裂,頂端銳尖。花果期7—8月。產地分布
產我國西藏(定日、聶拉木、扎達、日土、革吉、雙湖)。生於高山碎石坡石縫中,海拔4900—-5500米。印度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蘇聯中亞地區也有分布。醫學用途
藏族民眾用全草治療感冒有效。【藥 名】:西藏扁芒菊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菊科植物西藏扁芒菊的全草。
【功 效】:祛風清熱。
【主 治】:用於外感表證、發熱頭痛、項背強痛。
【性味歸經】:辛,平。入肺經。
【用法用量】:內服:6一9克,水煎服。
【別 名】:剛布(藏語)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西藏。
【考 證】:始載於《中國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