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葉扁芒菊

羽葉扁芒菊

羽葉扁芒菊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匍匐,多分枝。莖多數,疏散叢生,高10一15厘米,不分枝,被白色棉毛,基部殘留多數褐色乾膜質的葉鞘。分布於我國西藏西部(普蘭)。印度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及蘇聯中亞地區也有分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羽葉扁芒菊羽葉扁芒菊

種中文名:羽葉扁芒菊

種拉丁名:Waldheimiatomentosa(Decne.)Rgl.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扁芒菊屬

屬拉丁名:Waldheimia

海拔:4200-5200

組中文名:羽葉組

組拉丁名:Sect.A1lardia(Decne.)Tzvel  

亞族中文名:菊亞族

亞族拉丁名:CHRYSANTHEMINAEO.Ttoffm.

族中文名:春黃菊族

族拉丁名:ANTHEMIDEAE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匍匐,多分枝。莖多數,疏散叢生,高10一15厘米,不分枝,被白色棉毛,基部殘留多數褐色乾膜質的葉鞘。葉被白色棉毛,長圓形至線狀長圓形,長4—5厘米,寬1.2—1.5厘米,二回羽狀深裂,下部裂片逐漸變小且為一回羽狀深裂,末回裂片披針形至卵形,頂端有長尖頭,葉柄基部擴大,近膜質,被疏毛或幾無毛。頭狀花序單生莖頂或枝端,異型,多花,有梗;總苞直徑1.7—2厘米,基部被密棉毛;總苞片3—4層,覆瓦狀排列,外層較短,披針形,頂端急尖,具較寬的深褐包撕裂的膜質邊緣,背部被棉毛;內層線狀長圓形,幾乎全為膜質,頂端褐色撕裂狀。舌狀花約20個,雌性,能育;舌片線狀長圓形,粉紅色,平展,長1.5厘米,寬5毫米,具3—5脈,頂端有3小齒,瘦果被腺點,上部疏生白色柔毛,冠毛正常發育。管狀花兩性,多數,花冠長4毫米,黃色,檐部5裂;瘦果狹長圓形,長4.5毫米,寬0.8毫米,上半部有極疏的長柔毛,具6—8縱肋,肋上半部淡紅褐色,散生腺點;冠毛扁平,長約6毫米,淡黃綠色,上部擴大,邊緣撕裂狀,頂端多少帶褐色。花期7月,果期8—9月。

生長習性

生於碎石山坡,海拔4200—5200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