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館規模
隨著新館的啟用,我館總建築面積達2.67萬平方米,其中綜合館建築面積1.77萬平方米、文科館建築面積5864平方米、醫學館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
西藏大學圖書館共擁有新校區、老校區、醫學院、農學院、財經學院五個分館和八個學院資料室。
歷史沿革
1951至1965年期間,歷經藏文幹部訓練班資料室、西藏軍區幹部學校資料室、西藏地方幹部學校資料室、西藏行政幹部學校資料室四個階段;1965年,成立西藏師範學校圖書館;1975年,成立西藏師範學院圖書館;1985年7月,西藏大學圖書館樓建成並正式啟用;2001年,西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與西藏民族學院醫療系併入西藏大學,原西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成為醫學院分館;2001年,西藏農牧學院與西藏大學合併,其圖書館成為農學院分館;2007年10月,西藏大學新校區圖書館建成並正式啟用;2009年,西藏財經學校併入西藏大學,其圖書館成為財經學院分館。
館藏特色
綜合性大學的特點,長期以來堅持按照“藏漢文並重、以藏學為特色、多學科全面建設”的原則均衡發展,經過五十餘年的持續建設,新、老校區兩個分館紙質文獻藏書總量達80萬餘冊,其中,藏文圖書2萬餘冊,藏文木刻本2400函,漢文圖書71萬冊,漢文古籍1.6萬冊,西文圖書0.5萬餘冊,報刊合訂本1.9萬餘冊,館藏光碟1萬餘張,本地存儲電子圖書、學術論文、教學資源等各類鏡像數據近30TB,館藏規模和質量居於自治區首位,此外,2007年還特別收藏了40餘函1000年前土蕃時期的藏文手抄善本《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成為鎮館之寶。另有中國國家圖書館指定收藏的《中華再造善本》一套。
館藏資源
設備平台
我館隨著新校區圖書館的落成,基礎設施、設備平台建設得到了“質”的改觀,特別是經過眾多專家論證了的數位化圖書館系統建設,其中包括網路系統、終端閱覽系統、信息發布系統、3D虛擬閱覽系統、數碼製作系統及利用平台等。
圖書期刊
預計學校有各類圖書65萬冊,期刊1000餘種。
電子信息
CNKI博碩學位論文、學術期刊、重要會議、重要報紙全文,Apabi電子圖書,維普生物醫學資料庫,國外捐贈50餘個資料庫等。
共建共享
共享西藏圖書館圖書資源。
學術研究
多年來,我館注重“科研立館"的方針,制訂了《西藏大學圖書館、檔案館科研工作獎懲暫行辦法(2005年第二次修訂)》,支持和鼓勵館員職工進行科研,搞學術創新,並將成果轉化於崗位工作中,使我館的改革與建設有理論依據和支撐。該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項、主持校級課題3項,參與國家級課題7人次、自治區級課題2人次、校級課題2O餘人次;在各類刊物、會議上發表論文近50篇;另有專著、CD/VCD/DVD、繪畫等作品多部(張)。
發展方向
戰略定位
努力架構一個現代化、個性化、人文化的開放式數位化圖書館。建立虛實文獻信息相結合,有主、有輔、有特色的館藏資源體系;形成以讀者為本的多媒體、多層次、多互動方式信息服務體系。強力支撐學校乃至全區各級教育質量的提高,成為教學及科研的信息平台、終身教育的基地、政府決策諮詢的思想庫及區域性的社會信息服務中心。
前期目標
為讀者創建一個良好的學習和研究環境,為全館職工營造一個和諧的關係和良好的創新氛圍,為全區信息產業的建設與發展起一定的促進和導向作用。
在整體推進中,我們牢牢把握“隊伍素質建設是關鍵;制度機制建設是根本;思想文化建設是基礎;環境建設是前提;現代化建設和功能拓展是手段;微償服務是保障;開放、競爭、合作、創新是不竭的動力和源泉”,要始終堅持“舉亮點、抓重點、攻難點,整體協同,梯次推進,真抓實幹,與時俱進,不斷實現自我的新突破、新跨越!”
未來展望
時至今日,全球信息及技術手段的高科技化,呼喚著對傳統圖書館原有功能、方法、手段與目標進行質的變革。未來的數字圖書館將是功能無限定,服務無邊界,以超大規模,分散式,使用便捷,沒有時空限制,可以滿足全球任何終端聯網,並能實現“跨館、異構、無縫”連結與智慧型化檢索的知識中心和“信息港”。信息處理,信息挖掘,信息再整合及信息管理、評估和廣泛利用,則是未來圖書館的核心工作,凸顯出是理性文化、信息服務和教育的大平台。
面對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要自我加壓,與時俱進,惟有以館藏個性化和服務高品位、多樣化,才能生存和發展下去。因此,必須努力建設好館藏實體和網路虛擬兩種資源,以文明、高效、優質的全方位信息服務,滿足學校和社會兩大讀者群,這就規定我們始終要堅持和加強以藏學為重心的館藏特色建設,不斷開發一些有特色的文獻信息檢索和服務,探索性地建設休閒閱覽、健身閱覽,以及三維時空虛擬體驗閱覽;不斷加強對區內、 外的館際交流與合作,走資源共建共享與整合開發的聯合發展之路,堅持立足學校,走向社會,不斷與時俱進地拓展外延和發展內涵,使我館保持可持續性發展。
隊伍狀況
該館現有50餘名正式職工,其中碩士研究生學歷達18%,本科學歷達68%;具有高級職稱人員有4名,中級職稱人員30多人,形成一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相對合理且館員專業覆蓋面廣的圖書館隊伍,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條件。
服務指南
以“服務育人”作為圖書館整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推行優質服務、高效服務,積極改進服務方式,不斷拓寬服務內容。圖書館開設有各類獨立文獻閱覽室13個、閉架綜合借書處一個、電子閱覽室2個(共300座)、藏學特藏檢索室1個,新、老校區兩個分館共有閱覽座位1662個;現有工作人員40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9人、中級職稱19人、初級職稱4人、無職稱8人,具有碩士以上學歷者11人;各讀者服務點周開放時間最短35小時、最長66小時,年均接待讀者16萬人次,年均借閱文獻15萬冊。
圖書館搭建有完整的自動化管理系統,文獻工作以金盤圖書館集成管理系統(GDLIS)為平台,電子閱覽服務以金盤電子閱覽室管理系統(GDERS)為平台,圖書館所有工作均採用計算機操作進行,制訂有完整的工作流程。設定有電子公告大屏、OPAC讀者檢索終端、新書展示窗、宣傳欄等多種開放式讀者資訊服務平台,建設有獨立的圖書館網站和區域網路,讀者可以通過網站上GDLIS的WEB平台對個人賬戶進行查詢、預約、續借等管理,網站通過校園網千兆通道,可以為校園網覆蓋的所有網路接口提供高速的館藏數字信息服務。加入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CASHL)資源和服務體系,與西南地區部分高校建立了館際交換關係,能夠以網路方式為讀者獲取校外文獻提供便捷服務。2011年牽頭成立了CALIS西藏自治區文獻信息服務中心和教育部CADAL服務中心西藏自治區分中心,為全區高校搭建了資源共建共享的平台。2013年申請成立了“西藏自治區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並將秘書處設於西藏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