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蘆白粉病

西葫蘆白粉病

西葫蘆白粉病是一種植物疾病名稱,屬於細菌性病害,是由葫蘆科白粉菌和瓜類單囊殼菌引起的真菌病害,病菌孢子借氣流即澆水傳播再侵染,由於病菌的孢子繁殖速度快,易導致流行。

症狀識別

西葫蘆白粉病屬於一種細菌性病害,苗期至收穫期均可發生,葉片發病重,葉柄和莖次之。發病初期在葉面或葉背上產生白色近圓形小粉斑,葉正面多,其後向四周擴展成邊緣不明顯的連片白粉,嚴重時整個葉片布滿白粉。

病原

此病由真菌子囊菌亞門單絲殼白粉病Sphaerothecafuliginea和二孢白粉菌Erysiphecucurbitacearum侵染引起。

發生特點

北方地區病菌以閉囊殼隨病殘體在地上或花房月季花或保護地瓜類作物上越冬,南方地區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越夏。翌年條件適宜時,分生孢子萌發藉助氣流或雨水傳播到寄主葉片上,5天后形成白色菌絲狀病斑,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飛散傳播,進行再侵染。浙江地區黃瓜白粉病發生盛期主要在4月上中旬至6月下旬危害保護地黃瓜,長江流域秋植黃瓜9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亦有發生危害。田間流行適溫在16~25℃,相對濕度80%以上。保護地栽培黃瓜因通風不良、栽培密度過高、氮肥施用過多、田塊低洼而發病較重。

發病規律

西葫蘆白粉病是由葫蘆科白粉菌和瓜類單囊殼菌引起的真菌病害。病菌可在大棚瓜類作物或月季花連茬地的病殘體上存活。病菌孢子借氣流即澆水傳播再侵染,由於病菌的孢子繁殖速度快,易導致流行。病害發生的溫度為10—25℃,白粉病流行需高濕條件,這有利於孢子萌芽,但高濕乾燥有利於分生孢子繁殖和病情擴展,所以,當高溫乾旱與高濕條件交替出現時,病害即可流行。西葫蘆白粉病在苗期至收穫期葉片均可發病,在高溫乾燥與高溫高濕交替出現、棚室內又有大量菌源、種植感病品種的

防治:

①大棚扣膜時最好採用質量較好的無滴膜。嚴禁採用半無滴膜和有滴膜,以減少棚內的相對濕度。
西葫蘆銀粉病以物理防治為主。控制棚內濕度,早放風,晚排風,排出棚內濕氣。噴一些葉面肥如“益微”,也可使植株健壯,減少銀粉病的發生。
③西葫蘆白粉病以防治為主。

預防方案:速淨按500倍液稀釋噴施,7天用藥1次。 

治療方案:輕微發病時,奧力-克速淨按300—500倍液稀釋噴施,5—7天用藥1次;病情嚴重時,奧-力克速淨按300倍液稀釋噴施,3天用藥1次,噴藥次數視病情而定。

露地防治要點

1、選用抗病品種,播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驅避地下蟲害,隔離病毒感染,提高種子發芽率;培育壯苗,定植時施足底肥,增施磷、鉀肥,避免後期脫肥,同時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強度,保護禾苗茁壯成長。
2、加強田間管理,生長期注意通風透光,適時澆水追肥、中耕除草,在西葫蘆開花期、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各噴灑壯瓜蒂靈一次,增粗瓜蒂,強化營養輸送量,促進瓜體快速發育,瓜型漂亮,使西葫蘆高產優質。
3、藥劑防治,棚室提倡使用硫磺熏蒸器定期熏蒸預防,發病初期應根據植保要求噴施針對性藥劑進行防治,並配合噴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強藥效,提高藥劑有效成分利用率,鞏固防治效果。

症狀症狀

相關他們

一、http://www.51saomang.com 掃盲網
二、農博士農作物疾病諮詢系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