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信息
作者:高名潞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副標題:再現與藝術史轉向
出版年:2016-9
頁數:604
定價:98.00元
裝幀:平裝
ISBN:9787301273517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二十餘年潛心教學和研究,從非西方視角系統梳理、反思和批判西方藝術史理論的學術專著,開創性地提出了“再現”是貫穿西方藝術史理論發展的主線。西方現代藝術史及藝術批評理論的哲學基礎是啟蒙時代所奠定的再現理論,正是對這一啟蒙運動以來主客觀二元論的繼承和質詢,構成了西方藝術及其理論的歷史,然而西方藝術史理論始終未能超越二元對立的思維範式。有鑒於此,作者既提綱挈領又詳實地對西方藝術理論的發展脈絡進行了獨特的論述,解讀了不同理論流派之間的內在關係,對再現理論在西方的發展進行了梳理和重構,並探討了藝術史理論發展的新方向及其可能性。
作者簡介
高名潞,美國哈佛大學博士,美國匹茲堡大學藝術史及建築史系教授,天津美術學院當代藝術研究所所長。主要著作有《中國當代美術史1985—1986》、Inside Out: New Chinese Art、《中國前衛藝術》《中國極多主義》(中英文)、《牆:中國當代藝術的歷史與邊界》(中英文)、《另類方法,另類現代》《“無名”:一個悲劇前衛的歷史》《意派論:一個顛覆再現的理論》、Total Modernity and the Avant-Gard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Art等。策劃的重要展覽有“中國現代藝術展”“Inside Out: New Chinese Art”“豐收:當代藝術展”“中國極多主義”“The Wall”以及“意派:世紀思維”等。
目錄
序 /1
第一部分象徵再現:哲學轉向
第一章古代被啟蒙:還原人文的藝術史 /15
第一節完美性模仿:瓦薩里的《大藝術家傳》 /16
第二節風格即文明:溫克爾曼開啟的人文藝術史 /30
第二章宣物必先思我:啟蒙奠定的思辨再現理論 /55
第一節公眾空間對啟蒙思想的傳播和顛覆 /56
第二節再現的形上學之路:從托馬斯·阿奎那的“超越”到康德的“理性” /65
第三節藝術再現:秩序自然和替代自然 /79
第四節再現的定義:從柏拉圖的鏡子到康德的圖型 /82
第五節自明性和眼見為實:虛構和科學實證 /93
第三章只再現符合絕對理念的事物:啟蒙與觀念藝術史 /109
第一節黑格爾的理念藝術史的邏輯 /111
第二節黑格爾之後的德國觀念藝術史家 /125
第三節走向自己反面的觀念藝術史 /132
第四章藝術史的原形:理念的外形及其顯現秩序 /139
第一節風格自律:形式發展的邏輯史 /140
第二節意志的原形:李格爾的“自足匣子” /145
第三節“眼睛的歷史”:從觸覺再現到視覺再現 /151
第四節李格爾回歸:“凝視”理論的復興 /161
第五節生理的原形:沃爾夫林的時代風格原理 /172
第六節情感的原形:羅傑·弗萊的“形狀形式主義” /184
第七節心理的原形:阿恩海姆和貢布里希 /191
第二部分符號再現:語言轉向
第五章圖像學:還原圖像的語義邏輯 /201
第一節從形上學哲學中走出的符號 /202
第二節語詞與圖像:描述和描繪 /207
第三節從圖像懸置到圖像破譯:潘諾夫斯基的圖像學 /215
第四節圖像學的結構主義因素 /224
第五節會意和相似: 伽達默爾、維根斯坦、丹托和古德曼關於語詞和圖像的不同闡釋 /232
第六章存在、事實和陳述:“物的真理”是如何被再現的? /243
第一節梵·高《鞋》引起的爭議 /245
第二節物和物外:物的符號性 /247
第三節海德格爾:物的真理是敞開自身的真實性 /253
第四節夏皮羅:物的真理是“社會化現實的形式” /260
第五節德希達:“物的真理”僅僅是一種現實陳述本身 /265
第七章思辨再現的世俗化:再現當下時間與個人神秘 /275
第一節“現代性”的概念 /278
第二節浪漫主義:再現個人的而非普世的時間感 /281
第三節兩種對立的現代性:瞬間美和醜的真實 /286
第四節藝術自律:純藝術的內部神秘本質 /292
第八章現代主義:媒介烏托邦 /299
第一節關於現代主義的爭論 /301
第二節格林伯格的平面性:回到媒介自身 /305
第三節媒介的擬人化和秩序化:弗雷德的“物體化”和“劇場化”,以及克勞斯的“場域化” /320
第四節阿多諾的“冬眠”:媒介作為遠離實用主義的美學烏托邦 /334
第五節T. J. 克拉克的“景觀”:作為資本符號的媒介 /341
第三部分語詞再現:上下文轉向
第九章從“格子”走向“框子”:後現代的政治再現語言學 /359
第一節後現代主義的思想基礎 /361
第二節“匣子”“格子”和“框子”:古典、現代和後現代的再現語言視角 /376
第三節“政治再現”的話語邏輯 /395
第四節語詞和語境成為身份再現本身 /415
第十章前衛:再現非社會的社會性 /419
第一節前衛理論:穿透現實矛盾的複雜性 /420
第二節前衛藝術:再現資本體制的支離性 /425
第三節前衛的疏離和自律 /433
第四節新前衛 /437
第五節兩個前衛 /450
第十一章加上下文:符號學和新藝術史 /461
第一節畫面之外:福柯的權力“視線” /463
第二節去圖像:把藝術剝離為詞 /478
第三節去原創性:把藝術還原為物 /490
第十二章無邊的再現:藝術史的終結和圖像轉向 /501
第一節圖像轉向:泛圖像和語詞化形象 /502
第二節人文主義的終結 /510
第三節藝術史終結論:後歷史主義敘事 /515
第十三章“當代性”:全球當代的虛擬再現 /525
第一節當代藝術的特點和起源 /527
第二節現代性是“我們的”,當代性是“每個人的”? /537
第四部分結論
第十四章再現的類型和轉向 /553
第一節三種再現類型 /554
第二節三個轉向 /557
第三節反思再現:意派論的差意性和“不是之是” /564
參考文獻 /570
圖錄 /588
後記 /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