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計算 機專業創建於1958年,是全國最早設立計算機專業的三所高校之一。現為“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11工程”重點建設。設有計算機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計算機一級學科博士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網路工程兩個國家特色專業,建有計算機網路與信息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2012年第三輪教育部學科評估中計算機一級學科位列全國第20名,相對位次進入全國前16%。在ESI全球學科排名中進入前1%,總被引次數、篇均被引頻次分居國內高校第14位和第17位。西電湯子瀛版《計算機作業系統》被教育部作為計算機專業考研指定教材,李學乾版《計算機系統結構》被數百所高校作為計算機專業教材。傑出校友包括中軟集團董事長楊軍、ACM Fellow翟樹民、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黨組書記兼總經理李長印等。

基本信息

學科建設

計算機學院現有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軟體與理論三個博士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軟體與理論三個碩士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兩個本科專業。其中計算機系統結構是國務院於1981年批准的第一批具有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學科均為部級重點學科。已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1200餘人。至2013年,計算機學院建設有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計算機網路與信息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計算機圖形圖像(信息產業部)重點實驗室和計算機輸入輸出技術(信息產業部)重點實驗室;並建立了5個研究所/研究中心:計算機外部設備研究所、多媒體研究所、網路與計算研究所、計算理論與技術研究所和計算機信息套用研究中心。本科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陝西省首批授於的唯一個計算機“名牌專業”。

專業介紹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本專業是計算機硬體與軟體相結合、面向系統、側重套用的寬口徑專業。通過基礎教學與專業訓練,培養基礎知識紮實、知識面寬、工程實踐能力強,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育、開發和套用的高級人才。

本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電子技術、離散數學、程式設計、數據結構、作業系統、計算機組成原理、微機系統、計算機系統結構、編譯原理、計算機網路、資料庫系統、軟體工程、人工智慧、計算機圖形學、數字圖像處理、計算機通訊原理、多媒體信息處理技術、數位訊號處理、計算機控制、網路計算、算法設計與分析、信息安全、套用密碼學基礎、信息對抗、移動計算、數論與有限域基礎、人機界面設計、面向對象程式設計等。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從三年級開始,設有嵌入式、計算機網路、軟體和圖像處理四個方向,分別供不同興趣的同學根據自身發展方向自由選擇!

本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電子技術和計算機組成與體系結構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實驗技能,能從事計算機硬體系統開發與設計。

2.掌握程式設計語言、算法與數據結構、作業系統以及軟體設計方法和工程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程式設計能力,能從事系統軟體和大型套用軟體的開發與研製。

3.掌握並行處理、分散式系統、網路與通信、多媒體信息處理、計算機安全、圖形圖象處理以及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分析方法和工程實踐技能,具有計算機套用和開發的能力。

4.掌握計算機科學的基本理論,具有從事計算機科學研究的堅實基礎。

網路工程專業

本專業屬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工程技術相結合的新興學科,本專業培養知識面寬,工程實踐能力強,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在科學研究、教育、企事業單位、國防以及政府部門從事計算機網路系統的規劃、設計、集成和管理的高級複合型人才。

本專業開設主要課程有:電子技術、計算機組成與系統結構、微機系統及接口技術、高級語言程式設計、算法與數據結構、網路作業系統、資料庫系統、計算機通信原理、軟體工程、面向對象程式設計、網路計算、網路程式設計、網路管理、組網工程、第三代網際網路技術、網路多媒體技術、多代理系統等!

本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計算機科學和技術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的分析方法和實驗技能,能從事計算機系統方面的基礎性研究和軟硬體開發工作。

2.具有計算機網路技術方面的理論基礎,深入地了解各種網路協定,精通主流網路設備的原理和操作,能從事網路規劃和性能分析,網路運營、維護和管理,以及網路安全防護等專業技術工作。

3.掌握現代通信網路的基本理論及網路工程的實用技術,具備系統工程和綜合能力,具有大型網路系統集成、項目實施和管理能力,能從事企事業單位網路系統工程設計和建設工作,具有良好的團隊精神和協調溝通能力。

註:2015年劃分到網路信息與安全學院。

教育技術學專業

本專業是現代教育思想、理論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新型學科,是一個寬口徑專業。本專業突出計算機技術和網路技術與現代教育理念的結合,培養掌握現代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具備教育資源的設計、開發和套用能力,教學模式的研究、評價和創新能力,教育著作軟體和創作工具軟體的研發能力,能夠勝任在各級各類大專院校、企事業單位、電化教育機構、教育電視台、遠程教育部門和黨政宣傳部門等機構從事計算機輔助教學、教育電視節目編導、虛擬實驗環境研發、教學信息系統建設和教育信息資源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教育技術學導論、教育傳播學與系統論、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程式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計算機網路、資料庫技術、作業系統、虛擬現實技術、影視節目編導與製作、多媒體技術、Internet套用技術、圖像處理技術、動畫製作、人機界面設計、教育測量與統計、計算機輔助教育、教學設計和現代遠距離教育等。

本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掌握教育技術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練運用教學系統分析、設計、管理、評價的方法和技術;

掌握教育信息系統和設備的基本原理,了解主要測量方法,掌握信息採集、傳輸和處理的理論和知識;

了解教育學、廣播電視編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具有製作非教育類廣播電視節目的初步能力;具有媒體(幻燈投影、電視電聲教材、計算機課件、網路課程)製作的基本能力;

具有運用計算機進行系統和設備分析、研究、設計、模擬的能力;掌握計算機技術在教育系統和教育技術開發工作中的套用,具有較強的軟、硬體開發能力;

了解教育技術理論前沿的發展動態,熟悉國家關於教育、教育技術方面的有關方針、政策、法規。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論、實驗、套用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1.

掌握教育技術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練運用教學系統分析、設計、管理、評價的方法和技術;

2.

掌握教育信息系統和設備的基本原理,了解主要測量方法,掌握信息採集、傳輸和處理的理論和知識;

3.

了解教育學、廣播電視編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相近專業的一般原理和知識,具有製作非教育類廣播電視節目的初步能力;具有媒體(幻燈投影、電視電聲教材、計算機課件、網路課程)製作的基本能力;

4.

具有運用計算機進行系統和設備分析、研究、設計、模擬的能力;掌握計算機技術在教育系統和教育技術開發工作中的套用,具有較強的軟、硬體開發能力;

5.

了解教育技術理論前沿的發展動態,熟悉國家關於教育、教育技術方面的有關方針、政策、法規。

6.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論、實驗、套用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註:本專業2010年暫停。

物聯網

本專業是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感測器技術與工程技術相結合的新興交叉專業,主要培養國家物聯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急需的物聯網人才。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針對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和發展的需要,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較好的掌握工科 公共基礎知識,具有較好的數學和物理基礎,系統地掌握物聯網的相關理論和套用系統設計方法,具備從事物聯網架構、網路協定和標準、無線感測器、信息安全等的科研、設計、開發、管理與維護工作的“研究型”和“開發型”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電子技術基礎、信號與系統、電磁場與電磁波、自動控制原理、數位訊號處理、嵌入式系統與套用、計算機組成與系統結構、微機系統及接口技術、高級語言程式設計、算法與數據結構、計算機通信原理、移動通信技術、嵌入式技術、射頻識別及其套用、作業系統、資料庫系統、網路計算、計算機網路、信息安全、網路程式設計、網路管理、組網工程、Web系統開發與集成、物聯網導論、物聯網感知技術、下一代網際網路、網路規劃與設計、無線感測器網路、感測器與檢測技術、高性能計算、物聯網安全技術、物聯網控制系統與技術、物聯網系統集成與套用、RFID技術概論、雲計算技術概論、物聯網標準與商業模式等。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就業於與物聯網相關的行業,也可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和通信等電子信息類其他專業領域繼續深造。

學制:四年 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科研概況

吳中福教授、秘書吳艷走訪計算機學院 吳中福教授、秘書吳艷走訪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學院科研研究方向穩定、科研經費充足,具有直接為軍事電子信息系統套用軟體及硬體裝備平台研製、開發的顯著特色。主要研究方向有:信息融合技術與套用、軟體體系結構與開發環境、圖形圖象處理技術、多媒體技術與系統、信息安全與網路管理等。“八.五” 以來,先後承擔並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項目、國防科技預研等重大課題72項,總經費4733萬元。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先後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6項;發表論文1300餘篇。為國防先期技術研究及武器型號任務研製提供了先進的科技成果,為軍隊提供了可替代進口的大幅面、高解析度、彩色地圖輸入/輸出設備,解決了在惡劣軍事套用環境下的加固、電磁兼容等特殊問題;研製成功的各種系列、型號的繪圖機、掃瞄器等市場前景廣闊,被科技部列為重大產業化項目,與眾多企業達成了科技成果轉讓與合作協定。

學院近五年承擔了國家“973”計畫、國家“86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國際重大合作及面上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重大課題、總裝國防科技預研項目等一批國家和省部級重點項目,科研經費逐年增長;在國際主流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了一系列的高水平學術論文,出版英文專著7部/章、中文專著4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9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5項;研究成果先後榮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25項,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陝西省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和一等獎3項、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等獎項。

辦學特色

多年來,計算機學院根據IT產業的發展趨勢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積極探索新型人才的培養模式,實施全方位的改革與實踐,扎紮實實開展工作,已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長期以來保持了教學質量高、學生基礎紮實,實際工作能力強的特點,2008年以來本專業學生在國內外數模競賽、ACM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競賽、電子設計大賽、大學生挑戰杯等競賽中獲國際獎15人次,其中:一等獎14人次;全國獎46人次,其中特等獎、一等獎16人次;28名同學連續14年獲全國“計算機世界”獎學金;1999年吳茜同學獲“全國優秀學生幹部標兵”稱號,並獲得第三屆“胡楚南大學生獎學金”最佳獎;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四十多年來,計算機學院已為國家培養6000餘名科技人才,其中有十餘名將軍,數百名教授、科學家、學者、 企業家。2008年以來,學院的學科建設工作成績顯著,教學科研碩果纍纍,畢業生分布在國內知名高校、合資與獨資企業、國有企業以及美國、英國等國家。用人單位普遍反映,該院畢業生誠實守信,基礎紮實,實踐能力強。許多畢業生在工作崗位上作出了傑出成績。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計算機學院面臨著新的挑戰。該院師生將以嶄新的姿態投入到教學科研之中,為我國的計算機事業,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做出更大的貢獻。

國際交流

至2013年,計算機學院在校總學生人數3500餘人,其中碩士/博士研究生1200餘人。學院一貫重視國際間交流與合作,與美國、日本、英國、新加坡、韓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每年都派學者互訪,影響不斷擴大,在國內外有較高的知名度。學院在注重基礎理論教育的同時,不斷加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基礎上,不斷加強與國內外著名企業之間的合作,增強培養的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2008年以來,學生在全國電子設計大賽、微軟嵌入式競賽、大學生數模競賽、ACM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競賽、大學生挑戰杯等競賽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共獲國際獎20人次,全國獎56人次,省級獲獎48項。

學院領導

院長:王泉,教授,主持全院工作

學院黨委書記 :馬建峰,教授,主管全院黨務和相關工作.

學院黨委副書記:黨文學,高級工程師,主管人事工作

副院長:沈玉龍,教授,主管科研和研究生工作

副院長:崔江濤,教授,主管學院本科教學工作

副院長:王衛東,副教授,主管學院學生工作

學院榮譽

計算機學院堅持以教學為中心,2008年以來,曾先後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3項;出版專著、教材26部,其中《計算機系統結構》是全國最早的計算機系統結構專業教材,一直被多所大學採用,曾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其它象《面向對象技術》、《微機系統及其套用》和《作業系統》等也一版再版,深受本校及兄弟院校師生好評。

學院建設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7門、校級精品課程3門。計算機網路、作業系統、網路安全技術等多門課程採用國外英文原版教材,部分課程採用英文授課。每年投資專項基金建立網路信息交流平台,實現教學資源共享,開放多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相關實驗室。2008年以來,出版各類教材、專著和輔導用書42本,其中5本入選國家“十一五”規劃選題;承擔各類教學改革項目17項,發表教學改革論文27篇,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2等獎2項、陝西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陝西省教學成果1等將1項、其它各類教學成果獎29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