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院的鎮館之寶鳥尊(左圖)是個盛酒器,高39厘米,長30.5厘米,寬17.5厘米。《周禮》曾記載周代宗廟禮器有“六尊六彝”,“鳥尊”即是其一。西周初年,周成王“桐葉封弟”,將自己的同胞弟弟叔虞封到了古唐國。叔虞死後,其子燮父繼承封地,因唐地境內有一條晉水,燮父開始稱“晉侯”,並最終將唐國改名為“晉”,燮父成為第一位晉侯。而鳥尊的擁有者就是燮父。
鳥尊於2000年在山西省臨汾市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114號墓出土。考古學家們最終確認這就是燮父的墓葬,從而排列出了從燮父到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邑的晉文侯共九代晉侯的清晰世序,被評為“20世紀中國百項考古重大發現”之一。
整件器物以昂然直立的大鳥回眸為主體造型,大鳥頭部微微上昂,雙眼圓睜,高冠直立,體形豐滿。大鳥的尾部下彎,漸變形成象鼻,象眼、象嘴俱全的象造型,活靈活現,又形成器物的第三點支撐。在鳥尊背上,一隻小鳥靜靜相依,成為鳥尊器蓋上的捉手,腹內和蓋內均有銘文“晉侯作向太室寶尊彝”,表明這是晉國宗廟祭祀時所使用的重要禮器。鳥嘴上喙可自由啟合,傾倒酒液時自動開啟,復位時自動閉合,設計十分巧妙。
我國古代的青銅器中,整體以動物為造型的青銅器雖然在數量上不算很多,卻是精品迭出,尤其是鳥型器皿,可稱得上青銅文化的藝術奇葩。殷商時期最常見的是鴞鳥形象,到了兩周,中原和秦、楚隨處可見到鶴形象,秦、漢文化常見雁形象,而晉文化則明顯偏好於美麗的鳳鳥類和兇悍的鷙鳥類,以高超精湛的設計水準和美輪美奐的造型紋飾將鳥尊這種青銅藝術推向了極致。晉國王室為何偏好鳳鳥形象?眾所周知,唐叔虞是周室子弟,而周人的鳳鳥情結,因“鳳鳴岐山”的典故早已家喻戶曉。周祖后稷名棄,其母親名曰姜嫄。姜嫄踩了巨人腳印,誕一男孩,族人認為是不祥之兆,將孩子拋棄。就在男孩在野外被凍得瑟瑟發抖時,空中飛來一群鳳鳥,用羽翼來溫暖孩子。姜嫄認為此子有神助,決定把他撫養成人,因為曾是棄兒,故取名為棄。雖是傳說,但古人相信,沒有鳳鳥,就沒有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