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範圍
阿拉斯加、斯堪的納維亞北部、俄羅斯北部至西伯利亞東部及南至阿爾泰山和蒙古北部。分布狀況:David、Oustalet(1877)及Shaw(壽振黃)(1936)曾報導本種作為留鳥分別見於中國內蒙古及河北,此後再無報導,因此在中國的狀況仍不詳。可能為稀有冬候鳥,也可能早先的報導是對褐頭山雀或桑加山雀的誤認。習性
夜晚可處於半冬眠狀態,停棲於樹洞中,其特殊的羽乾使體羽長時間蓬起以保溫。
夜晚可處於半冬眠狀態,停棲於樹洞中,其特殊的羽乾使體羽長時間蓬起以保溫。
山雀科(Paridae)在鳥類傳統分類系統中是鳥綱中的雀形目中的一個科。山雀是常見的鳥類,性情活潑,常在枝頭跳躍,喜群居,以昆蟲為食,在樹洞或岩縫中築巢...
褐頭山雀(學名:):共有14個亞種,是一種小型的山雀。頭頂及頦褐黑,上體褐灰,頰白,頦和喉黑色,下體近白,腹部棕色,兩脅皮黃,無翼斑或項紋。與沼澤山雀易...
形態特徵 棲息環境 生活習性 分布範圍 繁殖方式大山雀,英文名parus major,民間又叫“白臉山雀”、“吱吱嘿”、“吱啵”等。屬鳥綱、雀形目、山雀科,體型與麻雀相似。頭黑色,兩側具大形白斑;上體...
鑑別特徵 形態特徵 地理分布 生態特徵銀喉長尾山雀(學名:):共有19個亞種。體型纖小,全長10.8-13.1厘米,翅長5.2-6.0厘米,尾長6.0-7.8厘米。該鳥頭頂羽毛較豐滿且甚發達...
形態特徵 棲息環境 生活習性 分布範圍 繁殖方式大山雀(學名:Parus major):中小型鳥類,體長13-15厘米。整個頭呈黑色,頭兩側各有一大型白斑,喙呈尖細狀,便於捕食。上體為藍灰色,背沾綠色...
形態特徵 棲息環境 生活習性 分布範圍 繁殖方式煤山雀指名亞種,山雀科,山雀屬。拉丁學名Parus ater ater。分布於歐洲北部,中部和東部,小亞細亞西部和南部,敘利亞和北部,黎巴嫩,西伯利亞東...
基本信息 物種概述 分布範圍 保護等級大山雀指名亞種(學名:)是大山雀的亞種之一,屬中小型鳥類。體長13-15厘米。整個頭黑色,頭兩側各具一大型白斑。上體藍灰色,背沾綠色。下體白色,胸、腹有...
外形特徵 棲息環境 生活習性 分布範圍 繁殖方式Avifaun of Chin
基本信息 國內分布 國外分布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