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西京醫院位於古城西安,交通便利,環境優雅,醫院前身系西北軍區第二陸軍醫院。1954年第五軍醫大學與第四軍醫大學合併,改建成第四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1984年對外始稱“西京醫院”。經過50餘年的建設,西京醫院已經發展成為一所學科專業齊全、醫療技術精湛、師資力量雄厚、科研實力強勁的融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性醫院。1993年被評為三級甲等醫院。
醫院占地28 .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3.73萬平方米,醫療業務用房29.73萬平方米,有6個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國家級重點培育學科,8個全軍醫學專科中心,8個全軍醫學專科研究所,全軍醫學專科中心、專科研究所和“重中之重”建設學科的數量位居全軍同類醫院前列。
醫院擁有精良的醫療設備,核磁共振、PTCT、雙源CT、醫用直線加速器、手術導航系統、電子束成像掃描系統(EBT),三維適形、調強放療系統等高精尖設備,設備總值達7.1億元。同時,醫院還不斷加大投資,用於改善就醫環境,提高服務水平。在日益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它以雄厚的實力、齊全的設施、一流的服務贏得了廣大軍民的讚譽,成為一所國內外知名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並先後獲得全國百佳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範醫院、全國擁政愛民模範單位、全軍為軍服務先進醫院、總後先進師旅團單位、總後先進黨委、總後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先進單位、全軍醫院建設先進單位、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範單位、省衛生系統民主評議行風先進單位和陝西省十佳醫院等多項殊榮。
醫療工作
西京醫院是西北地區疑難和重危疾病的診療中心,目前展開床位2580餘張,設32個臨床科室,11個醫技科室,現有專業技術人員2000餘人,高級職稱的臨床專家近400人。2007年門急診量157萬人次,收容量6.98萬人次,手術量3.07萬台次。連續10餘年,各項醫療數量、質量、效率指標均保持持續上升的強勁勢頭。
西京醫院合院以來,始終貫徹“質量是生存基礎,創新是發展源泉”的建設理念,全體醫護人員在不斷加強基礎醫療質量建設的同時,勇於創新,開拓進取,50年代開展經小腦幕上入路切除晚期聽神經瘤獲得成功; 1958年在著名心臟外科專家蘇鴻熙教授帶領下完成的國內首例體外循環心內直視手術,闖過了我國心臟疾病手術治療的禁區;60年代,成功救治一名燒傷總面積96%、三度燒傷面積68%的危重病人;80年代,在著名骨科專家陸裕朴教授指導下,取得世界首例十指完全斷離再植手術成功,享譽國內外;90年代,國內首例血緣關係者活體肝部分移植手術及國內首例活體小腸移植手術成功,標誌著我國器官移植手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994年重組合異種骨問世,轟動國內外;進入2000年,又成功地實施了西北地區首例心臟移植手術;2001年,皮膚科成功發現“外傷後細菌性致死性肉芽腫”成為國內皮膚病領域發現並命名的第一種新疾病;2005年成功開展亞洲第二例肝、胰、腎及部分十二指腸聯合移植術;成功開展了海拔3700米高原缺氧環境下背駝式肝移植。2006年,醫院又成功開展了全國首例、世界第二例“換臉術”,併入選當年“中國醫藥科技十大新聞”。
醫院在積極開展臨床高新技術的同時,也積極引進國際先進的診療技術,免疫PCR技術的率先開展、首例心臟介入治療的成功,均填補了國內空白。經過幾代人艱苦奮鬥和拼搏,醫院形成了以“移植、微創”為主的醫療特色,在急、難、危、重的複雜病人搶救中,形成並顯示了多科協作攻關的整體實力,為國家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民民眾的生命健康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教學工作
作為第四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京醫院承擔著這所中國高等醫學教學著名學府的主要臨床教學任務,醫院設有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點34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點33個,為國家臨床醫學博士後流動站,擁有工程院院士1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人,總後“三星”人才11名,三級以上教授38人,總後一代名師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中國醫師獎獲得者2人,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教授95人。科研工作
醫院本著“科技興院”的宗旨,已經培養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培育出一批有標誌意義的科技成果,科研水平和實力進入中國醫學科學的前沿領域。“九五”以來,獲得省部級二等獎以上成果100餘項,其中國家級科技獎勵19項;200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居全國醫院之首;2005--2007年連續三年獲得國科金項目,排列全國醫院第一;在全國醫療機構國內源期刊論文數量排行榜中,該院2000~2003年連續四年奪冠。2006年度我院國外SCI收錄論文142篇,躍居全國醫療機構首位。
醫院榮譽
百佳醫院 | 百姓放心醫院 | 全國總後支援西部先進單位 |
全軍醫院建設先進單位獎牌 | 為軍服務先進醫院 | 總後先進黨委 |
科學發展觀獎牌 | 西安市擁政愛民模範單位 | 學校先進黨委 |
歷史沿革
我院是一所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革命傳統的醫院。前身是1939年11月在延安成立的中央醫院(1947年2月改編為陝甘寧晉綏聯防軍第一後方醫院)和1947年在山西成立的陝甘寧晉綏聯防軍衛生部直屬醫院。1949年6月進駐西安後,西北軍區人民醫學院衛生所合併到直屬醫院(1950年1月改編為西北人民醫學院附屬醫院)。1950年8月,第一後方醫院與西北人民醫學院附屬醫院合併,組成西北軍區第二陸軍醫院,由西北人民醫學院代管。1954年,第二陸軍醫院命名為第四軍醫大學附屬醫院,當年與第五軍醫大學附屬醫院(原為國民黨時期中央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合併,稱第四軍醫大學附屬醫院。1969年隨學校換防重慶,1975年遷回。1984年10月2日起,對外稱西京醫院。經過七十年的建設發展,醫院已經成為一所融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
科室設定
中醫藥研究所
理療科
腫瘤科
麻醉科
心臟外
心臟內科
腎臟內科
血液科
內分泌科
呼吸內科
神經內科
婦產科
皮膚科
肝膽外科
兒科
中醫科
西京醫院燒傷與皮膚外科
西京醫院骨科
整形科
名醫介紹
樊代明院士
樊代明,著名消化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四軍醫大學校長,全軍消化病研究所所長,腫瘤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臨床藥理基地主任,中華消化學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亞太胃腸病學會常務理事兼獎勵委員會主席,國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先後擔任國內外25家醫學雜誌的編委、主編或副主編。長期從事消化系疾病的臨床工作及基礎研究工作,特別是在胃癌的研究中做出突出成績,先後承擔國家863、973、國家攻關、國家重大支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是首批國家優秀中青年人才專項基金及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的獲得者,首批創新研究群體學術帶頭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各1項,國家發明三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陝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主編專著10本,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280餘篇,其中在國外雜誌發表論文172篇。先後兼任北京大學等69所高校的客座教授或名譽教授。
章翔教授
個人簡歷
現年56歲,中共黨員,漢族,湖南長沙人。現任第四軍醫大學西京腦科醫院院長兼神經外科(國家級重點學科)主任、解放軍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WorldFederationofNeurosurgicalSocieties,WFNS)會員、美國科學發展學會(AmericanAssociationfortheAdvancementofScience,AAAS)委員、國際腦研究組織(InternationalBrainResearchOrganization,IBRO)成員、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協會(WorldNeurosurgicalAssociationofChina,WNSAC)委員、亞洲神經外科醫師學會(AsianConferenceofNeurologicalSurgeons,ACNS)委員;中華醫學會理事、中國抗癌協會神經腫瘤學會副主任委員、解放軍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解放軍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陝西神經外科學會主任委員;國務院學科評議組專家評審;國家自然科學研究基金會生命科學部評審成員;擔任國際雜誌《Neuro-Oncol》、《ArchMedRes》、《ActaPharmacolSin》、《EurJMedChem》審稿專家、《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誌》主編、《ChinMedJ》、《中華顯微外科雜誌》和《解放軍醫學雜誌》等16種專業期刊編委。1991-1992年在奧地利作訪問學者,之後曾多次赴歐、美和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進行考察、訪問及學術交流。招收和培養研究生76名,其中碩士生41名,博士生32名和博士後研究人員3名。1992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並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5年被陝西省評為“科技新星”,1996和1998年分別被解放軍總後勤部評為“科技銀星”和“科技金星”,併入選國家首批“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優秀人才。2000~2007年被解放軍總政治部、總後勤部和省、市評為“全軍優秀教師”、“優秀博士導師”和“基層建設標兵”。被美國名人傳記研究所授予:“為國際社會作出突出貢獻”成就金獎。中央電視台《中華學人》、《東方之子》和《軍中名人》等欄目分別報導了他在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先進事跡。
個人專長
主要從事顱腦和脊髓腫瘤、腦動脈瘤、腦血管畸形、顱腦創傷及先天性疾病的診斷和顯微手術治療,尤其對腦垂體腺瘤經單鼻孔內窺鏡手術、顱內腦膜瘤、聽神經瘤及腦膠質瘤的手術技術有深厚造詣。
論文與著作
主編專著8部,參編22部;獲國家發明專利9項、國家和軍隊科學基金16項及科技進步獎18項。發表論文460篇,其中國外專業雜誌48篇,國際會議報告25篇。
門診時間
每周3上午
易定華 教授,男,1954年生,現任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全軍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心血管外科主任,英國進修1年,醫學博士學位,三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特殊津貼享受者,2008年入選中國科協高層次人才庫。學術任職: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分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分會常委、全軍胸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陝西省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陝西省體外循環分會主任委員、心臟雜誌副主編、《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誌》等10家雜誌編委等。主要研究領域為心血管外科,首先組織開展了小兒胸腔鏡心臟外科的研究和臨床,研製的新型人工生物心臟瓣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國家新藥(械)生產證書,成功開展心臟移植,心肺移植和亞洲首例心肝腎同期聯合移植手術。在嬰幼兒、複雜先心病外科治療、冠心病微創外科、複雜動脈瘤綜合外科治療均具有顯著的臨床技術特色和優勢,達到國內領先的治療效果及水平。先後承擔國家科技攻關重大課題2項、國家863計畫重點項目1項,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重點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3項、軍隊、省部級課題10餘項。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攻關重大成果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國家專利10項,發表論文120餘篇,其中以通訊作者發表國際SCI論文25篇,主編、譯專者3部。
邵國興,三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曾任西京醫院泌尿外科主任14年,培養研究生數十名,獲得多項國家自然基金,出版了多部著作,發表論文數百篇。多次在國外進行學術交流。於1992年在美國休斯頓腫瘤中心學習工作,重點研究前列腺癌的診治,取得很大進展。
從事泌尿外科臨床工作約50年,有豐富臨床工作經驗,有精湛的醫療技術,有診治泌尿系疑難複雜病例的能力。
近10年多來,專門研究男性生殖系統的疾病及功能。對男性生殖器官疾病、前列腺病、性功能障礙、男性不育症、性病等有豐富診治經驗。為了擴大服務範圍及患者需要,於2007年在中醫研究中心門診,成立中西醫結合“男科門診”,填補西京醫院空白。
現任中國性學會理事、陝西省中國性學會副會長、性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
坐診時間:周三上午,周二、四、五下午。
坐診地址:西京醫院門診五樓東側中醫藥研究中心第四診室。
孫秉中教授
男,1938年11月生。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血液內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原血液內科主任、校專家組成員,現任陝西省醫學會疑難血液病會診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血液學會常委、中華醫學會醫療事故鑑定專家、中華醫學會陝西血液病學會名譽主任委員、陝西省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血液病分會顧問、《臨床血液學雜誌》《中華臨床醫學薈萃雜誌》等多家學術期刊常務編委。從事醫教研工作40餘年,基礎理論堅實、業務技術精湛、實踐經驗豐富,在軍內外血液學界享有聲譽,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科研基金課題,主要成果有《白血病細胞分化、凋亡誘導及多基因表達調控的研究》、《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基因表達調控及免疫治療研究》等,為白血病的免疫和基因調控治療探索出一種全新模式。擅長白血病、淋巴瘤及再生障礙性貧血的治療。
個人專長
1、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及疑難血液病的診治。
2、風濕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診治。
論文與著作
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獲陝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及軍隊科技成果進步獎共16項,主編及參加編寫出版《實用化驗診斷手冊》、《內科學》等專著多部。
門診時間:每周三、五上午為普通門診;周二上午為著名專家門診。
陳璧教授
一、簡歷
陳璧,女,1933年3月出生,1951年6月入伍,湖北黃陂人。
1956年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醫療系五年制
1956年~1957年第四軍醫大學附屬一院大外科住院醫生、助教
1957年~1959年3月第四軍醫大學附屬一院麻醉科住院醫生、助教
1959年3~1965年任該院燒傷、整形科助教、住院醫生
1965年12月~1966年12月任該科住院總醫生
1967年1月~1979年9月任該科代主治醫生
1979年9月~1990年任該科副主任
1979年9月~1983年任該科主治醫生
1983年9月~1988年任該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1988年9月~1990年任該科主任醫師、教授
1990年9月~至今任燒傷外科教授、主任醫師
1988年批准為燒傷、整形科碩士生導師
1993年12月批准為燒傷外科博士生導師
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2005年8月退休
曾擔任中華醫學會整形燒傷學會委員和常務委員及中華整形燒傷雜誌編委、中華醫學會陝西省整形燒傷學會副主委、中華燒傷外科學會常務委員、1996年和付小兵教授、賈赤宇教授發起,在黎鰲院士的支持一領導下,組建了中華創傷外科組織修復學組,並擔任副組長,第四軍醫大學學報編委(三屆)、1994年參加歐洲傷口癒合學會會員、1995年10月國際燒傷學會會員,現為中華燒傷雜誌和美中創傷雜誌副總編、中華外科雜誌、中華創傷雜誌及解放軍醫學雜誌特約編委及6家雜誌的編委。
曾於1992年10月被選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專家
1993年6月被總後勤衛生部選定為軍隊醫藥衛生評審專家
1994年參加歐洲傷口癒合學會會員及6家雜誌的編委
1994年被聘為第三軍醫大學燒傷研究全軍重點實驗室專家組成員
1995年10月被聘為健康導報顧問
1995年10月國際燒傷學會會員
1995年被聘為省工商聯美容學會及省美容協會顧問
1996年5月被聘為水電醫科學會電損傷委員會顧問
1996年黎鰲燒傷醫學獎勵基金委員會委員
2002年國家事故委員會評審專家
“微笑行動中國基金”是專門為貧困家庭的唇齶裂及頭面部畸形的患兒提供免費救助治療的公益慈善組織,如今在全國已有一支超過500人的中國醫療專業志願者隊伍,為全國超過27000名貧困家庭的唇齶裂患者提供免費手術和相關治療。
二、臨床工作
長期從事燒傷、整形臨床工作;從醫50年,在燒傷、整形方面造詣較深,指導與參予數千例燒傷危重病人的搶救,曾至天津、廣州、大連、河南、山西、湖北、新疆和陝西等全國數十個城市、地區會診搶救數百名燒傷病人,曾成功救治總面積99.5%,Ⅲ度80%,深Ⅱ18%,淺Ⅱ度1%合併高氯、高鈉的燒傷患者。在漫長的臨床實踐中總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套用整形外科技術於燒傷早期創面的修復,做到治中有防,使燒傷後畸形發生率明顯下降,提出重度燒傷早期救治、後期形態恢復與功能重建融為一體的治療策略,創立了重度燒傷治療的新觀念,獲軍隊醫療成果壹等獎。在國內率先進行了複合皮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及瘢痕皮、瘢痕瓣的臨床套用,為解決自體皮源缺乏傷員形態與功能的重建找到新的途徑。用這些方法治療,使許多傳統觀點認為無法修復而終身殘廢的患者在較短的時間內恢復了生活自理和一定的勞動能力,其治療效果實現了質的突破,具有重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三、科研工作
圍繞臨床難題開展圍繞創面修復的套用基礎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
1.表皮細胞培養與複合皮研究:1984年將人表皮細胞培養成功,對培養細胞進行了動態觀察,培養細胞膜片分三層,即基底細胞、中間層細胞和上層細胞,提出移植時以基底細胞貼於創面,以利細胞增殖,最佳移植時間為培養後2周。還進行了SV40轉化人角朊細胞系的生物學特徵及其創面移植的實驗研究,證實SV40大T基因已整合至人角朊細胞基因組DNA中,具有與正常角朊細胞相似的細胞克隆形成率,可傳至25代,細胞累計倍增88次,增殖狀態穩定,並建立了細胞膜片移植修復的動物模型。臨床移植細胞膜片(未用SV40轉化)48例,但移植後的細胞膜片易感染,成活率低,脆性大,不耐磨,不抗壓,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真皮組織的支撐,故進行了複合皮的研究。複合皮研究在國內開展最早,研究較系統,如脫細胞真皮基質的研製;複合皮表皮-真皮連線區結構再形成的機理;脫細胞真皮基質的抗原性等,結論為複合皮的真皮基質具有抗原性低,快速血管化,為表皮移植的載體和穩定的支架,具有引導組織再生的真皮“模板”作用。複合皮的臨床套用在國內最早且病例多。
2.皮膚附屬檔案再生的研究:由於複合皮和組織工程皮移植後無皮膚附屬檔案,在國內最早進行分離培養鼠及人流產胎兒的表皮幹細胞及毛乳頭層細胞、皮質腺細胞和汗腺細胞培養成功,並移植於裸鼠,長出新生毛囊結構及鼠毛和類似皮質腺和汗腺腺體,這為構建“功能性組織工程皮膚”提供了重要的實驗數據。
上述研究成果曾獲軍隊科技進步和陝西省科學技術貳等獎各一項。
3.促進燒傷創面癒合速度的分子生物學與藥物研究,如基因轉染、立體細胞培養、核酸疫苗、細胞因子受體拮抗劑、神經介質等,從細胞水平和基因水平探索改善燒傷創面修復質量的方法為加速創面癒合提供相應的理論依據和實驗參數。還進行瘢痕機理的探討和防治……等研究。
曾先後參加與指導30餘項課題研究,形成以創面修復、人表皮細胞與皮膚幹細胞的培養、組織工程複合皮與脫細胞真皮複合皮的研究與移植為主攻方向,後者臨床套用取得良好效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國家重大課題分題1項,軍內課題5項……等(均為第一完成人),發表論文約320餘篇,參加28本專著編寫,1本為主編,2本為副主編,其餘為編委。培養研究生34名,其中碩士生19名,博士生15名,他們大多數成為本專科的技術骨幹和學術帶頭人。為國家輸送了大量的有用人才,成為國內燒傷、整形領域的中堅力量。
曾被應邀去日本(2次)、美國(2次)、英國(3次)和義大利、丹麥、德國各1次,進行學術交流。
四、獲獎情況
獲軍隊醫療成果壹等獎(第一作者)、軍隊著作壹等獎(第五作者)各1項、國家科技進步叄等獎2項(第二作者)、陝西省科技進步貳等獎1項(第一作者)軍隊科技進步貳等獎3項(1項為第一作者,2項為第二作者)、軍隊科技進步叄等獎3項(第二作者)。2007年獲國家科技貳等獎1項(第一作者)。曾於1960年因搶救危重病人被特約參加當年全國群英會1次;因搶救少數民族燒傷病人成績顯著,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事務委員會授予先進個人稱號(1990年)。1994年由於醫德醫風好,總後勤衛生部授予我總後醫德醫風標兵。1998年12月被陝西省學位委員會,陝西省教育委員會評為優秀博士生導師。榮立貳等功1次,叄等功2次,先進個人和先進工作者10餘次,模範黨員4次,先進黨支部書記及2006年被評為全軍幹部保健工作先進個人各1次。
女,1931年1月出生於江蘇,漢族,中共黨員,1955年畢業於第四軍醫大學醫療系。畢業後歷任第四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住院醫師兼超聲診斷室助教、講師、主治醫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導師、校專家組成員,專業技術1級,1992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06.12退休。獲國家、軍隊及省科技進步成果二等獎以上7項;培育研究生:博士11名,碩士26名;主編超聲診斷專著4部,高等教育教材2部,參編30餘部;發表論文270餘篇,專業特長超聲診斷心臟及大血管疾病。
曾任解放軍超聲醫學會主任委員、陝西省超聲醫學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常務理事,超聲心動圖學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學影像研究會常務理事。中華超聲影像雜誌、中國超聲醫學雜誌、中國醫學影像雜誌、中華醫學超聲雜誌等常務編委。
夏天
女,1932年出生,教授、主任醫師,國家名老中醫,軍內外知名的專家、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曾任中國中醫藥學會理事;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理事;全軍中醫學會常務理事;全軍中醫學會老年病虛證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新藥審批辦陝西省藥品評審委員會委員;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同行評議專家;陝西省中醫藥學會理事;解放軍中醫學會中藥專業委員會學術顧問。
從事中西醫結合臨床工作近六十年,專業理論紮實,廣擷博採,學兼各家,匯通中西醫理論。對消化系、泌尿系、血瘀證、婦科等疑難雜症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特別是腎病、月經不調、習慣性流產等治療有獨特的療效,深受患者的尊重和愛戴。
先後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軍隊攻關課題及校科研等多項基金資助。獲國家中藥學會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軍隊及陝西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各1項,三等獎2項,獲全國中西醫結合特殊貢獻獎。研製的“益胃沖劑”、“益胃膠囊”治療萎縮性胃炎有良好的臨床效果,年均經常效益達50萬元。其對非典型增生逆轉作用、胃黏膜的保護作用,對幽門螺桿菌的抑菌作用以及增進全身免疫功能均有顯著療效,並為實驗所證明。參與研製“寶寶樂口服液”、“運脾增食口服液”、“複方香柏膠囊”等中成藥,有良好的臨床療效
發表論文6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10部(含高教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紀教材《現代中醫學》)。先後培養碩士、博士、“師承制”繼承人數十名,多名學生現在已成為國內知名學者、學科帶頭人。
個人特長:
對消化系、泌尿系、血瘀證、婦科等疑難雜症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特別是腎病、月經不調、習慣性流產等治療有獨特的療效。
出診時間:周三上午
特色專科
中醫藥研究所
中心自2002年成立以來,堅持科研與臨床並重原則,承擔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十一五”支撐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軍隊科研專項等項目10餘項,發表論文80餘篇,SCI收錄6篇,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心下設二個研究室、方向明確、隊伍精幹、經費充足、機制靈活、前景廣闊。
科研方向:1、軍隊急需新藥、特藥開發2、老年腦退行性病基礎與臨床3、中藥藥代動力學
科室臨床側重以下病種的中西醫結合治療:1、腦病(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眩暈、失眠、癲癇)2、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紅斑狼瘡、硬皮病等)3、泌尿生殖病(前列腺疾病、性功能障礙、不育症、性病、泌尿系腫瘤等)4、婦科疾病(月經不調、乳腺病、不孕症、子宮肌瘤)5、口腔黏膜病、腫瘤康復、皮膚病(銀屑病、痤瘡、黃褐斑、白癜風等)
門診專家簡介陳建宗、教授、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中醫藥研究中心負責人。因辨證準確、療效顯著、態度和藹而深受廣大患者歡迎。美國、俄羅斯、日本、港台地區常有病人就診。《歐洲時報》有專訪與報導。
醫療特長:腦病(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眩暈、失眠、癲癇);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紅斑狼瘡);皮膚病(銀屑病、黃褐斑、白癜風、痤瘡);腫瘤康復;慢性便秘。
地點:西京醫院門診5層東側4診室
時間:周2、6上午、周1、3下午
邵國興、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曾任西京醫院泌尿外科主任14年,軍內外著名泌尿生殖病專家。現任中國性學會理事,陝西省男性病治療中心主任。
醫療特長:前列腺疾病、性病、不育症、性功能障礙、泌尿系腫瘤。
地點:西京醫院門診5層東側4診室
時間:周3上午、周2、4、5下午
趙瑞芳、教授、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曾任中華口腔醫學會中西醫結合學組副組長,現任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黏膜病專業委員會顧問。軍內外著名口腔黏膜病專家。
醫療特長:口腔潰瘍、牙齦出血、口腔(皰疹、白斑、扁平苔蘚等)
地點:西京醫院門診5層東側4診室
時間:周5上午
李秀雲、副教授、副主任醫師,我國早期培養的中醫學專家,中醫基礎理論雄厚,中醫診療技術熟練,醫德高尚,在社會上享有較高聲譽。醫療特長:脾胃病、婦科疑難病、乳腺病、硬皮病。
地點:西京醫院門診5層東側4診室
時間:周1、4上午
理療科
我科於1954年在放射線科內成立物理治療組,於1956年成立理療科,是建國初期全國、全軍開展理療與體療業務最早的科室之一。1955年開始本科生的理療教學。1985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碩士點。1986年建立康復中心,由郭建生任主任,這在全國、全軍是領先開展康復工作的單位之一。1999年第四軍醫大學被批准為全軍“康復醫學與療養學”本科專業培訓單位,康復醫學與療養學(共含12項具體科目)教學由第一附屬醫院理療與康復科負責,這是全軍及全國唯一的康復醫學與療養學本科生專業(五年制)。2000年被確定為西安市繼續教育培訓基地。2001年與香港復康會及香港福幼基金會聯合建立了矯形支具室。
科室技術力量雄厚,特別是近幾年來,引進了國內許多先進的技術、設備和治療方法,學科建設逐步完善,特別在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四肢骨折、肢體疼痛、腦血管意外、顱腦損傷、腦癱、截癱等方面已形成了特色與優勢,在國內同專業中具有一定知名度,在陝西省康復醫學界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
特色醫療
1.骨關節的疾病的康復治療套用與研究:膝關節疾病、頸椎病、腰椎病。
2.神經疾病的康復治療技術物套用(運動療法、作業療法、心理療法):重點開展腦損傷、偏癱康復的套用與研究。
3.各種物理因子治療的臨床套用研究。
腫瘤科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腫瘤科成立於1993年,現擁有門診、病房、移植淨化間、熱療治療室、專科實驗室及治療室;年門診量7000-9000餘人次,年病房收容量2600餘人次。為陝西省醫學會腫瘤內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單位、陝西省抗癌協會腫瘤熱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學科秉承循證醫學原則,積極推進腫瘤綜合診療模式,建立了腫瘤相關的診療專家體系以及規範化腫瘤內科診療指南,形成了以病人為中心、多學科協作、全身、局部治療相結合的優勢,成為西北地區綜合醫院腫瘤綜合診療實力最強的學科之一,在規範化腫瘤化療基礎上,開展了體腔內區域熱灌注化療、深部熱療、腫瘤微創微波熱消融治療、樹突狀細胞免疫治療以及造血幹細胞支持下的高劑量化療。作為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腫瘤學專業組之一,參加國內、國際多中心藥物臨床試驗,包括化療、分子靶向治療、生物治療等新藥臨床研究。
心臟外科
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的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經過眾多專家教授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已發展成為人才梯隊和專業結構合理,醫、教、研總體實力國內領先、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國家重點學科、全軍心血管病研究所和全軍"重中之重"建設學科、博士後流動站。與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墨西哥等世界最好的心臟外科中心都有平等、經常性的相互支持、學術交流及互訪關係,聘請有12名國際知名專家為客座教授,並培養承擔培養國外臨床留學生任務。
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1957年建科,1958年6月成功開展了我國第一例體外循環心臟直視手術,是我國心臟外科發展史上的里程碑。目前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面積12000餘平方米,包括三個住院病區(床位180張),監護病區(床位30張),獨立的專科手術室(6間)以及心血管病研究實驗室2000平方米,成為集心血管病門診、病房、監護室、手術室、實驗室、影像診斷、介入治療為一體的心血管病外科診治和科研中心。
科室現有醫護人員140名,包括教授5人,副教授6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6人,講師16人,90%以上醫生為博士和留學回國人員,擁有世界一流齊全的儀器設備和幾十年豐富經驗的醫療、麻醉、監護技術隊伍以及多學科協作班子,常規開設嬰幼兒及新生兒心臟外科、微創心臟外科、心臟瓣膜外科、兒童複雜先心病外科、心臟移植外科、冠心病及大血管外科等,每年在心血管外科完成各種心臟病治療近3000例,其中重症複雜手術占65%,最大手術年齡為83歲,最小為生後3天,手術成功率為98.3%以上,國內領先。一般房、室缺手術成功率近100%,國內領先,醫療收費在全國同等醫院為最低。周一至周六全教授門診,365天隨時聯繫入院和電話諮詢,最短時間內安排手術。
外科治療範圍:冠心病,動脈瘤,先心病,心臟瓣膜病,心臟移植,心臟微創美容手術,心衰治療,房缺、室缺和動脈導管未閉的介入封堵治療,動脈瘤介入治療,各種心血管疾病檢查和心臟手術後的住院複查。
心臟內科
本學科成立於1957年。1978年成為全軍首批心血管病專科中心;1981年被批准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1993年被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點;1994年被國務院授權成為臨床醫學博士後流動站組成學科;1996年被批准為國家介入性心臟病學培訓中心,同年成為亞洲急救中心,國際救援中心指定搶救小組成員單位;1997年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001年被評為全軍心血管病研究所、軍隊首批“重中之重”建設學科,同年被確定為世界健康基金會冠心病診療培訓中心;2005年被確定為國家衛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療培訓中心。
本學科在冠心病介入治療、快速心律失常射頻消融治療和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等方面形成顯著的醫療特色。學科於1985年開展了我國首例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TCA),開創了我國冠心病介入治療的先河,並推動了我國冠心病介入治療的發展,目前學科已完成冠心病介入治療20,000例以上,年PTCA總數超過2,600例,位居全國前三名;在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顫治療方面,本學科是國內最早開展導管射頻消融治療的單位之一,現年射頻手術量達1,500例,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在先心病方面,學科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並套用經胸超聲心動圖指導房間隔缺損和室間隔缺損介入治療,並研製了國產封堵器,降低了治療費用,目前完成先心病介入治療例數位居全國第一。本學科已成為國內綜合醫院中特色突出、優勢明顯、設備最好、規模最大、具有國內外影響的心血管病中心。
腎臟內科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腎臟內科目前已建成擁有門診、病房、血液淨化中心、專科實驗室及腎活檢病理診斷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現代化腎臟病專業科室,博士學位授權學科。本學科是國內最早開展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腎活檢的科室之一,在西北地區率先建立了臨床-病理-實驗室相結合的腎臟疾病診斷體系,臨床-病理-治療相結合的腎臟疾病治療模式,在診斷與治療腎小球疾病、腎小管-間質疾病、慢性缺血性腎臟疾病和腎功能不全方面形成優勢,是西部地區綜合實力最強的專業科室之一。
特色醫療
本中心特色:
個性化透析-專家會診-宣教的綜合治療體系
接待-人性化服務-星級標準的服務理念
我們的目標:
創西京品牌,建設具有一流人才、一流技術、一流服務、一流環境和一流設備的中心。
我們的承諾:
一切為了腎友,人性化透析,星級服務標準。
我們的理念:
珍惜生命,關注健康,復歸社會。
讓西京中心成為您健康的港灣,用西京熱情揚起您生命的風帆
血液科
西京醫院血液科為博士學位授權學科,是國家臨床藥物試驗基地及衛生部認可的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及採集中心,也是台灣慈濟骨髓庫西北地區唯一供髓單位。病房設有正式編制床位80張,百級層流病房5間,配備有專用幹細胞採集室。每年門診患者20000餘例,住院收容2000餘例,急性白血病占70%。患者來源覆蓋西北五省以及河南、山西、內蒙等部分區域。實驗室由骨髓細胞及組織學病理室、分子生物學及免疫學實驗室、溶血及出凝血檢查室、造血幹細胞分離及培養室等組成。每年完成骨髓檢查5000餘例。學科擁有較完善的惡性血液病病分子診斷平台,配備螢光顯微鏡2台(其中1台安裝有FISH及常規染色體核型資料的分析軟體)、流式細胞儀1台、定量PCR儀1台等基本設備。血液科技術力量強,目前在編幹部13名,其中主系列人員均擁有博士學位。現有正、副高級職稱6名,其中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2名。科主任陳協群教授(博士導師)任全軍血液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陝西血液學會副主任委員。
醫療特色
本學科在1984年就建立了自體骨髓造血幹細胞移植與高溫體外淨化技術,成為全軍開展骨髓移植工作最早的單位之一。自2001年以來,完成親緣/非親緣HLA相合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單倍體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難治、復發等高危血液腫瘤100餘例(每年約25-30例)。其中非親緣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與單倍體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均為西北地區首次。發表移植相關論文多篇。近年特別注重惡性血液病的精確診斷及風險分層,是國內最早接受淋巴造血組織腫瘤新WHO分型理論的單位之一。每年要為近1000例急性白血病及淋巴瘤患者進行特異性融合基因檢測與Ig/TCR基因重排分析。目前,正套用FISH檢測多發性骨髓瘤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細胞遺傳學異常,為血液系統腫瘤患者實施個體化治療,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
內分泌科
西京醫院內分泌代謝科於1989年在原第二內科內分泌學組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科室現有主任醫師、教授1名,碩士生導師及博士生導師1名,副主任醫師、副教授4名,主治醫師、講師3名,其他技術人員10餘名。有4人分別擔任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常委、中國醫師學會內分泌代謝醫師分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委員、解放軍醫學會內分泌代謝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華醫學會陝西內分泌學會、西安內分泌代謝病學會、陝西省醫糖尿病學會等多種學術團體的副主任委員、常委等職。是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中國糖尿病雜誌、第四軍醫大學學報、糖尿病之友雜誌醫師版編委單位。
科室長期立足於內分泌代謝疾病的醫療與科研,尤其在糖尿病、甲狀腺疾病的診斷與正規治療方面具有全新的理念和業績,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甲狀旁腺、胰島等其它內分泌腺體疾病以及痛風、低血糖症、高脂血症、肥胖症等代謝性疾病也有較高的診治水平,居全國先進水平。現有床位43張,年收容量1300人次以上,年門診量40,000人次以上。
呼吸內科
西京醫院呼吸內科在國內同行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科室設備精良,醫術精湛,治學嚴謹,精益求精。1955年醫院大內科成立呼吸疾病組,1975年獨立建科,1981年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997年成為博士學位授權學科,1998年成為國家臨床藥理研究基地,2006年成為陝西省哮喘防治協作組組長單位。學科帶頭人曾分別擔任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分會常委、全軍呼吸專業組組長、陝西省醫學會呼吸結核分會主任委員等職務。
在急性肺損傷、重症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肺間質纖維化及肺血管栓塞等呼吸系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方面,科室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並形成鮮明的醫療特色
神經內科
西京醫院神經內科始建於1949年,與共和國同齡,是我軍歷史上第一個神經精神病學專科。建科近六十年來,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在醫療、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老一輩專家如於清漢、粟秀初、吳保仁、黃遠桂等在專業上頗有建樹;現任科室領導班子年富力強,開拓創新意識強。科室全體人員團結協作,奮進拼搏,正在為把神經內科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學科而努力。
醫療特色:
病房現有床位140張,分為四個病區,已形成了以重症監護、腦血管病診治、癲癇監護和神經系統疑難病診治為主的特色。在國內較早開展腦血管病介入和溶栓、腦出血顱內血腫穿刺術、免疫吸附技術等治療,在神經系統疑難病和危重病的診治與搶救方面在國內具有先進水平。
重病監護病房(N-ICU)成立於1999年初,現有16張床位,是目前國內綜合醫院中規模最大、設備最好的N-ICU病房。ICU的收容對象主要是危重神經系統疾病,如危重腦血管病、重症肌無力危象、癲癇持續狀態、腦炎等。年平均收治危重病人500餘人次,為危重病人提供了高質量、高技術的治療及護理。
癲癇診療中心成立於2007年,設備包括:32-128導腦電視頻長程監測系統七台,16-24導腦電錄像24小時動態監測系統四台、32通道睡眠呼吸腦電圖監測二台。為病人的診斷、治療及觀察提供了腦電圖的可靠依據,同時新增的腦電發生源定位等高新技術,對癲癇病人的術前病灶定位有著重要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我科門診日門診量平均350餘人次,在西北地區乃至全國享有較高的聲譽。門診已形成五大特色,分別是:①腦血管病診療和諮詢;②癲癇的診治和諮詢;③遺傳性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治和諮詢;④老年性痴呆和帕金森病的診治和諮詢;⑤頭痛、眩暈和睡眠障礙的診治和諮詢。
婦產科
第四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產科始建於1954年,我國著名的婦產科專家王榮光教授為學科奠基人,經過幾代人辛勤耕耘,學科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具有雄厚實力、專業齊全、技術先進、享有聲譽的學科。現為軍隊首家碩士、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和博士後流動站,中華婦科腫瘤學術培訓陝西分中心,全軍計畫生育優生優育技術研究所,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全國“愛嬰醫院”單位。
婦產科具有實力雄厚的軍醫大學作依託,兼具綜合醫院及婦產科本身的優勢,成為進行臨床醫學與基礎研究的堅實基礎。在婦產科疑難重症、婦科腫瘤、高危妊娠內外科合併症處理方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九五”以來,承擔國家自然基金課題7項,軍隊、陝西省課題14項,研究成果獲國家、省部級科技獎10餘項,出版專著6部,源期刊發表論文(包括SCI)200餘篇。
學科專業齊全,具有特色,有產科、腫瘤婦科、普通婦科、專科門診、實驗室五部分。年門診量100,000餘人次,年住院4000餘人次。學科擁有一支學術水平高、臨床經驗豐富、治學嚴謹的學科隊伍,現有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3名,高級職稱9名,每年培養研究生10-15名,專科進修生30-40名,為軍隊和地方培養輸送了一大批高層次專業人才,成為國家婦產科醫師培訓基地。
皮膚科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坐落於古城西安,皮膚科成立於1949年5月。半個多世紀以來,歷經幾代人艱苦卓絕的奮鬥,科室由初期3、4名工作人員的小科室壯大為現在120餘名人員的大科室,其中專家教授近20名,90%以上有博士或博士後學位,一半以上有國外工作經歷,是國內學界梯隊最合理、力量最強的科室之一。西京醫院皮膚科醫療水平國內一流。
在白癜風、銀屑病、惡性黑素瘤、血管瘤、痤瘡、黃褐斑、水皰病、性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變態反應性疾病等方面的診療形成特色專病門診。科室擁有國際一流的雷射美容中心、性病診治中心、過敏原檢測中心、光療中心。科室目前承擔的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35工程、863項目、軍隊重點項目等國家級重大科研課題十餘項,2007年發表SCI收錄論文10篇,課題總數和金額位居全國皮膚科學界前列,在學術科研上保持著國內領先地位。西京醫院皮膚科創建的中國皮膚性病網www.chinaderma.com.cn和中國皮膚性病論壇www.derm.cn集醫教研服務於一身,是目前國內公認的最大的專業學科網站。近十年的發展學界矚目,先後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學科、陝西省省重點學科、全軍皮膚性病中心、全軍皮膚性病研究所,是國內皮膚科學界四個國家級重點學科之一,也是西部地區惟一的國家級重點學科。自2001年始連續兩年榮立集體三等功,先後被評為總後勤部學雷鋒標兵單位、先進黨支部、“踐行三個代表”先進單位、學習成才先進單位。
肝膽外科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肝膽外科原為普通外科的一部分,1987年批准為碩士學位授權學科,1990年從普通外科獨立出來,成為一個專業性很強的科室。1996年批准為博士學位授權學科。歷過三十年、幾代人的辛勤耕耘,成為第四軍醫大學重點建設學科。
全科共有50張病床,開展了肝移植、肝癌、膽道疾病、腫瘤、膽石和等方面治療及研究,以收治肝、膽、胰和腹部巨大腫瘤為主,目前在肝膽胰、腹部巨大腫瘤等疾病的診治及相關實驗研究方面均達國內先進水平。
數十年來我科已在下列方面形成自己的醫療特色:
1.活體肝移植:肝移植技術複雜、手術難度大,我科首先在國內成功開展了首例活體肝移植術,患者至今生存狀況良好。此項技術使許多晚期肝病患者又有了新的希望。
2.氬氦低溫冷凍刀治療晚期腫瘤:氬氦低溫冷凍刀是國外近來研製出的新產品,其原理是通過零下150度的低溫殺死癌細胞,可用於治療各種體表及體內腫瘤,國內目前只有兩台設備,其中一台已在我科開展使用,主要用於治療小肝癌、晚期肝癌和肝轉移癌的患者,尤其適用於手術無法切除的肝癌,這種方法的特點是患者痛苦小,住院周期短,治療效果確切,可治癒或明顯延長患者的生命。
3.肝血管瘤的治療:肝血管瘤是常見的良性肝占位病變,以往治療方法有經股動脈栓塞治療和手術肝部分切除術,前者治癒率低,許多醫院已廢除此種方法,後者是國內常用的治療方法,但手術創傷大、出血多,患者可出現肝功能嚴重損害等併發症,仍有部分血管瘤因靠近大血管處而無法切除。我科患者採用血管瘤剝除術,沿血管瘤包膜將其剝除而不用切除肝組織,手術創傷小,患者恢復好,經採用這種術式後患者無一例出現肝昏迷等併發症。
4.肝癌的綜合治療:採用在術前術後行經肝動脈栓塞化療,微波固化,氬氦刀冷凍,局部酒精注射等手段,明顯提高了肝癌的手術療效和預後,出現了大批長期成活者,使肝癌療效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5.腹部巨大腫瘤切除:我科已成功切除了5公斤以上的腹部巨大腫瘤近百例,腫瘤最大者達43.7斤,其中半數患者曾在外院手術未能切除,因此圍繞其手術及圍手術期管理已經形成了我科的特色。
6.複雜膽道病的外科救治:醫源性膽道損傷是膽道外科的一個難題,手術難度大、技術要求高,患者在術後常有不同程度的併發症,經我科全體醫務人員的不斷努力,我科已成功救治各類外院轉入的醫源性膽道損傷患者數百例,98%的患者獲得痊癒出院。
7.膽胰疾患的診治:西北地區是膽結石的高發區,以膽囊結石和膽管結石為主,我科每年切除膽囊逾1000例。肝內膽管結石常有術後復發的併發症,我科採用膽管整形、大口吻合、切除部分肝葉、Longmire術式等手術技巧,明顯降低了膽管結石的復發率。膽管癌、胰腺癌近年來有上升趨勢,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行之有效的手術方法,但手術難度較高,使肝膽外科中最複雜的術式,我科每年施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30~50例,死亡率為0。
8.肝外傷及急腹症的救治:其中又以首創的以尼龍搭扣血流阻斷法切肝,採用此項技術已切肝300餘例,並推廣至全國十餘家醫院,並被寫入外科手術學。文獻報導重症膽管炎死亡率10~23%,重症胰腺炎死亡率50%,經不斷的積累臨床經驗和改進圍手術期處理措施,我科每年收治此類患者數十例,均經臨床治癒出院,無一例死亡。
西京醫院燒傷與皮膚外科
燒傷與皮膚外科成立50餘年來,已經成功開展了以下業務:
1.各種燒傷的治療及後期瘢痕的預防與系統治療
2.皮膚軟組織外傷
3.體表腫瘤
4.先天畸形
5.各類慢性創面(放射性潰瘍、糖尿病足、褥瘡等)
6.美容、美體、毛髮缺損等
總結和形成了一整套危重患者救治技術及皮膚創(燒)傷修復技術。在國內外首創套用整形與美容外科技術修復皮膚創(燒)傷,在早期搶救生命的同時強調功能重建和外貌恢復。其研究成果《套用整形外科技術於燒傷早期治療提高燒傷患得生活質量》獲得軍隊醫療成果一等獎及“九·五”全軍重大醫療成果獎。
醫院地址
醫院地址:陝西省西安市長樂西路15號
郵政編碼:710032
乘車路線:乘坐4、10、11、13、15、38、42、47、105、231、232、233、240、301、3、3、527、528、605、710、715路車在康復路下車,乘坐401專線、408路車在西京醫院下車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