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丁村至今比較完整地保存著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至清鹹豐年間所建的各式院落20餘處,33座明清時代的民房庭院,反映出明、清時代北方農村的村莊格局。
館藏文物
該館是利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丁村明清民居建成的。丁村明清民居,是一套建造於明萬曆二十年(1593)至清鹹豐三年(1853)、共33座院落組成的居建築群,分北、中、南三大院群。整套建築都作坐北向南的四合院格局。該建築群及其各類雕刻藝術構件均是中國明清民居建築藝術中的佳作,其建築本身,就可構成一座民居建築博物館。以晉南地區漢民族生產、生活習俗為內容的展覽陳列其中,使博物館陳列的形式和內容得到更好的統一。
該館有陶瓷、家具、服飾、交通、紡織、農具、民間藝術以及出土文物等各類藏品 1萬多件。有晉南漢民族在清末和民國初期的歲時節令 (春節、元宵節、清明、端午、七夕、中秋等)、習俗禮儀(婚、喪、家塾、壽誕、侍親等)、民間藝術(刺繡、石塑、木偶、皮影等)、生產生活(交通、紡織、農具、碾、磨等)為主題內容的民俗陳列。在清代所建的6座民居四合院內展出各類民俗文物2400餘件,展出面積2700平方米,參觀路線600餘米。此外,還有丁村文化陳列館以及丁村新石器文化、書畫及民用陶瓷器等專題陳列。為研究晉南一帶漢族風情民習,該館蒐集整理並編寫了《丁村傳統民謠趣語選》、《丁村民間傳統對聯選》等專題資料。
建築布局
丁村民居在襄汾縣城南四公里的丁村。分北、中、南三個建築群。多數院落坐北朝南,明代的院門多在東南角。院落大都建有正堂、過廳、門樓、廂房,均為磚石木質結構。建 築構件上有人物、花卉、飛禽、走獸、古典戲曲、歷史故事等木雕、磚石雕圖案,是我國明、清民居建築中的佳作。
業務
丁村民俗博物館,利用其中部分院落陳列了近萬件文物,把晉南一帶清末民初的部分民俗事象,或繪製成民俗畫,或製作成模型,在具有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明清民居中予以展出。丁村民俗博物館是了解漢民族習俗的視窗,它將激發起當代人們的創新熱情和熱愛故土的情操,它將使各國旅遊者開拓文化視野,加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