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東嶽廟

襄垣東嶽廟

襄垣東嶽廟在山西襄垣縣城西南6公里的城關鎮西里村北南羅山東麓。北倚濁漳河,東靠淤泥河,西枕南峰,南臨潞礦。四周山環水繞,環境頗為幽靜。 東嶽廟,俗稱涼樓廟,古為襄垣八景之一,素有“涼樓勝觀”之美稱。廟始建年代不詳。據廟內碑碣記載,自元、明、清以來,屢加修葺。

簡介

東嶽廟在山西襄垣縣城西南6公里的城關鎮西里村北南羅山東麓。北倚濁漳河,東靠淤泥河,西枕南峰,南臨潞礦。四周山環水繞,環境頗為幽靜。 東嶽廟,俗稱涼樓廟,古為襄垣八景之一,素有“涼樓勝觀”之美稱。廟始建年代不詳。據廟內碑碣記載,自元、明、清以來,屢加修葺。

內容介紹

襄垣東嶽廟襄垣東嶽廟
元大德年間稱避暑行宮,元至大年間為岱嶽廟,明景泰年間為岱宗廟,明萬曆年間為涼樓廟。廟內現存明代重修東嶽廟碑記2通。據記載,元朝太師河南王察罕那延在南峰興福寺與東嶽廟屯兵,發現興福寺後山風景秀麗,樹木參天,氣候涼爽,便在此地興建了避暑行宮,名曰涼樓勝觀。後因年久失修,勝景遂廢。興福寺僧人為紀念察罕那延功德,便在東嶽廟原山門處增建佛閣一座。萬曆年間妝塑佛像。從此寺廟合一,神佛共奉。後人亦將東嶽廟稱涼樓廟。
該廟座北向南,共為三進院落,占地面積66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02平方米,共有殿宇房舍62間。中軸線上依次有山門、佛閣、戲台、大殿、後殿。東西兩側有鐘鼓二樓、耳樓、配殿、朵殿。前院有僧房、茶房。東小院有井房、廚房、庫房等建築。山門外有御道、拱橋、臥龍池和上下馬碑。殿宇主從有別,縱橫對稱,結構嚴謹,錯落有致。
廟內現存東嶽大帝黃飛虎、聖母娘娘、崔府君、十殿閻羅送子觀音、一佛二菩薩等彩塑200餘尊。正殿塑東嶽大帝武成王黃飛虎的坐像和影像。相傳黃飛虎原為商朝大臣,因紂王暴虐無道,遂反殷投周武王伐紂,屢建大功,直至戰死沙場。道教祖師姜太公封他為“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執掌陰曹地府、十八層地獄,總管人間吉凶禍福、生死轉生之大事。佛閣是東嶽廟的最高建築,閣內塑有如來佛和觀音菩薩等坐像,為佛事活動的中心。戲台、大殿、後殿均在“文革”期間拆除。現存建築有山門、佛閣、十殿閻羅殿、包公祠、觀音殿、東西配殿等殿宇。佛閣建於山門之上,面闊三間,進深四椽,五架梁通達前後,用二柱,單檐懸山頂。廟內附屬文物有元大德五年(1301)功德幢1個、重修東嶽廟碑記和重修佛閣石碣7通。 1994年以來,對山門、佛閣、鐘鼓二樓進行了搶救性的大型維修,現已成為一處知名遊覽勝地。每逢農曆三月二十八日,為東嶽大帝黃飛虎祝壽大會,亦是傳統的涼樓古廟大會,各路香客信士,接踵而至,熱鬧非凡。自古有“暮春神會冠五省,婦姑巨意進香靈。陽間趕了涼樓會,陰間不受閻王罪”的民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