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帶長捲葉蛾

褐帶長捲葉蛾

該蟲在浙江和安徽每年發生4代,在四川每年發生4~5代,在福建、廣東、台灣每年發生6代。以老熟幼蟲在卷葉或雜草內越冬,在旬均溫回升到12℃左右時開始活動。田間各世代明顯重疊。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成蟲體暗褐色,雌蟲體長8~10毫米,翅展25~30毫米,雄蟲體長6~8毫米,翅展16~19毫米。頭小,頭頂有濃褐色鱗片,下唇須上翹至複眼前緣。

褐帶長捲葉蛾褐帶長捲葉蛾

前翅暗褐色,近長方形,基部有黑褐色斑紋,從前緣中央前方斜向後緣中央後方,有一深褐色褐帶,頂角亦常呈深褐色。後翅為淡黃色。

雌蟲翅顯著長過腹末。雄蟲則僅能遮蓋腹部,且前翅具寬而短的前緣折,靜止時常向背面卷折。卵淡黃色,橢圓形,長徑0.8~0.85毫米,橫徑0.55~0.65毫米。

卵常排列成魚鱗狀,上覆膠質薄膜,卵塊橢圓形,長約8毫米,寬約6毫米。幼蟲一齡幼蟲體長1.2~1.6毫米,頭黑色,前胸背板和前、中、後足深黃色。二齡幼蟲體長2~3毫米,頭部、前胸背板及三對胸足黑色,體黃綠色。三齡幼蟲體長3~6毫米,形態色澤同二齡。

四齡幼蟲體長7~10毫米,頭深褐色,後足褐色,其餘為黑色。五齡幼蟲體長12~18毫米,頭部深褐色,前胸背板黑色,體黃綠色。

六齡幼蟲體長20~23毫米,體黃綠色,頭部黑色或褐色,前胸背板黑色,頭與前胸相接的地方有一較寬的白帶。蛹雌蛹體長12~13毫米,雄蛹8~9毫米,均為黃褐色。第十腹節末端狹小,具8條卷絲狀臀棘。


生物學特性及發生消長規律

第一代幼蟲主要為害柑橘幼果,一齡主要在果實表皮上取食,二、三齡後鑽人果內為害。被害果實常脫落,幼蟲則轉移到旁邊的葉片上繼續為害或隨幼果一同落地。各地一代幼蟲的發生期不同,在廣東為4~5月,在福州為5月中旬至6月上旬,在浙江為6月至7月上旬。第二代幼蟲主要為害嫩芽或嫩葉,常吐絲將3~6片葉牽結成包,匿居其中為害。一齡幼蟲多取食葉背,留下一層薄膜狀葉表皮,不久該表皮破損成為穿孔。二齡末期後多在葉緣取食,被害葉多成穿孔或缺刻。到9月份柑橘果實將成熟有甜味時,幼蟲又轉而為害柑橘果實,造成大量落果。幼蟲活動性較強,若遇驚擾,即迅速向後移動,吐絲下墜,不久後又沿絲向上捲動。幼蟲有趨嫩習性,高溫高濕的環境死亡率也高。幼蟲化蛹於葉包內。成蟲飛翔力不強,日間常停息於葉片上,活動都在晚問進行。有較強的趨光性,對糖、酒和醋等發酵物亦有趨性。我國已發現的褐帶長捲葉蛾的天敵有寄生於卵的澳洲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蟲赤眼蜂,寄生於幼蟲的次生大腿蜂、廣大腿蜂、黃長距繭蜂、瓜野螟絨繭蜂、顆粒體病毒HcGV,捕食幼蟲的黃足蠼螋等。

防治方法

(1)冬季清除柑橘園雜草、枯枝落葉,剪除帶有越冬幼蟲和蛹的枝葉。

(2)生長季節巡視果園時隨時摘除卵塊和蛹,捕捉幼蟲和成蟲。捉到的幼蟲和卵等可集中放在寄生蜂羽化器內,以保護天敵。

(3)成蟲盛發期在橘園中安裝黑光燈或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每公頃可安裝40瓦黑光燈3隻)。也可用2份紅糖、1份黃酒、1份醋和4份水配製成糖醋液誘殺。

(4)第一、二代成蟲產卵期釋放鬆毛蟲赤眼蜂或玉米螟赤眼蜂來防治,每代放蜂3~4次,間隔期5~7天,每公頃放蜂量為30萬~40萬頭。

(5)幼果期和9月份前後如蟲口密度較大,可用藥防治,藥劑有:100億個/克青蟲菌(Bt)1000倍液加0.3%茶枯或0.2%洗衣粉、200億個/克白僵菌3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1%阿維菌素(蟎蟲清、滅蟲丁、愛力蟎克等)乳油3000~4000倍液、25%除蟲脲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90%晶體敵百蟲800~1000倍液加0.2%洗衣粉、80%敵敵畏乳油800~l000倍液、20%中西殺滅菊酯(氰戊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

地理分布

在我國各柑橘產區均有分布

危害作物

寄主除柑橘外,還有茶、荔枝、龍眼、楊桃、梨、蘋果、桃、李、石榴、梅、櫻桃、核桃、枇杷、柿、栗、銀杏等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