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

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

《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Taking Woodstock )根據埃利奧特·提伯的回憶錄《製造伍德斯托克:一個關於騷動、音樂會和人生的真實故事》改編而來,講述了20世紀60年代,美國同志作家兼設計師埃利奧特·提伯。

基本信息

(圖)製造伍德斯托克電影《製造伍德斯托克》迷幻海報

電影《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Taking Woodstock )根據埃利奧特·提伯的回憶錄《製造伍德斯托克:一個關於騷動、音樂會和人生的真實故事》改編而來,講述了20世紀60年代,美國同志作家兼設計師埃利奧特·提伯,創辦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的經歷。這是李安《斷背山》之後,拍攝的又一部同志題材電影。該片將在2009年“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40周年前一天(8月14日)在全美公映,這也是李安拍片以來最具歷史意義的一部作品。美國福克斯焦點影業將發行這部電影。

基本資料

(圖)《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

電影名稱:《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 Taking Woodstock
導 演:李安
編 劇:詹姆士·沙穆斯
主 演:迪米特利·馬丁 埃米爾·赫斯基
伊梅爾達·斯湯頓 列夫·施萊伯
上 映:2009年
類型:音樂/喜劇
國家:美國
語言:英語
時長:134 min
顏色:彩色
幅面: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上映日期:2009-8-14美國
發行公司:焦點電影公司

劇情簡介

(圖)劇照劇照

李安執導的《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是根據美國歷史上的真人真事改編,故事全部圍繞Eliot Tiber展開,Eliot是猶太人、也是個同性戀者,1969年,提伯父母管理的一家汽車旅館因為經營不善面臨倒閉,為了挽救家族事業,提伯想出一個舉辦搖滾音樂會招攬生意的辦法。

恰在此時,他聽說臨鎮剛剛否聽了伍德斯托克音樂的舉辦的提議,於是他接手了整個計畫。最終,有50萬人參加了於1969年8月舉辦的伍德斯托克音樂節,感恩之死、詹尼斯·喬普林、吉米·亨德里克斯等等著名搖滾樂隊到場,人們在泥地中打滾、做愛、享受大麻,為期三天的音樂節不但成為嬉皮運動的最高峰,其更是徹底改變了美國文化,定義了整整一個時代的年輕人。而經歷了這一切的埃利奧特·提伯也發現自己的人生也從此不同。

歷史背景

(圖)美國搖滾史上的經典——伍德斯托克音樂節1969 Woodstock美國搖滾史上的經典——伍德斯托克音樂節1969 Woodstock

1969年8月15到17日,是一個周末,由兩個24歲的年輕人發起的一場音樂節在這個周末舉行,本來,這次演出原定在紐約州的赫德遜河旁的伍德斯托克村舉行,但是由於當地有關部門的反對,使他們不得不把這次演出轉移到離紐約市西北70英里的白湖的貝瑟爾的一個叫做亞斯格的農場舉行。舉辦者希望這個容納10萬人左右的農場能有5萬左右觀眾光顧。

但在演出開始後,他們發現大大低估了最初的預料,有40多萬的觀眾湧進了這個農場,最初預備的帳篷、食品等頓時短缺,組織者的失誤導致這場演出極度混亂,連續兩天的大暴雨使整個農場變成了一個難民營。但事實上,正是這場災難給音樂節塗上最光彩的一筆,所有的人都井然有序,在這個僅存72小時的王國里,沒有混亂出現。參加那次音樂節的人都記住這樣一句話:“你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你的兄弟姐妹。”

(圖)伍德斯托克音樂節伍德斯托克音樂節

儘管這次演出意想不到的變故使兩位組織者賠了近200萬美元,但它所帶來的影響和對文化的震撼力是多少個200萬也買不到的。它使以音樂來表現文化或社會事件的活動達到了頂峰,以致在後來沒有人人再通過音樂會達到這種超凡的凝聚力。

直到25年後,為紀念伍德斯托克音樂節25周年,美國人再次舉行了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儘管這次音樂節同樣打著“和平、音樂”的口號,但卻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很簡單,這次音樂節僅僅是一次紀念演出,同時也是一場商業操作,歷史是可以複製的,甚至連暴雨後的泥濘和主辦者的陪錢都可以複製,但25年前的精神卻沒有辦法複製。吉米·漢瑞克斯的表演是伍德斯托克音樂節中最有紀念意義的節目。當他演奏起美國國歌時,激動的觀眾將指引這個國家前往越南的星條旗撕碎,40萬美國青年雲集伍德斯托克,兩場驚人的大暴雨使他們在泥地里變得瘋狂。在“愛與和平”的號召下,音樂節變成了奇特的反戰方式。“要作愛,不作戰”的反戰革命口號響徹整個會場。許多情侶們赤身裸體,甚至當眾作愛以回到亞當夏娃的時代,用這種返樸歸真的方式表示對美國政府戰爭政策的唾棄和憤怒。

幕後創作

(圖)伊美妲·史坦頓伊美妲·史坦頓

關於海報

2009年4月,李安新片《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曝光了首款先行款海報,該海報色彩斑斕,且進行了褶皺和造舊處理,看上去頗具懷舊色彩,據說是汲取了60年代藝術家韋斯·威爾森帶有迷幻色彩的作品。

關於主演

影片的主演包括迪米特利·馬丁、埃米爾·赫斯基、傑弗里·迪恩·摩根、列維·施瑞博爾,該片被視作2010年奧斯卡競爭的熱門電影之一。該片的劇本仍由李安的御用編劇詹姆士·沙姆斯操刀。

令人目光一亮的人物包括由伊美妲·史坦頓演的媽媽。這位英國女星1995年曾和李安合作拍攝過電影《理性與感性》,又曾在《哈利波特:鳳凰社》中扮演愛穿粉紅色套裝、專找哈利·波特麻煩的恩不理居教授,而她在《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片裡演的媽媽會讓觀眾有很大的驚喜。2004年她以電影《天使薇拉卓克》贏得威尼斯影后時,就曾親口表示想和李安再合作,如今她夢想成真。而李安則曾以《斷背山》和《色戒》兩部電影兩度贏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獅大獎。

質疑之聲

(圖)李安在《製造伍德斯托克》拍攝現場李安在《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
拍攝現場

嬉皮士搖滾樂、迷幻藥、同性戀……著名導演李安的新片,似乎注定了是爭議的話題。其預告片在2009年4月曝光,而在美國新澤西州舉辦的試映會上,觀眾的反應褒貶不一。

觀眾質疑:主角為何不是樂隊和音樂

《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在美國新澤西舉辦過一次試映會,現場觀眾的反應褒貶不一。不少觀眾認為,影片的敘事有點“怪”,人物眾多,但其中不少人物剛剛出場便沒了下文。音樂愛好者和嬉皮文化的擁戴者對這部影片更是不滿,他們指出,主角似乎是小鎮和那裡的居民,而不是樂隊和音樂,甚至有人質問:“李安到底懂不懂音樂?!”

美國輿論則認為,李安這部新片就是衝著再拿奧斯卡而去的。從日前曝光的短短2分2秒的預告片看,該片並沒有太多搖滾樂隊的表演鏡頭,但卻笑料頻出,故事集中在主人公埃利奧特·提伯身上,他是個著名的同性戀者,可預告片並沒有展現有關他的激情鏡頭。

李安回應:拍這部片子是全新的體驗

李安回應說,他是在宣傳《色戒》的時候,遇到了這個讓他感興趣的新題材,“這部回憶錄的作者埃利奧特·提伯跟我講1969年,我眼前一亮。其實書也不是多好的書,可是裡面講到的一些東西是我以前沒有想到的。”於是,去年8月18日,李安便著手開始拍攝《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

對這部新片的精神,李安歸納為“純真”和“喪失純真”,這跟他以往片子的精神是一致的。他指出,《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將更多地以人物的個人經歷和家庭關係為中心,而沒有執著於搖滾或者同性戀,“我還是喜歡拍片,不做的話,也不太好,整個人生活會沒有重心。開拍《製造伍德斯托克音樂節》之後,我全心投入,報紙、電視都不看,整天拍片,回家就用電視看毛片,整個人刻意保持在片中的氣氛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