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這是好萊塢大部分電影在製作所採用的項目架構](/img/7/aa0/nBnauM3XwEjMzAzN5YTO3MzN0QTMzUzMwYDN0MTNwAzMxAzL2k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好萊塢大部分電影在製作所採用的項目架構,美術指導與攝影指導配合導演,構成核心的藝術創作團隊。執行製片人、製片主任服務於製片人,構成主要的管理團隊。兩個階段之間的區別在於,前者是按照自家口味釀的原漿酒,後者是根據顧客喜好做出來的勾兌酒,前者總是在說:“我很好”,後者則是從電影到宣發都在不斷告訴觀眾:“我對你很好”。
於是,一批擁有市場思維、對市場需求判斷比較準確的“製片人式導演”開始步入前台,這一點在2013年的中國電影市場體現的尤為明顯。無論是如徐崢、趙薇、郭敬明這樣的新導演,還是像管虎這樣的資深導演,他們其實都是具備了市場思維和項目管理能力的製片人,他們對觀眾有著更為理性的認知,也更為熟悉當代年輕人的消費心態。將創意不僅套用於製作中,還作為主力推動著整個電影的宣發工作,促成了電影行銷的完整性,這也是他們能夠獲得高票房回報的主要原因。
發展歷程
![國內大部分中等規模電影項目的組織架構](/img/0/f96/nBnauM3XwQzMzUzM1ADM4MzN0QTMzUzMwYDN0MTNwAzMxAzLwAzL2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早期的導演中心制
在中國電影市場發展的初期,立項之後的製作往往是由導演全權負責的,這一時期電影創作的風險主要集中在導演是否具備影像敘事的能力以及題材的選擇上。這個階段,只要藝術創作達到一定的高度,同時兼顧影像敘事的連貫性,基本上就能從市場上獲得收益。受這種歷史與時代因素的影響,在本世紀前十年之前,電影的運作更傾向於是從導演個人喜好的角度進行“電影創作”的藝術行為,即導演中心制,而製片人僅僅只是負責融資或友情贈送的名頭
“製片人式導演”的崛起
在2008年之後,觀眾的觀影口味開始趨向多樣化,很多觀眾的觀影目的已經不再是為了看一部“某個導演的好電影”,而是想要觀看“自己需要的那一類電影”,電影已經從“產品時代”邁入了“行銷時代”。
於是,一批擁有市場思維、對市場需求判斷比較準確的“製片人式導演”開始步入舞台。這一點在2013年的中國電影市場體現的尤為明顯,比如徐崢、趙薇這樣的新導演。他們其實都是具備了市場思維和項目管理能力的製片人,他們對觀眾有著更為理性的認知,也更為熟悉當代年輕人的消費心態。他們不僅將創意套用於製作中,還作為主力推動著整個電影的宣發工作,促成了電影行銷的完整性,電影創作的出發點已經從個人喜好開始向市場需要的角度轉變。
時代的呼喚:製片人中心制
而在2015年,《捉妖記》、《煎餅俠》等電影項目的運作,已經鮮有大導演的身影出現,而製片人則作為整個項目的權力中心,成了項目的推動者。該類影片在國內電影市場的喜獲豐收,也預示著製片人中心制被時代推上中國電影的舞台。
電影藝術
![比沃格拉夫托拉斯電影公司](/img/a/3d7/nBnauM3XyATOxgTN5IDM4MzN0QTMzUzMwYDN0MTNwAzMxAzLyA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升級發展
![二十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img/1/39e/nBnauM3X2MTM0YDN3MDM4MzN0QTMzUzMwYDN0MTNwAzMxAzLzA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商業化
![好萊塢](/img/8/c9e/nBnauM3XxAzM5MjMyQTM4IzM3ITM2QDM0YzNwADMwAzM0EzL0E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新浪潮和新好萊塢都以經典好萊塢作為超越目標,但以新浪潮為代表的歐洲電影沒有挽回在與美國電影在產業競爭中的劣勢,而好萊塢卻通過新好萊塢的否定之否定,浴火重生,在新世紀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