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製片人中心制”是個在中國電影市場被大家嚼爛掉的詞,其實在國外並沒有人去強調這個概念。因為在電影工業相對較為成熟的區域,這是理所當然無從爭辯的事實。倒是近100年間,總有一批美國電影人在反對製片人制度,認為他們扼殺了電影的創新。好萊塢大部分電影在製作所採用的項目架構,美術指導與攝影指導配合導演,構成核心的藝術創作團隊。執行製片人、製片主任服務於製片人,構成主要的管理團隊。兩個階段之間的區別在於,前者是按照自家口味釀的原漿酒,後者是根據顧客喜好做出來的勾兌酒,前者總是在說:“我很好”,後者則是從電影到宣發都在不斷告訴觀眾:“我對你很好”。
於是,一批擁有市場思維、對市場需求判斷比較準確的“製片人式導演”開始步入前台,這一點在2013年的中國電影市場體現的尤為明顯。無論是如徐崢、趙薇、郭敬明這樣的新導演,還是像管虎這樣的資深導演,他們其實都是具備了市場思維和項目管理能力的製片人,他們對觀眾有著更為理性的認知,也更為熟悉當代年輕人的消費心態。將創意不僅套用於製作中,還作為主力推動著整個電影的宣發工作,促成了電影行銷的完整性,這也是他們能夠獲得高票房回報的主要原因。
發展歷程
電影是人類知道其確切產生時間和成長曆程的藝術,是20世紀以來發展迅速、影響巨大的媒體,是政治、經濟、文化三位一體的創意產業。從19世紀末開始,法國、美國及其他地區的電影發明家們相繼發明了能摹擬人的眼睛和耳朵的光聲記錄和還原的技術和機器,這種電影技術從一誕生,就被企業家發展成為電影生意,被政治家發展成為意識形態,被藝術家發展成為電影藝術,被研究者發展成為電影理論。一部電影發展史同時也是電影人探索電影規律的歷史。世界電影產業發展史上,製片人中心制是上世紀30年代在好萊塢形成並發展起來的。到了30年代,在好萊塢漸漸形成一整套以“製片人中心制”為後台,以“明星中心制(簡稱明星制)”為前台的製片體制,電影明星的名字成了一種價值體現,“明星制”也使明星成為製片商向廣大觀眾推銷的“系列化標準商品”。早期的導演中心制
在中國電影市場發展的初期,立項之後的製作往往是由導演全權負責的,這一時期電影創作的風險主要集中在導演是否具備影像敘事的能力以及題材的選擇上。這個階段,只要藝術創作達到一定的高度,同時兼顧影像敘事的連貫性,基本上就能從市場上獲得收益。受這種歷史與時代因素的影響,在本世紀前十年之前,電影的運作更傾向於是從導演個人喜好的角度進行“電影創作”的藝術行為,即導演中心制,而製片人僅僅只是負責融資或友情贈送的名頭
“製片人式導演”的崛起
在2008年之後,觀眾的觀影口味開始趨向多樣化,很多觀眾的觀影目的已經不再是為了看一部“某個導演的好電影”,而是想要觀看“自己需要的那一類電影”,電影已經從“產品時代”邁入了“行銷時代”。
於是,一批擁有市場思維、對市場需求判斷比較準確的“製片人式導演”開始步入舞台。這一點在2013年的中國電影市場體現的尤為明顯,比如徐崢、趙薇這樣的新導演。他們其實都是具備了市場思維和項目管理能力的製片人,他們對觀眾有著更為理性的認知,也更為熟悉當代年輕人的消費心態。他們不僅將創意套用於製作中,還作為主力推動著整個電影的宣發工作,促成了電影行銷的完整性,電影創作的出發點已經從個人喜好開始向市場需要的角度轉變。
時代的呼喚:製片人中心制
而在2015年,《捉妖記》、《煎餅俠》等電影項目的運作,已經鮮有大導演的身影出現,而製片人則作為整個項目的權力中心,成了項目的推動者。該類影片在國內電影市場的喜獲豐收,也預示著製片人中心制被時代推上中國電影的舞台。
電影藝術
商人首先看出電影是一項有利可圖的發明,迅速建立了最初的電影公司。到20世紀早期,電影公司集中資金建立製片基地,購買昂貴的製作設備,籌資進行故事片的生產,依靠大量觀眾集體買票觀影來牟利。這就形成商業電影生產與銷售模式的雛形。梅里愛的明星影片公司、愛迪生托拉斯和比沃格拉夫托拉斯是早期電影公司的代表。而電影語言及電影藝術的誕生和發展,與導演實踐和理論探索息息相關,最初西洋鏡雜耍的製作人是導演的雛形,隨著對電影表現方式和電影特性的探索,相繼出現了盧米埃爾兄弟、喬治·梅里愛、埃德溫·鮑特和格里菲斯等早期的電影藝術探索者,這些電影先驅拓展了電影語言和電影創意的可能性。早期的電影創作、電影經營和電影探索是三位一體的,此時,電影製作者同時也是電影語言的探索者,還是電影的經營者,是具有完備職能的電影人雛形。升級發展
華爾街為追逐電影工業壟斷經營所蘊含的巨大利益而介入電影業,電影業之間兼併、收購併形成壟斷,迅速掀起了一股兼併浪潮。到20世紀20年代初,好萊塢只剩下八大製片廠,即米高梅、派拉蒙、華納兄弟、二十世紀福克斯、雷電華、環球、聯美和哥倫比亞公司。八大公司不僅壟斷了美國電影的國內市場,而且迅速取代了法國電影業當時在歐洲市場的霸主地位。製片廠的主要制度特點包括類型電影的配方式生產、流水線配比、大規模製造、明星制行銷和首輪影院體系。由於製片廠強調集體的智慧和細密的分工,最初電影人的完備雛形被消解在集體的合作之中,電影的創作和經營等關鍵職能也被分解,這個體系需要統一的指揮和調度職能,特定電影的控制權被集中到製片人手裡,形成了製片人中心制。大量的拍片機會造就了大批業務嫻熟的職業導演,支撐了好萊塢的大規模生產以及技術升級後帶來的產業發展的黃金時代。商業化
20世紀中葉,好萊塢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製片廠體制終於崩潰,商業傳統厚重的好萊塢在轉型過程中,也形成了類似歐洲又有所區別的導演中心原則,即是在完全導演理論基礎上的導演資本制。與新浪潮相輝映,也湧現出以科波拉、德·帕爾馬、馬丁·斯科西斯、盧卡斯和史匹柏等為代表的新好萊塢電影作者。從上世紀80年代後到進入新世紀,電影的商業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好萊塢成為整合全球資源並面向全球市場的文化工業體系。一些獨立製片的導演也利用媒體提供的經費,啟用公眾熟悉的影星改拍主流商業電影。值得關注的是,儘管新浪潮和新好萊塢都以經典好萊塢作為超越目標,但以新浪潮為代表的歐洲電影沒有挽回在與美國電影在產業競爭中的劣勢,而好萊塢卻通過新好萊塢的否定之否定,浴火重生,在新世紀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