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時候,新浪潮是一個緊隨於朋克搖滾之後的涵蓋面極廣的音樂名詞;有的時候,這個詞也包含了朋克本身。現在再回顧,事情就變得清晰起來,朋克之後的音樂形式,或多或少的,可以劃分為兩個類別:後朋克與新浪潮。後朋克是藝術性的、複雜的、充滿挑戰性的;而新浪潮則屬於流行音樂,純粹而簡單。
特點
新浪潮保留了朋克音樂的叛逆與新鮮的活力,同時又迷戀於電子、時尚與藝術。因此,新浪潮的風格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性。它既指代了像 XTC 和NickLowe這樣激烈有力的流行樂,也指代了像 Gary Numan 這樣的電子合成搖滾樂隊,以及像Graham Parker 和 Rockpile這樣的復興搖滾樂隊。
新浪潮(NewWave),新浪潮是一個緊隨於朋克搖滾之後的涵蓋面極廣的音樂名詞。有的時候,這個詞也包含了朋克本身。新浪潮保留了朋克音樂的叛逆與新鮮的活力,同時又迷戀於電子、時尚與藝術。因此,新浪潮的風格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性,比如擠壓(Squeeze)樂隊以迷人而詭異的吉他為特色,而果醬(TheJam)則延續了英國硬搖滾的風格。新浪潮樂隊都偏好於流行而上口的主調、使用現代的人工合成的錄製方法並迷戀稍微激進的行為方式。直到80年代早期,新浪潮仍被用來描述所有新出現的流行搖滾藝人,特別是那些使用電子合成器的樂隊。MTV音樂電視的出現使新浪潮得到了進一步的推進。和那些主要的藝人們一樣,這些曇花一現的樂隊也表現出風格上很大的差異性,但是他們都偏好於流行而上口的主調、使用現代的人工合成的錄製方法、並迷戀於稍微激進的行為方式。直到80年代早期,新浪潮仍被用來描述所有新的流行/搖滾藝人,特別是那些使用電子合成器的樂隊,比如theHumanLeague和DuranDuran.80年代初MTV的出現使得新浪潮得到了進一步的推進,電視上沒完沒了地播放新浪潮的錄影帶以使他們不斷地被傳播,於是本來被認為快要消亡的新浪潮在1982年的時候重獲了新生。
新浪潮在某種意義上也出現了newschool(以下稱NS)和OldSchool(以下稱OS)的分類,很多人把NS新浪潮和OS新浪潮搞混,因為它們本身都屬於新浪潮,但本身的元素是不同的,OS的元素可以分解為POP+電子,而現代的NS的元素則變成了PUNK+電子。例如theHumanLeague,DuranDuran都可以被分為OS,而POLYSICS(日本)這樣的樂隊則可以分為NS。
代表
包含了一些邊緣的新浪潮歌曲作者(如 Elvis Costello)、一些流行樂隊(如 Squeeze)、硬搖滾樂隊(如 Pretenders)、流行雷鬼( pop-reggae )樂隊(如 the Police)、主流搖滾樂隊(如 the Cars)、以及斯卡(ska,牙買加的一種流行音樂)復興運動者(如 the Specials and Madness)。與以上這些主要的藝人同樣重要的,還有許多在新浪潮初期湧現的火爆一時的音樂奇才。
消亡
事實上,1982年和1983年像 Culture Club, Adam Ant, Spandau Ballet, Haircut 100, 和 A Flock of Seagulls 這樣優秀的通過MTV傳播的樂隊極其繁榮的年份。然而新浪潮最終還是在1984年消亡了,因為它的創立者們已開始轉向製作更專業的音樂錄影帶,同時一批新的吉他導向的樂隊如the Smiths 和 R.E.M.的出現,也捕獲了那些靠學院傳播的地下搖滾樂迷的注意力。不論如何,結果表明新浪潮的影響力要比它的批評家們所能料想的大得多,那些在90年代中期占主導地位的樂隊—從 Blur 到 Weezer —都是在這種音樂形式的基礎上提高的。
準確來說,新浪潮並沒有消亡,他進化成了一種更令現代聽眾接受的NS新浪潮。但一定要說消亡的話,則是屬於20世紀的OS新浪潮。
樂隊/藝人名單
the Cars,Cheap Trick,Culture Club,the Cure,Devo,Duran Duran,Elvis Costello,Gang Of Four,INXS,the Jam,Japan,Killing Joke,Modern English,the Police,the Pretenders,Simple Minds,Talking Heads,Tears For,Fears, Visage,Polysics
電影新浪潮
(法語:Nouvelle Vague,英語:New Wave),來自法語La Nouvelle Vague,意為“新的波浪”的意思,特指從上世紀50年代末在法國發生的一場電影運動,後來“新浪潮”一詞被廣泛用於其他電影史上其他國家在二戰之後興起的新興電影運動。
來歷
“新浪潮”這個詞最早來自法國女記者弗朗索瓦絲·吉羅(Françoise Giroud)於1957年10月3日發表於法國時事周刊《快報》(L'Express)的一篇以社會調查報告為依據的文章,這篇名為《新浪潮》的文章是改期《快報》周刊的封面文章,文章中將二戰後新一代法國青年統稱為“新浪潮”。之後,這個概念最早由法國影評人皮埃爾·比亞爾(Pierre Billard)於1958年2月的《電影》(Cinéma 58)第一次運用到電影批評中,在文章中,比亞爾列舉出一個法國青年導演的名單,名單上有22位新導演,在文章的末尾,比亞爾不無感慨地寫到:“這股‘新浪潮’為什麼還服服貼貼地跟著前輩轉,真令人困惑。”但法國新浪潮運動,一般認為是從1959年坎城電影節上出現的一批法國青年導演為標誌,從此人們將這批青年導演通稱為“新浪潮”一代。
代表人物
弗朗索瓦·特呂弗、讓-呂克·戈達爾、埃里克·侯麥、克勞德·夏布羅爾、雅克·里維特
戈達爾新浪潮作品
戈達爾經常流連於巴黎的咖啡館,或在水壩工地上當小工,這孕育了第一部短片《混凝土工程》(1954)。1960年,他的第一部故事片《精疲力盡》獲法國讓·維果獎。此片沒有腳本,導演連夜突擊對白,並在排練中進行修改。在後來的影片中,甚至在拍攝中還需導演向演員提示對話內容。他的這種即興式拍攝風格大多數是實景、外景,獨樹一幟,蜚聲國際。該片連同特呂弗的《四百擊》等影片被認為是“法國新浪潮”的代表作。
戈達爾是一位思想激進且多產的導演,主要作品有《小兵》(1960)、《蔑視》(1963)、《美國製造》(1966)、《中國姑娘》(1967),前期作品表現了西方人的精神危機和混亂生活,後期轉向對左傾思想的研究。1959年,在特呂弗的幫助下,29歲的戈達爾導演了第一部長故事片《精疲力盡》並一舉成名。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是戈達爾創作的高峰期,主要影片有《精疲力盡》、《卡賓槍手》、《狂人皮埃洛》等。
相關內容
法國新浪潮
香港新浪潮
戈達爾的影片《新浪潮》
捷克新浪潮
台灣新浪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