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裸體社交,旨在提倡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態度。不穿衣服只是它的一個外在表現,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人們尊重自然,審視自身。 這是在一個社會情境之中的裸體,可以在家裡與朋友,或是與熟人在裸體場合或設施,如一個裸體俱樂部、社區、活動中心、天然主義者度假村或其它設施。雖然“裸體主義”這個詞不流行,但在日常生活中,美國的裸體社交活動並不少見。
名稱由來
“裸體主義”這個詞是法國南部小鎮阿格德角於1974年首先提出的。如今,多數美國人使用“無衣族”或“社交裸體”來代替“裸體主義”一詞。究其原因,一是因為這個詞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被嬉皮士用濫了,而且美國年輕人覺得動輒就說“XX主義”是很落伍的事兒。其次,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不少色情網站打著裸體主義的旗號招攬生意。在網上用搜尋引擎查這個詞條,80%的連結都是色情網站和圖片。
歷史
在社會情境中的裸體,已由許多個文化在所有的時代中以不同形式實行。最常遇到社交裸體的情境是沐浴、游泳、桑拿,無論在單一性別的群體,在家庭中,或混合不同性別的朋友。
1903年,保羅·齊默爾曼(Paul Zimmermann)在德國漢堡附近開設了第一家天然主義俱樂部,名為”Freilichtpark”。到了1951年,各國的聯盟結合起來,成立國際天然主義联盟。某些天然主義者傾向於不加入俱樂部,而且在1945年之後,出現了一些壓力,指定某些海灘供天然主義者使用。直到2000年為止,這兩個群體並未合作。
在二十一世紀,隨著不斷改變的休閒模式,商業機構開始設立度假村,吸引一些預期一定標準的天然主義者,必須相等或超過穿紡織品者渡假村的舒適和美觀程度。
發展
伴隨著美國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性解放運動,新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傾向於以更開放的態度看待裸體主義、裸體社交。根據美國裸體娛樂協會的統計,美國如今有超過250家裸體主義度假村和俱樂部。除了傳統的游泳、潛水、打網球、篝火、派對以外,還有制定專屬裸體度假行程的度假公司,比如,可以搭上一班裸體主義者航班,可以舉辦一場裸體婚禮,甚至還可以買到那些專為裸體主義者釀造的葡萄酒,酒商保證,這酒從摘葡萄到釀造過程,都是由裸體者完成的。另外,馬里蘭抗癌協會每年都會組織裸體馬拉松等。
爭議
認可
裸體社交已經被普通美國人接納和理解,人們無需加入裸體俱樂部,也可以名正言順地“無衣一身輕”。美國很多以往禁止裸體的場所,也已經對一絲不掛的訪客採取寬容態度。
很多人認為裸體社交不但是一種十分放鬆的休閒方式,還是很好的交友平台。偶爾到海灘裸泳,可以在人群中發現那些友好的、和自己有共同愛好的人。
批評
對於裸體社交的批評列舉如下:
這樣子太冷了;正常的身體看起來醜陋;裸體社交只適用於那些體態優美者;這樣太難為情了;違反法律,或違反宗教;“裸體社交讓人想到性”等。